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印度愛羅拉石窟

印度愛羅拉石窟

愛羅拉石窟(Ellora Caves),位於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市(Aurangabad, Maharashtra)西北約30公里處,是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三教朝拜的中心。石窟群開鑿在南北走向的火山岩山麓陡坡上,呈半月形,全長約2公里,主要有三十四窟。洞窟由南向北依次編號,南段的第1~12窟為佛教石窟,開鑿於450至700年間;中段的第13~29窟為印度教石窟,建造於650至900年間;北段的第30~34窟為耆那教石窟,約鑿造於9至12世紀間。主要為遮盧迦王朝(Calukya,約543~757,975~1189)和拉施特拉庫塔王朝(Rastrakuta,約755~975)統治當地期間的遺迹。因接近商道,信徒及遊人不絕,並持續獲得維護。一九八三年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愛羅拉的佛教洞窟是印度佛教石窟最晚的遺構,代表性洞窟有第5、10、11、12窟。第5窟為其中最大規模的毗訶羅窟(vihara)之一,大廳環繞二十四根石柱,中央並列兩條長形石台,側壁鑿二十間僧房。第10窟是其中唯一的支提窟(caitya)。窟外有露天庭院,三面鑿上下兩層迴廊,左右兩側建有二層僧房。上層迴廊外緣鑿欄循,正壁雕仿木構梁架、支提窗、窗門和龕像,浮雕裝飾豐富精緻。窟內後方的窣堵波正面開大型佛龕,龕內雕有佛說法倚坐像。第11窟與第12窟均為高三層的大型毗訶羅窟,是結合了佛堂和僧房的後期形制。每層外有門廊,內、外均為四方列柱、橫樑所構築,大廳內供奉佛像,壁間造列龕。

兩窟內雕像已呈現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徵,除常見的一佛二脅侍的三尊形式之外,還出現了眾多的菩薩、女神、多臂像和曼荼羅等密教造像。

愛羅拉石窟第5窟

位於愛羅拉石窟南段。約開鑿於7世紀,為愛羅拉佛教洞窟中最大規模的毗訶羅窟之一。

該窟平面呈長方形,寬17.98公尺,進深35.67公尺。大廳裝飾簡樸,沿壁列二十四根石柱,隔出迴廊;左右兩壁鑿有二十間僧房。正壁開三龕,中間佛龕內雕刻釋迦牟尼佛倚坐像,兩側龕內分別浮雕高大的持蓮觀音菩薩及金剛手菩薩立像。廳中央沿佛龕立柱並列開出兩條長形石台,高約30餘公分,可能為當時僧眾安坐誦經之用。

愛羅拉石窟第8窟孔雀明妃像

位於愛羅拉石窟第8窟上層大廳左側廊。為孔雀神格化的女神,主克毒蛇。該像跣足直立於仰覆蓮台上,女性特徵尤顯,豐胸,纖腰,下身頎長,著貼體長裙,腿間裙褶呈螺旋紋。帶頭光,發冠高聳, 佩耳璫,頸戴項圈、臂腕戴釧,右手執孔雀羽毛,左手持果。

明妃頭側各雕一飛天;身側左、右為侍女和孔雀,前者面向觀眾,後者轉頭望主尊;右下角還有一蹲坐弟 子,手持書寫工具。此鋪雕像與愛羅拉石窟第6窟孔雀明妃像同為印度佛教罕見的造像。

愛羅拉石窟第10窟

位於愛羅拉石窟南段。約開鑿於七世紀,屬愛羅拉佛教洞窟中唯一的支提窟(caitya)。因其雕刻精緻的仿木構建築形制,故有毗首羯磨窟(Visvakarma Cave)之稱譽。

窟前有寬敞之露天庭院,正左右三面雕出上下二層迴廊,左右兩側亦鑿兩層僧房。下層迴廊設列柱;上層迴廊雕欄循,欄循刻滿人物、動物及卷草紋浮雕。上層迴廊正面鑿有門、窗,門上方開圓形支提窗,楣額飾以三葉紋仿木構形式,兩側各有一組飛天。門左、右開龕,分別供奉觀音菩薩及文殊菩薩。像龕雕飾狀若小型殿堂,三角形龕楣浮雕精緻的多層塔。

愛羅拉石窟第10窟佛三尊像

位於愛羅拉石窟第10窟窣堵波正前方。金剛座上雕一倚坐佛,兩側有二菩薩立像,後為巨大蓮瓣形舉身光。主尊佛像高約3.3公尺,頂上肉髻寬平,螺發濃密。額寬,臉尖,五官清秀,眼瞼低垂,流露出冥想之神情。手結說法印,手指已殘損,足踏蓮台,肩、膝同寬,體態勁健沉穩。因身形高大,有懾人氣勢。

佛左右脅侍體型較小,均頭戴高冠,身段勻稱,一腳前伸。右脅侍為觀音菩薩,左手下垂,扶長莖半開合蓮花,莖從地伸出至菩薩肩旁。佛座背屏外緣頂端刻菩提樹,兩邊各雕四身飛天;佛座正立面兩側各有一蹲獅。

