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國是個靠戰爭而生存的國家……然而,真的如此嗎?美國真的可以肆意發動戰爭嗎?

美國是個靠戰爭而生存的國家……然而,真的如此嗎?美國真的可以肆意發動戰爭嗎?

海灣戰爭、轟炸南聯盟、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自二戰以後,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美國無疑是參與、發動戰爭最多國家之一。它的戰機經常出現在世界各地的上空,它的飛彈經常在世界其他地方炸響,據傳朝鮮或伊朗將有可能成為美國下一個開戰的目標。有人說,美國可以通過調整美元匯率等手段獲得源源不竭的資本,美國通過戰爭軍火貿易的可以拉動經濟的發展繁榮,因此,美國是個靠戰爭而生存的國家……然而,真的如此嗎?美國真的可以肆意發動戰爭嗎?

美國軍費的實際用途

農業時代,美國上下還在為糊口而掙扎,負擔戰爭的能力有限,因此獨立戰爭、美英1812年戰爭和美墨戰爭的戰爭開支只佔GDP總額的1%—2%。到了南北戰爭時期,步入工業化時代的北方,生產力大大增強,負擔戰爭的能力也隨之提高,所以戰爭開支佔到了GDP 總額的10%。在這種狀況下,以農業化生產為主的南方為了與北方拚鬥,不得不從GDP,卜拿出更大的比重用於戰爭、而美西戰爭,由於戰場基本上都在國外,戰爭開支佔GDP的份額再次下降到1%左右。

20世紀的美國,是工業化世界的頭號強國,胳膊和錢包一樣粗。這也造成了一戰的戰爭開支4倍於南北戰爭,但占 GDP的比例也只佔到10%。二戰的,戰爭開支比一戰高了10倍,但佔GDP的比重卻只增加了3倍,約為33%。朝鮮戰爭則下降到4%。越戰開支比朝鮮戰爭高2倍,但佔GDP的比重反而下降到2%。在歷次戰爭中,海灣戰爭無疑是最「便宜」的。當然,這也39怪,德國、日本、沙特的加入,大大貼補了美國的戰爭開支,所以美國的實際戰爭開支只佔當期GDP總額的0.25%。上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也明顯品出了其中的味道,所以伊拉克和阿富汗反恐戰爭雖然昂貴,但由於盟軍的加入,使得戰爭投入的比值始終維持在1%左右。

二戰期間,美軍唯的一任務就是打勝這場全面戰爭,所有軍費都打到二戰上去了。戰後,美國的歷次戰爭都是局部戰爭,美軍只有一部分參加戰鬥,其餘部分還是處於和平狀態,所以只有直接和戰爭有關的費用才能列入戰爭開支,總軍費和戰爭開支就不等同。從總軍費佔GDP的比重來說,越戰期間,總軍費佔GDP的10.7%,到70年代,就下降到5.9%,80年代,美軍高調重整軍備,但美國軍費佔GDP的比重反而下降到5;8%。90年代冷戰結束,軍費下降到4.1%。21世紀第一個10年里,儘管美國在打昂貴的反恐戰爭,但軍費實際上下降到GDP的3.5%。B-2、F-22等天價採購項目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但美國軍費的大頭實際上用于軍餉、作戰裝備的消耗補充和伊拉克、阿富汗的作戰行動。

伊拉克戰爭很大程度上與石油有關

儘管布希政府一直羞羞答答,但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卻像《皇帝的新裝》里那個勇敢的小孩一樣,直言不諱地說出了一個已然公開的秘密——伊拉克戰爭與其說是一場反恐戰爭,倒不如說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能源戰。在回憶錄《亂世:新世界中的冒險》一書中,格林斯潘大膽揭露了布希政府發動伊戰的根本原因,「我對此感到悲哀,(政府)在政治雇面上不便承認一個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伊拉克戰爭很大程度上與石油有關』。時至今日,恐怕沒人還會否認,伊拉克戰爭的進退,始終都與經濟相關。

這也難怪,即使美國軍費相對於 CDP增長有所下降,奧巴馬和蓋茨卻不履戰爭還在繼續,不顧美國軍工業的哀求和利益集團的威脅,堅決主張縮減軍購,壓縮軍費。從巴格達到華爾街,看上去很遠,其實很近。儘快結束伊拉克戰爭不僅是政治上的必須,也是經濟上的必須,接下來奧巴馬可能不顧阿富汗的實際戰場態勢和政治穩定,而開始像對待伊拉克一樣單方面撤軍,以避免阿富汗戰場的開支最終也像伊拉克一樣使美國大出血。精兵政策,使美國有條件縮減軍隊的規模,但美軍的開支依然高居世界第一。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的每個美軍士兵,每年要消耗100萬美元的軍費,即使不算戰場上的美軍,美軍的人均軍費也高達35萬美元。相比之下,英軍人均軍費約為19.4萬美元,法軍則只有 8.4萬美元,這些可是同樣強調精兵政策的西方軍隊,至於俄羅斯和第三世界國家的軍隊就不用比較了。

