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籍設計師呂敬人:我在電子閱讀時代做紙書

書籍設計師呂敬人:我在電子閱讀時代做紙書

這是一刻講者呂敬人@一刻talks 的專訪,作為著名書籍設計師的他,在採訪中分享了書籍設計的價值在哪裡。層出不窮的電子閱讀產品讓手工書籍變得更珍貴,他說「一本書不僅僅看內容,還應該看質感,要有品位的氣質、氣韻,以及情緒上的感受」。他稱讚民國課本設計精美,同時希望讓我們的孩子也能從課本中懂得什麼叫典雅,什麼叫品位。

書籍不是靜止不動的物體,

而是在運動、排斥、流動、

膨脹、充滿活力的容器。

因為自己從事書籍設計,而且我深深愛上了這個工作,我還要努力,希望自己身體力行,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帶動年輕一代設計師,讓他們也能夠不遺餘力地愛上書籍設計工作,因為它受惠於國民閱讀,閱讀成就了我們中國的軟實力。我們沒有演員、體育明星那麼光彩亮麗,我們就是幕後英雄,默默地去做這些事情,同樣很踏實、這是很榮耀的一件事情。

《巴金 家》1990 年

插圖也好、封面也好,其實它是視感,首先你看到這本書的封面,翻開裡面插圖很精美,這在視覺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衝擊。但是書還不僅僅是看,你要拿過來觸摸它,觸摸到紙張的機理、紙張的粗糙、光滑都給你帶來了心理反應,這種情緒的波動也是紙張給你帶來的設計要素,所以書籍設計要強調紙張,這是觸感。

第三是聽感,所謂聽感是一本厚書、一本薄書、一本東方書、一本西方書、一本銅版紙的書和一張軟宣紙的書,給你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銅版紙能感覺到西方的機械和科技的工業化,一本毛邊紙的書、自然的書馬上能帶來東方的柔軟建築感,東方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它的聲音、輕重完全不一樣。

《懷袖雅物》2010 年

還有一個是嗅感。你到一個老書店和一個新書店,氣息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日本那條長街神保町,有幾百家舊書店,這家是賣漫畫的,這家是賣古書的,這家賣攝影機,這家賣文學作品,每家書店它的氣息是不一樣的,紙張也蘊含著時代的氣息,新書、老書、舊書氣息不一樣,當然我們翻開書聞到紙張的氣息、油墨的氣息,這個氣息又給我們帶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的感受。

五感最終是品位的氣質、氣韻,這種氣韻是帶來你情緒上的感受。五感給書的設計者帶來的首先應該產生的是一種靈感的來源。

為每一本書找一個合適的讀者

現在的受眾還是要分成小眾、分眾和大眾。大眾就是普通的讀者,因為我們的經濟不發達,消費能力比較低,所以我們喜歡買一些便宜、普通的書,我想這個時期大概要維繫三四十年。普通讀者以閱讀為主要目的受眾是大多數。

還有一部分叫分眾,分眾是一些文化人,喜歡讀書,他未必是讀那些高端的書,他喜歡撫摸、喜歡拿著書在咖啡廳、書房、床上、甚至草地上,所以他們撫摸書,我相信還是有一部分人愛書、喜歡到書店瀏覽、撫摸書,最後買一本書回來。這時候書就講究了,就開始注意到他們對書的觸摸、嗅覺、五感等等的喜愛。

《敬人設計 2 號》1999 年

還有一部分小眾,在任何藝術創作當中,他以個性為重點。我們說書籍也是門藝術,所以以藝術的個性發揮設計家們的創想力,那時候他們就可能做出一些獨一無二、經典的、編號本的、少量出版的一部分書。這部分書可能就很花費心力,也很花費材料,可能只能做十本、二十本,這些書的價格肯定很高,它會成為經典,成為人們的收藏。

其實我們的老祖宗,古代的皇帝,也是愛書的人,他們運用了很多書寫家、雕版家、裝幀家,做了很多很多精製的藝術類圖書,這也是我為什麼感動於我們中華書卷文化帶來的興奮感,因為我到了國家圖書館,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大量明代、宋代、清代的精緻圖書,那些書就是藝術品,正因為這些是藝術品它才保留至今。如果是流散於民間,可能這些書就被燒了、被破壞了,因為有了最精緻的製作、最好的版形,最講究的書籍形態,這些書保留下來成為了我們中國的國寶。

電子閱讀越普及,紙質書越珍貴

現在人們更多接觸的是電子閱讀,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也是科技發展的必然。同時我覺得有點遺憾,遺憾的是我們的閱讀變得越來越快,不能沉浸在椅子上去慢閱讀。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今天我們很少去參與互動、參與體驗,譬如說雙十一,買東西就在視頻上了解,而不是親自到店裡去觸摸了解。書也是一樣,紙張是它的語言、表情、性格,這些紙張給你帶來的魅力是無窮的。

