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千古風流話漢碑

千古風流話漢碑

千古風流話漢碑


千古風流話漢碑

漢刻石文字記載了兩漢時的政治制度,歷史變革、文化發展、文字演變等重大史實,特別是作為文化普及和文字規範方面存在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漢刻石不僅創造了我國不朽的文字史而且創造了我國的書法史,這一時期的國策和社會環境也為我國的文字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從而奠定了漢字走向規範化的基礎,同時在文字書寫過程中也創造了書法藝術的輝煌。漢代隸書空前的發展,使這一書體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出現了中國書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對後世影響極大。

在燦爛的中華文明的篇章里,以隸字為基礎的漢代隸書書法對推動我國書法藝術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這個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時代,在秦篆、秦隸的基礎上完成了隸書的變革並使其漸臻成熟,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漢隸書法風格。

漢隸豐富多彩的書法藝術風格呈現出多種氣象:以厚重、大氣、古樸、率真、自然天成等多種風格展示給後人。現以河南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漢碑全集》為讀本,就漢碑書法具有的主要藝術特點作以簡述:

千古風流話漢碑

《徐州龜山楚王墓石刻銘》

漢碑書法藝術上承秦篆,下啟正楷。完成了一條演變的過程。其間從官方推廣的隸書文字民間的隸書體相結合,達到互為融合,交匯補充,現讓我們從河南美術出版新近出版的《漢碑全集》中可以覽讀其發展的脈絡。

1、簡約篆法。從兩漢文帝後元六年(公元前158年)《群臣上酬刻石》來看此碑,筆勢相似與秦篆有了明顯的變化,體勢已初步走向方扁形質。《徐州龜山楚王墓石刻銘》其字已介於篆向隸的變化之間,行筆更加率意,結體自由使然。刻於新莽始建國四年(公元一二年)的《連雲港界域刻石》,基本上完成了隸的形態,結體已徹底改變了篆書的結構,已完成了隸書獨特的風格。

千古風流話漢碑

《梁孝王李(王)後墓塞石》

2、草通隸法,兩漢在完成了篆字向隸字演變的過程中,大量吸取了民間書刻字的形態,在刻石的過程中,由於石質堅硬,刻鐫困難,在刻石的過程中產生了一定的變化,特別是一些民間的石匠,以自然心態完成一件作品時暗生了多種的效果。如在河南永城市芒碭山出土的兩漢《梁孝王李後墓塞石》,石近三千塊,每塊上都刻有文字,共萬餘字,或表示宮室方位、或表示施工次序,或刻有石工的名字和記時,這些字體草意十足,這些率意的結字規律,為篆字向隸字結體轉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推廣隸字。漢朝繼承了秦朝推廣標準漢字(隸字)的使命,把推廣隸字作為一項重要的國策,這不僅是為了便於文化的傳播,政治制度的貫徹,而且為隸書發展也帶來了良好的生成空間,推動了隸書的發展。在兩漢時代的426年里,隸書達到了十分完美的藝術高度。兩漢石刻較少,當下的實物有限,可到了東漢,有了很大的轉變。由於東漢大興石碑之風,為隸字的推廣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我們從記事碑、功德碑、墓碑、祀神碑、廟碑、摩崖刻石、畫像石、記、造像題記、契約刻石、界石、闕身刻石、碣、石券、黃腸石刻銘等,為刻石文字提供了十分充足的實料展示。到了東漢末年,在洛陽偃師的太學府,一為了張榜《易》、《經》、《詩》、《禮》之典章,二來規範之隸書的寫法。立碑200餘塊,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經》,這不僅是一部教科書,也是時政規範漢隸文字的典範。漢隸文字的寫出的藝術,帶有先祖的創造的成果,她不同於宋代以後的活字印刷。我們在認識隸字的過程中,與中國的書法藝術聯繫在一起,漢代刻石文字,確為中國隸書時代的一座高峰。

漢隸豐富多彩的書法藝術風格呈現出多種氣象,以厚重、大氣、古樸、率真、自然天成等多種風格展示給後人。現以河南美術出版社編輯出版的《漢碑全集》為讀本,就漢碑書法藝術具有的主要藝術特點作以簡述。

