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宇宙中竟然也有香檳派對!

宇宙中竟然也有香檳派對!

宇宙中竟然也有香檳派對!



Shea

松鼠名片


謝懿,科學松鼠會成員,天文學博士,副教授,目前在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任教。此外,還擔任天文科普雜誌《天文愛好者》編委,以及一些科普文章的編譯者。個人簽名:把天文學帶給大眾。

宇宙中竟然也有香檳派對!


甚大望遠鏡所拍攝的恆星形成區RCW 34,圖片來源:ESO。


在星雲RCW 34中最明亮的區域里,氣體正在受到年輕恆星的急劇加熱,進而膨脹入周圍的低溫氣體中。一旦這些被加熱的氫抵達該氣體雲的邊界,就會向外爆裂進真空中,類似於開蓋後冒泡的香檳。因此,這一過程也被稱為香檳流。除了泡泡之外,年輕的恆星形成區RCW 34還具有其他的特性:在其中存在多個時期的恆星形成階段。


在這幅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所拍攝的照片中,發光氫氣雲RCW 34呈現出鮮艷的紅色,與前方的數顆藍色恆星相得益彰。RCW 34位於南天的船帆座,在其最明亮的區域中包含有一群年輕的大質量恆星。這些恆星對它施加了重要的影響。RCW 34中的氫原子會被年輕恆星的紫外輻射電離。


在天文照片中,氫一直都是奪目的物質,因為它會發出獨有的紅色。它同時也是許多有趣現象的原材料,例如香檳流。在天文學中,電離氫還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恆星形成區的指示器。恆星誕生於坍縮的氣體雲,那裡會富含氣體。這使得星雲成為了研究恆星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場所。


RCW 34中的大量塵埃會遮蔽其深處的恆星育嬰室。為了穿透這些塵埃,需要使用紅外望遠鏡來觀測嵌埋在星雲中的恆星。結果顯示在該星雲的中心存在許多年老的恆星,暗示RCW 34已經孕育了數代的恆星。

(編譯:Shea;排版:小嵐歐歐)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梵高畫筆下的「星夜」,靈感來源於哪裡?
用一百種方法告訴你:為什麼地平線上的月亮大一些?
給年前特別忙碌的你
我「信」科學,那麼你呢?
為什麼虻瞧不見白馬,蜻蜓卻愛上黑石?

TAG:科學松鼠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