現在的電子書基本上就是純文本,我覺得裡面也應該講究留白、講究節奏,而不是把文字充墊進屏幕里就可以,要讓你在電子閱讀當中得到一種美感,它也應該是一個黑白灰,得到最完美呈現的結構閱讀,而不僅僅是文字的糧食,應該是炒成一道道精美的料理,我期待我們的電子載體會更加講究、更加註意美感。

《敬人書籍設計教材 2》2009 年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藝術有起伏而來的規律。所以今天有些書也開始追求純粹、單純,甚至又回到了手工、凸版印刷。所以要感謝電子載體,正因為有了電子載體,今天的手工書顯得更加珍貴了,所以我提倡手工,也提出新的造書運動。造書運動不是要顛覆現在的技術,而是能夠重新回歸到手工帶來的美感,我相信今後的讀者也會越來越多,不僅僅是得到視覺信息的傳遞,更多的是去把玩、品位書籍藝術給我們帶來的生活享受和閱讀享受,這是電子時代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不摹古卻飽浸東方品味,

不擬洋又煥發時代精神

我們經歷了封閉的年代,當把窗打開以後,我們非常欣賞、享受、羨慕其他國家,可以說崇洋媚外到了一個極端的程度。

我的老師棒喝我,說中國也有自己優秀的東西,你不要總表揚、羨慕外國的東西。我覺得應該有一個開放的胸懷,國外優秀的東西要吸納,但是不要忘卻自己本土的文化。因為我們最大的特徵就是我們的漢字,中國的漢字是全世界僅有的象形文字,中國書的核心就是漢字,把漢字的書做好,漢字的排列、形態、陳述的方法還有他的情調做好。

《中國記憶》2008 年

我不希望複製,我希望傳承是傳其魂、脫其體。我希望它保留傳統的意味,但是一定是全新的形式,所以我設計的那些沒有和古代一模一樣的,這個時候就產生了爭議。有的專家、老學者說你不可以再造任何的新東西,必須原汁原味、原樣複製,但我的觀點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也在改變。

中國書最大的特點是溫良恭儉讓,這是東方文化最溫文爾雅的東西,所以它的核心並不是某一個階段,而是一個一貫而之的中國幾千年文化傳遞過來的東西,不是某一個符號能替代的。我希望能夠吸收它的核心內涵、精神和氣質,傳遞的是現代的語言,適應的是今天的語境,這個時候才能把過去和現在融結在一起。

《書戲》2007 年

我們東方有很好的設計土壤,這個土壤就是我們的民俗、民間文化、漢字等等所有的文化信息,這些都可以吸納。所以這一點都不矛盾,並不是說我們今天要復古,這絕不是時代的需求,但是也不是說一味地說西方第一,這也不能表現我們東方的東西。這兩者也是衫浦老師在他給我的序言里講到的,人在往前走,往前走是一前一後往前走,後腳著地不著力,前腳就跨不出有力的一步。前後腳踩的就是一塊土壤,你要深深地吸納這塊土壤,前腳是現代,要往21世紀、往未來跨出去。所以東方和西方、過去和未來是相融的,一步一趨才有前進的動力和方向。

審美從何出來,到哪裡去?

我們都在說審美文化是從哪兒開始的,實際是從小孩教材開始的。但是我也看到了我們現在的教材它的審美相對欠缺一些,我看了民國時候的教材,民國時候開明書店的葉聖陶老先生和豐子愷先生,他們為小孩做的中小學課本是那麼精緻、典雅,只有一個顏色,特別講究品位。

但我們今天的教材充斥了各種色彩,充斥了各種不必要的元素,都加著小蜜蜂、小鉛筆、小花朵,讓我們的孩子們不懂什麼叫優雅,什麼叫空白,什麼叫即白當黑。

《設計專業創新系列教材》2012 年

所以我很希望我也能夠參與到教材的設計當中,能夠多多少少盡一點責任,因為我年紀很大了,可能今後做書越來越少。由於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信任,我參與到一三五中小學教材設計的工作,我希望能夠通過教材的設計讓孩子們得到書卷審美的影響。

我們通過很長時間的溝通、努力,從字體、字型大小、大小、空間、節奏、層次、規則,我們都設定了一套系統,也更新了一些觀念。我們只能慢慢去引導、去影響我們的受眾。我相信,通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們把孩子們的審美教育看得很重的時候,我們盡心儘力的這一份心思就實現了。

GIF/2038K

一刻talks ? 全球創見者分享平台

長按下方二維碼發現更多未知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刻talks 的精彩文章:

索尼愛立信原副總裁盧健生:成功=知識 x 好奇心 x 想像力
「AI 引爆的教育革命就快來了嗎?」五位教育實踐家這樣說
90後青年的公益獨白:除了捐錢捐物,我們還能做什麼?
喜馬拉雅副總裁:今天的人工智慧音響,大多是智障!
令吳彥祖感動流淚的中國建築女神,美得不像實力派!

TAG:一刻tal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