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我以真心換你心

我以真心換你心

周日清晨,突然從噩夢中驚醒。心裡一直在呼喚著班上一個孩子的名字。我把他帶到省城去聽課,因為人多,一不留神,他就不見了。我焦急萬分地呼喊,找尋……醒來,窗外已是陽光初現,鳥雀輕唱。這樣的周末清晨原本應是安詳、慵懶、愜意的,卻被這樣的一個夢攪亂了。

也許是職業病所致,也許是受連日來「虐童」事件的影響。

近來,如潮的信息把幼兒教育又一次推上風口浪尖,把幼兒教師置於道德的天平上。媒體、朋友圈、微信群、QQ群,都把批判的矛頭指向幼兒園和幼師。忽然間,身為幼師的我們彷彿成了羊群里的狼。

老實說,出於職業尊嚴,對負面情緒的過度宣洩,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排斥感。我想說,幼兒教師其實是很辛苦、很敬業的,可是此刻,我沒有底氣說。那些有違師德、觸碰法律的同行,確實令人震驚、憤慨,應該受到輿論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

其實,撇開那些有違師德的同行,幼師是值得尊敬的。隨著「二孩」的放開,幼兒教師的缺口增大,幼兒園班額超標,絕大多數幼師承受著超負荷的工作。他們承擔著教師、保育員、研究者、幼兒的引導者等多重角色,肩負著保教合一的重任,還承受著行業競爭與專業成長的壓力。

總有人調侃:「幼兒教師不就是帶孩子玩嗎?」幼兒教育,豈止是帶孩子玩那麼簡單?今天的幼兒園,教師不僅要讓孩子學會玩,在玩中學,還要為他們提供玩的條件,比如創設環境、及時在各區域投放並更新各種材料、組織遊戲、研究幼兒、撰寫觀察案例、反思筆記等。此外,教師還要做課題研究、撰寫總結報告等。

除了日常教學,教師還要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如「五一」、端午、「六一」、中秋、國慶、元旦等節日慶祝活動,社會實踐、親子活動、運動會等主題活動。各種活動都要有方案、有計劃,做到有新意、有趣味,這些都需要教師動手動腦。此外,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幼兒園裡還有各種業務競賽,如教學比武、環創比賽、幼兒故事比賽、才藝比賽等,也頗費時間和精力。因為日常教學工作繁瑣,一些活動的準備通常要利用教師休息時間來完成。

當緊張忙碌的一天結束,孩子們回家,活動室里安靜下來,教師們還要靜下心來忙各種準備工作,或手工,或文案,或備課。月上柳梢,夜色漸濃之時,幼兒園的教室里還燈火通明,隨處可見教師們忙碌的身影。家人的電話一遍遍地催促:「好了嗎?幾時回來?」「媽媽快點回家!」早出晚歸、披星戴月通常是對先進、勞模的謳歌,而這也是幼兒教師默默無聞工作和生活的真實寫照。

日常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的專業引領,而孩子的一日生活則需要教師的細心照顧和嚴密的安全防護,以保證他們在園的每一天健康、平安、快樂。於是,教師又變身成「警察」「保姆」。哪個孩子不舒服了,教師要有一雙迅速察覺的銳眼;孩子不肯午睡哭鬧著要媽媽時,教師把孩子抱在懷裡像帶自己寶寶一樣邊拍邊哄……偶爾孩子生病或皮膚過敏、視力異常,最先發現的也往往是教師。

有一次,一個小男孩手上有個紅點,疑似手足口病,老師勸說家長帶孩子就診,家長硬說是蚊蟲叮咬。待到老師強行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確診為手足口病時,家長才內疚地向老師致歉並表示感謝。

幼兒教師面對的不僅是孩子,還有家長。家長是教師的合作夥伴,許多工作需要家長配合,家園同步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但不同職業、不同素養、不同觀念、不同想法的家長,很難達成一致。有些理念家長不能領會,有時溝通難免不順暢,有些誤會也需要心胸去忍耐,但我們總是耐心地解釋,儘力地磨合。

前幾天,一位中學教師來到幼兒園,她由衷讚歎:「幼兒園真美,在這樣美好的環境中工作一定很幸福、快樂。」是的,雖然工作很辛苦,但我們生活在一個溫馨、美麗的童話世界裡,看著那些天使一般純真可愛的孩子,內心是快樂的。也許等孩子慢慢長大,我們的身影會從他們的記憶里淡出,但這段溫馨美好的童年生活將成為他們人生中最美的回憶。那些從小養成的好習慣和好品質正是他們開啟幸福人生的金鑰匙,這便是幼兒教師莫大的欣慰。

前段時間,有人問我幼兒園招不招人,她說如果當不了老師,當個保育員也好。她覺得我與孩子們在一起充滿了朝氣,很幸福。但當問及工資待遇時,對方還是遲疑了,儘管她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

的確,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陪伴並呵護天使的成長,是多麼有意義的事。論工資,相對是低了點,尤其是編製有限,許多優秀教師一直是編外人員,拿著微薄的工資,卻依然滿腔熱情,無怨無悔。

我以真心換你心,請為辛勤而敬業的幼師們點贊吧,給他們一些溫暖和鼓勵,讓他們的腳步更加堅定、自信,不要讓個別有違師德的人摧毀了社會對幼兒教師的信任。也請社會給幼師多一份關心和支持,加強管理、改善條件、提高待遇,讓他們在和諧、穩定的幼教園地堅守這份職業信仰。

(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高縣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7年12月10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