千古風流話漢碑

《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雄渾壯美。收錄《漢碑全集》中的此類刻石以《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石門頌》、《西峽頌》等為代表的壯美大氣的摩崖刻石,留給人們一種勃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刻於東漢永平六年(公元63年)的《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刻於陝西褒城石門西南半里的山崖間,現石移至漢中市博物館。因在山崖間刻石,出在荒野,刻書者可任其石面的變化而發揮自由,從而產生了自然天成之意趣,質樸而少拘緊,縱橫舞動,以其開通韻意展示給後人。此摩崖被康有為評為「朴茂雄渾,得秦篆筆意」。楊守敬則視為「百代下無從摹擬,此之謂神品」。二者對此碑評價極高,我們從中看到這滿紙煙雲橫生、電閃雷鳴的壯美的作品,感受到的是一種攝人心魄的震撼。《石門頌》雖然晚於《開通褒斜道刻石》85年,同在一地,亦受其書風的影響,與《開通褒斜道刻石》有一脈相承的藝術風格,以其凝鍊、圓勁、宕盪的用筆,奇縱散朗的結字,呈顯出野逸清奇、古質空靈的審美意韻。楊守敬評曰:「其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刻於東漢建寧四年(公元171年)的《西峽頌》在甘肅成縣天井山棧中。此摩崖書體,已達到了成熟,有別於此前兩摩崖,這可能是由於地域的區別及年代的推移,隸書趨於成熟,此書古厚雄健,氣象率真,用筆遒凝,圓中寓方,搖曳振蕩,動中妙造,雄邁而靜穆。

2.古樸質美。這一類型的漢碑書法藝術,見於西漢和東漢早期刻石文字,但也見於兩漢不同時期非主流碑刻文字。如西漢早期《群臣上酬刻石》是在秦篆的基礎上走出來的,雖未徹底擺脫秦篆,但體勢已略有改變。已從秦篆長形結體趨於方扁,趣味橫生,表現出簡單淳真之美。而《霍去病墓前石刻題字》「平原樂陵宿伯牙霍巨孟」10個字,隸意十足,可謂字字古意天成,簡捷雄暢。刻於西漢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的《麃孝禹碑》和刻於公元16年的《榮子候刻石》也屬於此類作品。刻於西漢晚期的《石牆村刻石》,用筆圓轉,波磔草化,生動多姿。刻於東漢末年的《樂山蕭壩十五年二月崖墓題記》,字形忽長忽方,變幻率意,自然天成,稚美無華。

3.秀逸流美。收入書中的《曹全碑》、《孔宙碑》、《劉熊碑》、《乙瑛碑》等碑,突出地展現出華美典雅的藝術風格,是書家自我心聲的流露。這些作品飛動暢達、飄逸秀美,充分彰顯出書家的激情和藝術追求。《曹全碑》以極精到的用筆,喻圓於行筆之中。其字體秀雋生動,風神逸宕,展示天姿之美。《孔宙碑》略放於《曹全碑》,顯其流麗橫逸渾勁舒展之態。《乙瑛碑》隸法實佳,骨肉勻適,情文流暢,可謂之各有千秋,各顯其神韻。

4.朴茂雄厚。以《張遷碑》、《肥致碑》、《冀州從事馮君碑》為代表的碑刻書法作品,盡顯漢隸風神。《張遷碑》用筆遒勁如屈鐵,會篆於隸、朴率生動的結字勢態,茂整方雄,氣象中含有一種古拙天真的意趣。《肥致碑》字方磔圓,擬出自然豐茂、質樸靈活的筆觸,工巧中含其質拙。《冀州從事馮君碑》是近期在洛陽新出土的碑刻,此碑斷為兩截,現僅存上半部和碑額。此碑用筆方圓相生,氣象萬千,結體平正方茂,極盡渾樸豐厚之美,展現出一種壯偉的境界。