第12窟,位於愛羅拉石窟南段,約開鑿於7世紀,是愛羅拉石窟中開鑿年代最晚的佛教洞窟。窟高三層,剖面略呈漏斗形,各樓層間有梯道相通,是印度最大規模的毗訶羅窟。

洞窟外觀樸素無華,前有寬敞的露天庭院。窟內結構多有變化,每層外部均設門廊,以列柱支撐;內為方形廳,以粗大的方柱排列成整齊的柱網,正壁中央鑿建過廳及佛龕。第一層和第二層皆在大廳三壁辟僧房;第三層不設僧房,壁間開龕造像。

窟內主尊為施降魔印或禪定印的佛像,各壁龕內還有多種佛和菩薩的造像組合。第三層大廳正壁兩側各有七尊結跏趺坐佛,左右壁柱間各雕一佛二菩薩三尊像,造像等身大小,造型幾近圓雕。窟內造像密教色彩濃厚,菩薩群像中出現了金剛手菩薩、多羅菩薩、毗俱胝觀音、無能勝妃、准胝觀音等,另有大量的女神雕像。尤其特別的是以坐佛為中心,周圍配八大菩薩的浮雕和金剛界大日如來像的出現,反映了初期密教的圖像儀範。

愛羅拉石窟第12窟八大菩薩像

位於愛羅拉石窟第12窟第二層佛龕之左、右壁。兩壁各四尊菩薩並列,與正壁中央的主尊及左右脅侍菩薩像組成一曼荼羅形制,為當時佛教石窟密教化的例證。

此八尊菩薩像身形相若,體型勁健,線條起伏有致,均呈立姿。頂戴巍峨寶冠,寶冠上飾化佛、寶塔等,帶橢圓形頭光。左肩斜披聖線,身飾瓔珞。右手分別執長莖蓮花、寶劍、幢幡、金剛杵、梵篋等物。其中七尊左手扶腰,另一尊則雙手持物。

八大菩薩,指護持正法、擁護眾生之八尊菩薩。其名稱有種種異說,據中國唐代(618~907)不空譯《八大菩薩曼荼羅經》為:「觀自在、慈氏(彌勒)、虛空藏、普賢、金剛手、曼殊室利(文殊)、除蓋障和地藏菩薩。」據此經載,建此曼荼羅可銷十惡五逆等罪,且就各菩薩軀體顏色、姿勢、位置、手印等,皆有說明。

愛羅拉石窟第12窟佛三尊像

位於愛羅拉石窟第12窟第三層大廳左、右壁柱間。該大廳共有四十根方柱,以五列一組排成柱網。左、右壁另有壁柱十根,柱間雕佛三尊像共九鋪,右壁四鋪,左壁五鋪,圖為其中一鋪。圖中佛陀螺發,肉髻高隆,寶相莊嚴。著貼體袈裟,手結轉法輪印,現已損,倚坐於方形金剛座。帶橢圓形頭光,兩側雕飛天。座上靠背飾有摩竭魚及獅子,座下立面兩側對稱雕蹲獅。佛左右脅侍為金剛手菩薩及觀音菩薩,皆束高髻,相對而立。

九鋪造像皆接近圓雕,造型一致,高度與真人相仿。主佛形體頎長,肩寬腰細,細節各有不同。其中四鋪為轉法輪印倚坐像,二鋪為轉法輪印趺坐像,二鋪為降魔印趺坐像,一鋪為禪定印趺坐像。此外,方形金剛座之靠背雕飾,分別有大象、摩竭魚等不同題材。連同正壁兩側的十四尊佛像,共同營造出諸佛圍繞,莊嚴神聖的環境。

愛羅拉石窟第12窟佛坐像

位於愛羅拉石窟第12窟第三層大廳正壁兩側。兩邊皆各有七尊佛像並例,大小相同,形象相似,均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

右側為過去七佛,即毗婆尸佛、尸棄佛、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及釋迦牟尼佛。七尊皆結禪定印,每尊像袈裟前襟的環扣略有不同;左右上方有飛天,其上菩提樹冠葉片形狀亦不盡相同。據《長阿含經》卷一《大本經》記載,過去七佛分別于波羅利、分陀利、娑羅、尸利沙、優曇跋、尼拘律及畢缽羅七種樹成道,故以不同形態的樹冠表現。

左側七尊皆結轉法輪印,每尊上方皆有左右二飛天共托舉一傘蓋。此十四尊佛像造型樸素,莊嚴肅穆,姿態沉穩。七尊一組,並排而坐,佔滿正壁兩側壁面,氣勢磅礴,展現懾人的力量。

愛羅拉石窟第12窟列柱

位於愛羅拉石窟第12窟第一層大廳及過廳。二廳平面呈「凸」字形,內部羅布粗大的方柱,合計三十根,排列成整齊的柱網。其中大廳三列共二十四根方柱,過廳左右兩行共六根方柱。

位於二廳中央的兩列支柱為重要裝飾區,柱身上半部布滿細密浮雕,上下皆為寶蓮花、卷草、摩竭魚等;中間雕庵摩羅果,四角為葯叉。柱身下半部及柱礎則素麵無飾。

支 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賢法師 的精彩文章:

菩薩摩訶薩大乘發趣
夢參老和尚:《大乘起信論》是偽造的嗎?
冶開禪師傳略
千年不倒的佛教建築奇觀——山西應縣木塔
印度卡爾利石窟

TAG:明賢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