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問茶:普洱茶歷史

問茶:普洱茶歷史

普洱茶是中國茶中的一種地方特種茶類,是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朵奇葩。

普洱茶起源地畢竟距離中華文化中心地區太遙遠,交通不便及萬水千山之隔使普洱茶的文字紀錄非常貧乏,在少得可憐的文字記錄中,還有不少是內地文人道聽途說,以訛傳訛的記錄,所以並非所有普洱茶的文字記錄的歷史都可以作為信史,也需要甄別。

公認的最早普洱茶產區的文字記錄《蠻書》唐樊綽於咸通四年(唐懿宗)(公元863年)撰寫的《蠻書》記錄了很多雲南的歷史文化,其中在《蠻書·雲南志·管內物產卷七》中記:「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這是目前公認的普洱茶產區的最早文字記錄,因而被廣泛引用。

蒙舍蠻即南詔國的統治民族,南詔統一前在洱海周圍有六詔(六個小王國),南面的蒙舍詔也稱南詔,其民族屬於當時稱「烏蠻」的一部分,其他五詔的民族都是「白蠻」,後來南詔統一其他五詔建南詔國並先後征服今雲南大部分地區。「蒙舍蠻」是當時「烏蠻」的一支,是南詔國的統治民族,書中所說「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應該是可信的。「銀生」即銀生節度,治所在銀生城(今景東東縣城),轄區包括了今普洱市、臨滄市一部、西雙版納州等地,這一帶正是公認茶的起源區域《蠻書》只說「茶出銀生城界諸山」

在唐代以前,景邁山種茶的說法已有1300多年,而新找到的用傣文寫的經書記錄布朗族1800多年前已在芒景建村和種茶

關於「散收,無采造法」應該是屬於道聽途說了。在瀾滄江流域有很多古茶山,這些古茶山規模大,樹齡老。以景邁山為例,可以採擷的面積超過一萬畝,按照布朗族的傳說種茶已有1800多年,這麼古老而廣大的茶園如果「無采造法」是不可能形成的。至於「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那只是一部分人的飲法,並不代表普洱茶產區的飲茶法。

三國時期,「武侯遺種」,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 農曆七月二十三日打開了普洱茶話史。「茶山有茶王樹,較五山獨大,本武侯遺種,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武侯就是諸葛亮· 孔明先生,相傳他在公元二二五年南征,基諾族,深信武侯值茶樹為事實,並世代相傳,祀諸 葛孔明先生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唐朝 咸豐三年(公元 862 年)樊綽出使雲南。在他所著的《蠻書》卷七中有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菽薑桂和烹而飲之。這就證明了唐代時期已經生產茶葉。

公元前1066年

東晉(公元347年或稍後)的《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丹漆茶蜜,皆納貢之。」周武王在公元前1066年率南方八個小國討伐紂王,當時,雲南的濮人向周武王敬貢雲南茶。這時的雲南茶,即是後來被稱之為普洱茶。

公元前109年

三國魏·吳普《本草·菜部》記有:「苦菜一名荼,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川穀山陵道旁……」茶即古荼字。「益州」系西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立滇國、封嘗羌為滇王,以滇池為中心,設益州郡。說明西漢時期,雲南就已種植茶樹。

225年(蜀建興三年)

諸葛亮孔明平定南中(從東漢末起,南中是全滇和黔西北、川西南的總稱)後,在南中地區倡導種茶,發展南中地區經濟,使南中茶子頗負盛名。

863年(唐懿宗咸通四年)

唐·樊綽正月二十九日著《蠻書》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銀生是唐南詔國一節度府名,治位今雲南景東縣,轄今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州及臨滄市的南部,是有關我國雲南少數民族飲茶、業茶的最早記載。

1383年(明洪武十六年)

普洱治地改名普耳

1573~1620年(明萬曆年間)

普洱治地改名普洱,普洱茶因此而得名。《滇略》(1620)卷三中云:「士庶所用,皆普茶也。」這是普洱茶第一次作為專有名詞出現

1716年(清聖祖康熙五十五年)

十二月初八,開化(今雲南文山縣)總兵閻光緯「進普洱肆拾圓,孔雀翅肆拾副,女兒茶捌簍」。是普洱茶、女兒茶進貢最早的記載。

1729年(清世宗雍正七年)設攸樂同知

清廷在雲南景洪攸樂山增設「攸樂同知」,駐右營,統兵五百,負責徵收茶稅等事務。另在勐海、勐遮、易武等地設立「錢糧茶務軍功司」,專門負責管理當地賦稅和茶政方面的問題。

