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皇帝有遠見,教育子孫亡國以後怎麼辦

這個皇帝有遠見,教育子孫亡國以後怎麼辦

宋朝立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親寫御書編立「玉牒」,三派各立十四字輩分。

太祖派:德,惟,守(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

太宗派: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次,古,光。

宋朝淳化六年(995年),設立「玉牒官」,編撰趙宋皇朝的 「玉牒」。崇寧元年(1102)在 南京(今河南商丘南)置南外宗正司,掌外居宗室事務。南宋初年,先移鎮江(今江蘇鎮江市),後幾經遷徙。宋室南渡後,南外宗正司移入泉州,趙宋族譜資料也被送至泉州典藏。可惜宋末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降元,焚毀了南外宗的房屋文書,並大肆屠殺宗室。宋太祖十一世孫趙與蕃收藏著一本南外宗宋皇室先祖譜牒舊錄。包括《宋仙源類譜》、《有宋歷代御容》,這就是《南外天源趙氏族譜》的前身。趙與蕃之孫趙由瓗於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在舊錄的基礎上,編撰出《濬源圖譜》。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趙由瓗曾孫趙惟憲,在《濬源圖譜》的基礎上,撰修《南外趙氏天源積慶圖》。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趙惟憲對照宋史,重加訂正,再立三派新字序各十四字續之,該譜名曰《南外天源趙氏族譜》。1724年清雍正二年,魏王二十五世孫趙若風第二次續修《南外天源趙氏族譜》。

南外天源族譜

南外宗正司

譜中收錄《宋太祖御制玉牒序》:

「朕惟人本乎祖,水本乎源,水流長而河異,人分遠而派疏,理固然也。……

惜乎,無字派以別後世之昭穆,至春秋戰國之間,子孫相攻,甚如寇讎,良可痛哉。朕恐後世子孫亦有是也。朕與弟晉王匡義,秦王匡美,鼎分三派,各立玉碟十四字,以別源流,以序昭穆。雖後世轍歷疏遠,不失次序。朕以一人之身,傳至千萬人之身,務同朕心;以一世之近,傳至千萬世之遠,如同一世。故曰,我族無親疏,世為緦麻,各俱遵守,奉行無替。

然,自古國家興廢存亡,何代無之,尚天命靡常,後世革易,朕之源流難至疏遠,各以玉碟自重,或遊宦,或散居,有能相會合符,當以昭穆分別。勿恃富而輕貧,勿恃貴而驕賤,以至怠慢無禮,若有家貧無依,富盛者宜量力撫恤,勿使流離失所,有玷辱於祖宗也。各宜念而敬之哉,無負朕囑。

很難想像,趙匡胤會說出「國家興廢存亡,何代無之」這樣的話。他提醒子孫早晚都會出現王朝更迭,要求子孫做好由高處跌至低谷的準備。要求子孫族人要同氣連枝、互幫互助。作為封建時代的皇帝,能如此居安思危,看透世事,確實令人驚嘆。

趙匡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太正直以至於到最後都沒有朋友的北宋名相寇準!
趙匡胤的一項決定,大臣都反對,導致大宋早亡百年
漢族的大一統朝代,除了這四個還有嗎?
宋朝大臣會帶一種「長翅膀」的帽子!是趙匡胤發明治大臣開小差的
古時秦入楚的咽喉要道,南北自然風景的邊際,古稱「義穀道」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