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十分鐘讀懂「相對論」與「光電效應」

十分鐘讀懂「相對論」與「光電效應」

一頭散亂的頭髮,兩道狡黠的目光,十分超凡的才智,百般迷人的個性。當這些匯聚到一起時,一個家喻戶曉的形象呼之欲出。他的名字是天才的同義詞。雖然他用一生的時間來反對權威,但他的名字卻在數十年間代表著「權威」。他,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諾貝爾物理學獎對發現了相對論的愛因斯坦來說,堪稱實至名歸。但他的獲獎原因卻是對光電效應的發現和定義。在講故事之前,我覺得有必要簡單解釋一下,「光電效應」和「相對論」究竟是什麼意思。

光電效應是什麼?

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率先發現,光是一種具有粒子性的波。愛因斯坦據此指出,光波由無數微小的顆粒組成。較強的光擁有較高的能量,當較強的光裡面的量子將全部能量傳遞給一個電子時,電子就以較高的能量發射出來。每個電子的能量恆定,這就意味著,光的強度越高,發射出的電子就更多。這便是光電效應理論的通俗表達。

當然,後來的「波粒二象性」理論進一步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理論。這證明,在牛頓的經典物理學統治思想界的大環境下,愛因斯坦的這種想法是非常具有顛覆性的。

相對論是什麼?

狹義相對論比較容易理解。一個男士坐在家裡的椅子上,一個女士乘坐飛機在天上飛行。如果我們把地球作為參照物,坐在家裡的男士是靜止的,而乘坐飛機的女士是運動的。然而,如果我們把飛機作為參照物,那麼女士相對於飛機是靜止的,男士相對於飛機是運動的。當我們把太陽作為參照物的話,兩人都跟隨地球以1040英里/h的速度自傳,以67000英里/h的速度圍繞太陽公轉,兩個人都是在高速運動的。這說明,絕對的靜止和運動並不存在。一切靜止和運動,都要結合參照體系來定義或分析。這就是狹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是狹義相對論的延伸。在引力場中,時間、光線和空間產生了彎曲。而廣義相對論則是對相對論動力學的數學解釋。廣義相對論中所預示的黑洞現象被物理學家霍金整理並完善。其所預言的引力波現象,於2016年被宣布證實。從廣義相對論被提出到集齊最後一塊拼圖,一共花了一百年的時間。

險些和諾貝爾獎擦肩而過的偉人

早在1910年起,愛因斯坦便因相對論而多次獲得諾貝爾獎提名。但這個提議遭到了古爾斯特蘭德的強烈反對。這位古爾斯特蘭德是1911年諾貝爾醫學獎的獲獎者,也是傑出的瑞典眼科專家。雖然他不懂數學和物理學,但他仍然無知而嚴厲的批判愛因斯坦的理論,還寫下了長達50頁的反對報告。

雖然瑞典科學院對古爾斯特蘭德的反對意見不甚贊同,但他的地位堪稱德高望重,所以他的意見必須得到重視。但實際上,如果愛因斯坦不能獲獎,那麼對雙方都會造成惡劣影響,對諾貝爾獎協會的負面影響尤其嚴重——這可能會讓大眾懷疑諾貝爾獎的公正性。

經過一番討論,瑞典科學院決定推遲一年頒獎,宣布在1921年並未選出任何獲獎者。在1922年,物理學家奧森提出了腦洞十足的方案——以「發現光電效應定律」為理由授獎於愛因斯坦。

奧森的理由是,授予愛因斯坦的1921年諾貝爾獎可以使科學院有理由同時授予玻爾1922年諾貝爾獎。因為玻爾的原子模型建立在對光電效應定律的解釋上。面對這個絕妙的理由,曾經激烈反對愛因斯坦獲獎的古爾斯特蘭德表示目瞪狗呆,然後默默地點了個贊。

1923年7月,愛因斯坦發表了正式獲獎演說。在這次演說中,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隻字未提,而是花費大量的篇幅闡釋了相對論。吃瓜群眾紛紛表示:嗯,這才是標準結局。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書達禮 的精彩文章:

TAG:吃書達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