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京劇奶奶」自學京劇 免費推廣十餘載

「京劇奶奶」自學京劇 免費推廣十餘載

今年79歲的李福松是遼寧瀋陽人,她早年因工作調動來到廣西柳州,曾先後擔任工程師和教師。受父親熏陶,李福松自小喜歡京劇。1994年退休後,她開始自學京劇,這一學就是十年,並傳承了十餘年。(攝影:陳健明)

京劇在西南邊陲——柳州,可以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戲劇家田漢與京劇教育家馮玉昆在柳州創辦的「四維兒童劇校」,並有京劇團從北京來柳常駐演出。由於語言的差異、聽京劇要買票等原因,不久專業京劇團解散了。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多數年輕人都喜歡流行音樂了,唱京劇看京劇的人都越來越少了。尤其是李福松退休後的十年,她發現周圍的京劇迷以中老年人居多,她不僅感慨,京劇這門傳統藝術沒有年輕人和孩子參與,傳承無從談起。

「我想讓年輕一代都愛上京劇,把他們領進門,教會演唱,在柳州培養京劇的傳承人。」李福松說。2004年起,她毅然踏上了「國粹分享推廣之路」。

這些年中,李福鬆開設公益京劇課堂;免費教授京劇;邀請票友為京劇課堂配樂;把自己珍藏的頭冠、服裝改製成小號服裝送給喜歡京劇但買不起京劇服飾的孩子……

目前,廣西科技大學、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北雀三小、柳邕一小等近10所小學和高校,以及柳州市兒童少年活動中心都成立有公益京劇團。據了解,目前柳州市有京劇票友300多人,其中不乏中青年人、大學生和小學生。

「傳統的優秀文化要傳承下去,就應該從孩子幼小心靈了播下傳統的種子。」李福松說, 十餘年來,盡心儘力推廣「國粹」,就是不想讓其斷了「火種」。

所以平時只要有空,不管天晴下雨,李福松就去高校,去中小學,講解、推廣京劇。從化妝,到表演,從大框架到細節,她都不厭其煩地告訴大家。

多年前,有一名偉人曾經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而李福松早在13年前,就重視國粹的傳播,很多了解李福松故事的人都說,「那時李老師還是孤軍奮戰,退休工資也不高,但她捨得,覺得值得。這就是一種難得的精神呀!」

如今風雨飄搖,已走過了13年。李福松已花了數以萬計的經費,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她說,她從未計較個人得失,只願國粹得到傳承。(若想聯繫李福松,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視圖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圖空間 的精彩文章:

他只有一隻手,汽車理論修理樣樣是好手,還能單手做30個俯卧撐
男子對八哥鳥軍事化訓練 鳥可空中接食
貧困村的一家5口 只花萬元得「豪宅」
研究生回家當村官 4000元辦家庭農場

TAG:視圖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