5.風範永存。這類作品多出現在殘石、殘碑中,本書收入的殘石和殘碑達數十種,如《謁孔子廟殘碑》、《池陽令張君殘碑》、《建寧元年殘碑》、《熹平殘碑》、《漢建安殘石》、《盪陰里等字殘石》等。這些殘碑和殘石雖石殘、字殘,但存字完美動人,仍顯示出其書法藝術的魅力,其風格同樣包含了幾類:一是雄強樸質、純厚大度。二是天真爛漫、氣象萬千。三是風骨勁健、行雲流水。在用筆上更是豐富多彩,方中寓圓有之;中帶方有之;長短相宜者有之;誇張強調波磔者有之。這些殘石、殘碑能讓讀者有一種看後眼前為之一亮的感覺,是書家和文字研究者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延伸閱讀:

《徐州龜山楚王墓石刻銘》

千古風流話漢碑

呈金石友惠讓,新得「第百上石」出土後初拓一紙,因拓時在甬道中,尚未徹底清理,清晰度稍差。「第百上石」又稱「徐州龜山楚王墓石刻銘」,1992年9月出土於江蘇省徐州市龜山二號西漢墓,現石存徐州市龜山漢墓博物館。有研究者認為此墓是西漢第六代楚王劉注之墓。文記楚王劉注遺薄葬、囑臣屬薄葬並縮短服喪時間等事。劉注死於公元前116年,估計埋葬日期距離不遠,此刻石是由小篆而入隸書的代表作,線條流暢,書法率意爛漫。拓片部分高59厘米,寬98厘米。

字九行,共44字:

第百上石  楚古屍王通於 天述葬棺郭 不布瓦鼎 盛器令群 臣已葬去服 毋金玉器後 世賢大夫幸視此書 目此也仁者悲之

有人斷句為:第百上石。楚古屍王通於天述:葬棺槨,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後世賢丈夫幸視此書,以此也,人者悲之

這塊刻石字體隨意,刻工粗糙,打磨也不甚平整,不是真正的碑刻,而是埋葬好劉注以後,最後封墓門時塞上的巨石,起到堵塞甬道,以防盜墓者的作用,所以又叫頂門石。石頭上的刻字可能是門下小吏,也可能是楚王家族成員,即興刻於石上。很多人問為什麼是「第百上石」,原來是墓葬施工的需要,在墓里的塞石上或其他石頭上,常可見到標定位置和次序的字跡如「第××」、「第×下」之類。此「第百上石」也是如此,只是比普通標記石多了九行文字。據說「屍王」是扮做楚王的活人,以神靈名義向天人說話,而「古」字,是預向後代的盜墓者而言。下面的話就是:簡葬,葬後即除喪服,不裝金玉寶物於棺中。但實際上還是有許多金玉銅器,這等於是說「此地無銀三百兩」。但是王侯之墓,哪有不被盜的呢?常言道「十漢九盜」,此墓在漢代就慘遭盜掘了,後世又被盜墓者光顧數次,即使如此,1992年出土時還有大量陪葬物殘存,可想埋葬當時多麼奢華。

呈金石友惠讓,新得「第百上石」拓片一紙。「第百上石」又稱「徐州龜山楚王墓石刻銘」,1992年9月出土於江蘇省徐州市龜山二號西漢墓,現石存徐州市龜山漢墓博物館。有研究者認為此墓是西漢第六代楚王劉注之墓。文記楚王劉注遺薄葬、囑臣屬薄葬並縮短服喪時間等事。劉注死於公元前116年,估計埋葬日期距離不遠,此刻石是由小篆而入隸書的代表作,線條流暢,書法率意爛漫。拓片部分高59厘米,寬98厘米。

字九行,共44字:

第百上石  楚古屍王通於 天述葬棺郭 不布瓦鼎 盛器令群 臣已葬去服 毋金玉器後 世賢大夫幸視此書 目此也仁者悲之

有人斷句為:第百上石。楚古屍王通於天述:葬棺槨,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後世賢丈夫幸視此書,以此也,人者悲之