即便強如美國也將承擔不起戰爭消費

歷史是一面鏡子。如果以越戰為參照,美國在深陷越戰期間耗散了國力,喪失了道義優勢,也在地緣戰略上處處被動。尼克松結束了越戰,但被「水門事件」趕下了台。福特在尼克松的陰影下沒有多少作為,卡特時代的美國依然在喘息,直到里根時代,美國才喘過氣來。由於沒有了越戰的經濟負擔,大舉擴軍備戰也術對美國經濟造成不可承受的負擔,還重新奪回了美國的戰略主動,對蘇聯採取進攻性態勢最終把蘇聯壓垮。

伊拉克戰爭結束在即,阿富汗戰爭的結束也不會遙遠。奧巴馬在下令增兵的同時,就制定了美軍的撤軍時間表。這種大棒猛砸、趁塔利班還蔫的時候趕緊走人的「機會主義戰略」,肯定將招致美國上下的強烈抨擊。「誰丟失了伊拉克和阿富汗」這個問題,至少還要討論上三五年,但不能否認,這也將為美國贏得喘息的時間,美國重新強勢的倒計數或許已經開始。換言之,中國悶頭髮展的戰略窗口繼續打開的時間已經不長了。這倒不一定意味著中美必戰,但美國要維持世界霸主的地位,或許會在喘息之後對中國採取更具對抗色彩的戰略姿態,對此,中國不可不察。

【鏈接】美國發動一場戰爭要經過哪些程序?

美國憲法第一條第八款的確規定美國國會的權力中包括「宣戰」。然而,總統實際上掌握了在國外進行戰爭的權力。總統作為武裝力量總司令,有權在世界任何地域部署軍隊,有權命令軍隊作戰。他有權為「保護國家」而採取一切必要的行動(「固有權力」)。事實上,國會還擁有向戰爭撥款的權力,這樣一來,就有了相互牽制的作用,爭議也容易產生。

在美國歷史上,總統常常不經國會同意就派軍隊到海外進行軍事行動。有統計顯示,自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以來,總統派軍隊到國外作戰達200多次,其中由國會宣戰的僅有兩次世界大戰等少數幾次。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都沒有經過國會宣戰。越戰期間,總統下令轟炸柬埔寨一年多,後又武裝入侵柬埔寨都沒有經過國會批准。

海灣戰爭國會是批准的,當時國會通過了授權美國總統使用任何手段包括軍事手段將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符合《戰爭權力法案》第一條中的「專門立法授權」的規定。科索沃戰爭是在美國發動攻擊幾個小時後,美國參議院才通過,眾議院當時沒批准,但是參眾兩院都通過了支持美國軍人的決議案。阿富汗戰爭前,「9 ?11」之後,美國國會也給與了總統相應的立法授權――授權給美國總統在任何情況下為了保證美國的安全使用包括軍事手段在內的任何手段的權力。

【延伸】美國曆次戰爭的耗資費率顯示:戰爭是越打越貴

美國曾公布了自獨立戰爭以來歷次重大戰爭的耗資費率。為了便於比較,所有戰爭開支都按通脹率折算成去年的幣值:

獨立戰爭(1775—1783年):24億美元。

美英戰爭(1812—1815年): 15.5億美元。

美墨戰爭(1846—1849年):23.8億美元。

南北戰爭(1861—1865年):797.4億美元。

美西戰爭(1898—1899年):90.3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1921年):3340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941—1945年):41040億美元。

朝鮮戰爭(1950—1953年):3410億美元

越南戰爭(1965—1975年):7380億美元。

海灣戰爭(1990—1991年):1020億美元。

阿富汗戰爭(2001—):截至目前,耗資3210億美元;

伊拉克戰爭(2003—2010年):7840億美元。

毫無疑問,如今戰爭是越打越貴了,而且戰時越長,耗資也越驚人。但若從戰爭開支佔GDP的比重來看,如今打一仗卻也便宜了不少;戰爭開支和GDP的增長,從這十多場戰爭來看,一時間還真說不清究竟是誰跑過了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家 的精彩文章:

中國為什麼會在鴉片戰爭中失敗?
93歲遠征軍老兵回憶入緬作戰:跳下飛機與日軍拼刺刀斷了3根筋
美軍在越南的最後歲月:越南戰爭如何改變了美國?
毛澤東在延安究竟換過多少次住所?

TAG:老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