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I+智能離你我有多遠?智能設備2017年終盤點

AI+智能離你我有多遠?智能設備2017年終盤點

智能化作為如今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已經擁有廣泛認知。而距離消費者最近的,莫過於單體智能硬體。這類產品主要通過軟體與硬體結合,將傳統意義上的設備改造為智能化功能的全新產品。智能化的硬體產品具備網路連接能力,並可載入互聯網服務,這也是目前智能設備的典型構架,從消費者端收集數據,並在雲端進行分析,實現真正意義的智能化。

AI+智能離你我有多遠?智能設備2017年終盤點

整體來看,今年智能硬體市場仍然呈現增長趨勢,在智能硬體產業中,智能手錶、VR/AR、智能機器人等在此前就引爆市場的熱點,在今年對消費者和企業依舊擁有吸引力。三者都保持相當快的增速,其中智能手錶同比增速更是達到574%。

AI+智能離你我有多遠?智能設備2017年終盤點AI+智能離你我有多遠?智能設備2017年終盤點

據京東數據統計,每年在智能設備中花費600元以上的消費者佔總人數的42%。京東雙十二年度銷量榜單中,小米、華為、米家、360兒童手錶、小天才、斐訊等品牌分別佔據榜單前列,也驗證了智能設備並未完全受到「冷空氣影響」的現狀。在經歷了三年的發展後,今年的智能設備行業又有什麼用的變化呢?

健康理念備受重視功能性進一步拓展

作為目前較熱的概念,智能設備的覆蓋面非常廣,實際上,在今年智能設備整體仍呈現增長趨勢。以概念較早引爆的智能可穿戴設備為例,據來自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相關數據顯示,在第三季度中全球可穿戴設備的總出貨量達到2630萬件,同比增長7.3%。蘋果手錶在第三季度異軍突起,同比增長高達52.4%,這主要是因為Apple Wacth 3的更新,在功能方面增加了語音、數據及音樂流媒體等全新功能,也讓消費者可直接體驗智能手機的功能。這反映出目前智能設備在功能上的強化對產品銷量的影響。目前智能設備市場同類產品似乎功能性差異並不大,但如果有產品能在用戶所需要的功能上多下苦功,就能有所收穫。

在智能可穿戴市場中,經歷了三年的吸收與成長後,其中的智能手環產業在今年更加成熟。無論是產業鏈還是市場定位,都較2016年更清晰。智能手環也產生了不同領域的「定位」,例如針對兒童的智能手環,開發了針對兒童的定位及遠程監護功能。明確的定位讓消費者可有的放矢,更容易選購到適合的產品,也獲得了一定成功。此外,在用戶健康意識逐漸「萌芽」的過程中,健康管理類的智能手環產品雖然具備一些日常人體數據監測功能,但如何增加信息獲取量、對數據進行分析並對使用者進行合理預測和推薦、打造完整生態圈,這些都是今年智能手環所面對的一些挑戰。這並非是智能手環這一產業所代表的特性,反射到智能設備產業中,一些智能設備希望打破「同質化」的魔咒,希望給出產品不同的功能及定位以吸引消費者。

在京東統計數據中顯示,位列品牌銷售榜單前六位的分別為小米、華為、米家、360兒童手錶、小天才和斐訊。其中小米與華為智能手環均登上產品銷售榜。但從IDC數據來看,華為與蘋果的出貨量增加,其實代表如今消費者對深度使用及更豐富功能體驗的需要,而這也是目前一些智能設備廠商所缺乏的。

智能產品獨立化獲得獨立思考的「大腦」

儘管對於目前的智能設備來說,似乎與手機、PC等硬體平台的連接是件「天經地義的事,但從消費者體驗角度來看,脫離與手機連接的智能設備似乎更迎合他們的「口味」。一些智能設備如果無法將產品功能完美嵌入手機中,往往會帶來較為繁複的產品操作,而這一概念恰恰違背了「智能」簡化生活的概念。而獨立、一體化這一概念,今年在VR/AR等智能設備中尤為凸顯。