1730年(清世宗雍正八年)思茅設總茶店

清倪蛻《滇西曆年志》載,雍正七年乙酉,雲南總督鄂爾泰奏設總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六大山產茶,向系商民在彼地坐放收發,各販於普洱,上納稅課轉運由來已久。「至是,以商民盤剝生事,議設總茶店以籠其利權。」於是通判朱肅上議,將新舊商民全部趕走,逗留復入者俱枷押出鏡。其茶令茶戶盡數運至總店,領給價值。

1755年(清高宗乾隆二十年)前後

張泓《滇南新語》載:「滇茶有數種,盛行者曰木邦、曰普洱」,木邦葉粗味澀,冒普洱茶以愚商販。「普茶珍品,則有毛尖、芽茶、女兒之號。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團,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綠可愛。芽茶較毛尖稍壯,采治成團,以二兩四兩為率,滇人重之。女兒茶亦芽茶之類,取於穀雨後,以一斤至十斤為一團,皆夷女采治,貨銀以積為奩資,故名。制撫例用三者充歲貢。」在歲貢中,「亦有女兒茶膏,並進蕊珠茶。」是這時對雲南普洱茶最為翔實的記述

1799年(清仁宗嘉慶四年)

檀萃《滇海虞衡志》載:「普茶名重於天下,此滇之所以為產而資利賴者也。出普洱所屬六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每盈路可謂大錢糧矣。」普洱茶產銷處於極盛時期

1807年(清仁宗嘉慶十二年)

師範在這年撰刊的《滇系?異產》載:「普洱茶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漫撒六茶山,而倚邦、蠻磚者味較勝。」

1825年(清宣宗道光五年)

阮福《普洱茶記》上有「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時」的記載。這是第一篇詳細記述普洱茶的文獻。

1902年(清德宗光緒二十八年)

現代形狀的雲南沱茶開始在下關永昌祥、復春和等茶莊創製

1912年(民國元年)

佛海將團茶改製成帶把的「心臟形」,取名寶焰牌緊茶

1925年,

周文卿在佛海(今勐海)正式成立「可以興茶莊」,開始以家庭成員為主,只收購散茶,運出思茅銷售。1927年製成圓茶、磚茶、沱茶,用筍葉和竹筐包裝,銷往藏族地區。

1928年試銷香港,銷路較好。

1941年,可以興茶莊因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影響而被迫停產。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

民國政府經濟部所屬中國茶業公司與雲南全省經濟委員會合資,創建雲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雲南茶葉進出口公司的前身),於12月16日正式成立。辦公地址設在昆明威遠街208號。繆嘉銘為董事長,鄭鶴春為經理。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

3月8日,雲南中國茶葉貿易公司順寧(今鳳慶)實驗茶廠正式成立。廠長馮紹裘。1945年10月31日正式任命吳國英為廠長。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

4月1日,佛海(今勐海)茶廠正式成立, 1963年更名為雲南勐海茶廠;1970年復稱勐海縣茶廠;1982年更名為勐海茶廠。

1951年12月

「中茶」商標註冊。中國茶業公司「中茶」商標(8個紅色「中」字組成圓圈,中間是綠色「茶」字)經中央私營企業局核准,發給商標審定書,取得專利權

1973年

雲南茶葉進出口公司開始辦理自營出口茶葉業務,並在昆明茶廠試製漚堆發酵普洱茶成功,當年出口普洱茶10.2噸

1974年

雲南茶葉進出口公司在昆明、勐海、下關、普洱四個茶廠推廣加工漚堆發酵普洱茶。

1986年

3月10日,雲南普洱沱茶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榮獲第九屆國際食品漢白玉金冠獎

1992年

「松鶴」牌沱茶(內銷)註冊商標正式啟用

2000年

7月,勐海茶廠大益牌商標正式註冊使用

2003年

3月,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頒布《雲南普洱茶地方標準》。這是雲南省第一個茶葉地方標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卿府 的精彩文章:

問茶:選購普洱茶,可以嘗試跟著「感覺」走
問茶:普洱茶水味太重,可能是這些問題
問茶:普洱茶醇化過程中物理性質的變化
晨起:宜以柔克剛,忌陽奉陰違
問茶:好的普洱茶具有哪些水性?

TAG:九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