這塊刻石字體隨意,刻工粗糙,打磨也不甚平整,不是真正的碑刻,而是埋葬好劉注以後,最後封墓門時塞上的巨石,起到堵塞甬道,以防盜墓者的作用,所以又叫頂門石。石頭上的刻字可能是門下小吏,也可能是楚王家族成員,即興刻於石上。很多人問為什麼是「第百上石」,原來是墓葬施工的需要,在墓里的塞石上或其他石頭上,常可見到標定位置和次序的字跡如「第××」、「第×下」之類。此「第百上石」也是如此,只是比普通標記石多了九行文字。據說「屍王」是扮做楚王的活人,以神靈名義向天人說話,而「古」字,是預向後代的盜墓者而言。下面的話就是:簡葬,葬後即除喪服,不裝金玉寶物於棺中。但實際上還是有許多金玉銅器,這等於是說「此地無銀三百兩」。但是王侯之墓,哪有不被盜的呢?常言道「十漢九盜」,此墓在漢代就慘遭盜掘了,後世又被盜墓者光顧數次,即使如此,1992年出土時還有大量陪葬物殘存,可想埋葬當時多麼奢華。


揭開「梁孝王后陵」墓道塞石的秘密

西漢梁國是當時的諸侯大國。

公元前168年,漢文帝把兒子劉武從淮陽王徙封為梁王,國都設在睢陽,後花園有著梁園三百里的美稱。

公元前144年,梁王劉武暴病而死,安葬於保安山南峰。其後,子孫八代相繼襲封梁王,至公元5年王莽篡漢,結束了西漢梁國的統治。從劉武葬芒碭山始,歷經150餘年,芒碭群山變成了梁國王陵墓群。在芒碭山有22座梁國王室地下宮殿,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價值之高、分布之密集,可為世界罕見,全國獨一無二。更多的人把梁孝王王后陵譽為「天下第一石室王陵」。

今天首先帶著大家了解一下漢代墓道塞石的文化。

千古風流話漢碑

塞石展廊

千古風流話漢碑

挖掘現場(原貌)

千古風流話漢碑

了解一下漢代尺寸的計算方式

千古風流話漢碑

千古風流話漢碑

芒碭山乃漢興之地,是豫東邊陲的一座5A級漢文化旅遊勝地。芒碭山標誌著——漢族、漢字、漢人、漢學從這裡走出中原,走向中國,走向世界。


《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

千古風流話漢碑

作品名稱:節臨開通褒斜道刻石 材質:冷金紙本 尺寸:縱二三三厘米,橫五三厘米

千古風流話漢碑

局部一

千古風流話漢碑

局部二

千古風流話漢碑

局部三

千古風流話漢碑

局部四

附:開通褒斜道摩崖刻石資料

千古風流話漢碑

石銘刻於漢永平六年(63年)。銘文記漢永平六年漢中太守鄐君受詔承修褒斜道之事。隸書字體,有篆勢,渾樸蒼勁不可及。劉熙載《藝概》云:「《開通褒斜道刻石》,隸之古也」,康有為《廣藝舟雙楫》云:「隸中之篆也」,楊守敬謂《平碑記》云:「其字體長短廣狹,參差不齊,天然古秀若石紋然,百代而下,無從摩擬,此之謂神品。」該摩崖原在陝西省褒城北石門,現藏陝西漢中博物館。

該摩崖因年久為苔蘚所封,故人莫知之。至南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三月,始為南鄭縣令臨淄晏袤發現,並刻長篇題記於其旁。但此後六百餘年又滿被苔蘚,無人間津。到清乾隆間,陝西巡撫、金石家畢沅撰《關中金石志》,復搜訪而得之,遂有拓本傳世。此刻在晏袤以前的歐、趙、洪三家著錄中均未及之,至南宋婁機《漢隸字源》始見著錄。字與《石門頌》、《西狹頌》、《郙閣頌》並為漢著名摩崖,而且年代最早。銘文內容具有重要史料價值,書法亦別具特色。其結字方古舒闊,因自然石勢作字,字之大小及筆畫的長短、粗細皆參差不整,沒有波磔,天真樸拙而很有氣勢,保留了早期隸書的許多特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唐顏真卿述張旭筆法十二意》之美學解讀
你知道篆刻這十幾美嗎?
《老子道德經》的版本基礎
試論中國寫意人物畫的形·神·氣·韻
點評當代100名書家(2)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