AI+智能離你我有多遠?智能設備2017年終盤點

在今年Oculus、HTC Vive等VR領域內的巨頭紛紛發布新品,Oculus GO、VIVE FOCUS等產品的面世,讓VR產品突破了與硬體的複雜連接。無需與手機、電腦連接的一體設計讓它們更具「未來感」。這類VR一體機內部搭載獨立組件,不需要PC或是手機與其進行連接,且本身就擁有相當強的配置,足可以提供非常優秀的使用體驗。

據來自IDC/Canalys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二季度VR/AR頭顯的出貨量為167萬,而2017第二季度的出貨量則為210萬。雖然熱度稍降,但從銷量來看,今年VR/AR頭顯設備呈現穩步增長趨勢。

AI+智能離你我有多遠?智能設備2017年終盤點

在今年雙十一中京東並未公布實際銷量,但憑藉Matrix位列VR一體機雙十一銷量前10名的暴風魔鏡,在京東隨後發布的年度影響力榜及年度人氣榜中均有出現,也可以證明VR一體機更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除VR頭銜設備外,智能音響、智能設備等產品開始獨立化。不再成為智能手機的替代品,這些智能硬體將具備自己的「專屬功能」,而這恰巧才是消費者真正所需要的。

與人工智慧激情碰撞智能化進程提速

說到智能設備就不得不提到今年的另一個熱詞「人工智慧」。作為未來科技發展趨勢,人工智慧與智能設備的結合似乎已經成為必然。從功能性上來看,智能設備與用戶的接觸較為頻繁,無論是可穿戴設備還是智能家居產品,在大數據收集方面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人工智慧的數據分析深度學習特性,更有助於在智能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消費者使用過程。

一些廠商也推出了搭載人工智慧系統的智能設備產品。在各大科技巨頭的推動下,智能音箱普及率進一步上升,催生出了人工智慧語音晶元的出現。也有業內人士提出機器人與人工智慧AI相結合,才是未來發展方向的觀點。今年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交互功能的進步,讓智能設備在產品自身智能性方面有所提升。

從目前趨勢來看,機器人是人工智慧的最佳落腳點。不具備「思考」能力的機器人或許可以替代一部分人工勞動過程,但卻並不具備知性,無法在用戶真正有需求時提供幫助。今年,智能機器人開始有了更深層次的進步,促成產業前行的原因在於兩方面。首先是因為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讓人工智慧機器人稱為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在政府對人工智慧的支持下,智能機器人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在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中對於人工智慧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將在2020年初步建設人工智慧技術標準、服務體系及產業生態鏈。同時,機器人交互技術也在不斷突破,包括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功能的進步,也讓機器人可具備更強的交互功能,更適合家庭使用。

AI+智能離你我有多遠?智能設備2017年終盤點

當人工智慧機器人走入消費者家中時,毫無疑問將會帶來生活方式的另一場革新。在京東雙十二榜單中,準兒人工智慧翻譯機、小米(MI)米兔智能故事機兒童早教機等產品在榜單中的出現,也表明消費者對於陪伴、教育類機器人的需要正不斷上漲。一方面,源於機器人在識別技術中的進步,科大訊飛語音解決方案對語音語義理解的能力增強,讓用戶與機器人的交互更精準。另一方面,消費者的需求促使智能機器人走入家中,包括陪伴型機器人、教育機器人等產品,都成為今年熱點。在此基礎上,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結合將進一步改變交互方式,當用戶與機器人交流時,機器人可理解用戶語言中的深層含義,讓用戶從真正意義上感受與機器人的交流。在今年機器人大會及互聯網大會中出現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也充分表現了AI、機器人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在智能硬體、軟體發展受到重視的今天,各類智能設備都開始新一輪的「革命」。技術的進步讓硬體產品具備更強的交互性能,而硬體產品與人工智慧的結合也為智能設備帶來新的機遇。儘管外界對智能設備看好的呼聲似乎並不強烈,但毫無疑問,智能仍將是未來大勢所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網 的精彩文章:

iPhone X賣不動了?業內人士:配件需求逐漸放緩
力挽狂瀾!蘋果宣布喬納森·艾維回歸設計團隊 擔任管理職位
台灣金點設計獎產品公牛電子倒計時器GND-5重磅來襲
雷軍:紅米5系列配有旗艦級大像素相機 今後拍照還有驚喜

TAG:天極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