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90後的北京買房戰爭:一人買房,全家上陣

90後的北京買房戰爭:一人買房,全家上陣

有了房產後,他再無北漂的虛無感,心逐漸安定下來,在這裡開創一番事業的感覺湧上心頭。


26歲的柯布剛到北京工作一個月,父母就從一千公里外的家鄉趕了過來。起初柯布還以為他們是來探望自己,殊不知他們另有目的——看房。


那天是周六,晚上加完班見到父母時,他們已經看了好幾處房源。他們是坐上午的高鐵抵達的,兩人提著鼓鼓囊囊的行李,中午一下車就直奔中介。一天後,他們又搭乘下午的火車離開。

在2016年5月買房之前的大半年時間裡,這樣的奔波勞碌,他們至少重複了10次。柯布一度還沒做好買房的心理準備,覺得父母想得太遠。


在這之前,他對北京的房價漠不關心,讀研階段一直盤算著出國深造,工作是很偶然的機緣巧合。在一所專業排名全國拔尖的南京高校念建築學時,一家建築業龍頭央企給了他一份解決戶口的offer。


來北京前,他粗略算了一筆賬,按照每月5000元的租金,租70年房需要420萬元,跟彼時市場上的二居室二手房房價相當。他不認為自己會買房,對長期租房過活的選擇也不抵觸。一買房就等於把自己限制在北京了,他還惦記著去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讀博。


父母2015年8月第一次到北京看房那晚,對柯布進行了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在夫妻倆眼中,兒子的工作求之不得,一定要定下來,在那裡安分守己、勤勤懇懇。在他們保守求穩的觀念中,儘早買房也是結婚所需。柯布的女友2017年畢業,如果能落實來北京求職的事,結婚也許就在一年之內,房子因此成為剛需。一旦晚買,房價會越來越貴。

父母說服了柯布。之後的一年,一家人和全城超過140萬人一起,加入了轟轟烈烈的看房大軍。「蛻了一層皮。」柯布形容。


看房


對房子本身,出身科班的柯布父子再熟悉不過。然而無論柯布,還是在家鄉建築部門的父親,對北京的民用房行情都是門外漢,它的價格和戶型遠遠超出了父子倆的認知。


專業的建築學背景讓他們對居住條件很是挑剔,列出的基本要求里,包括「明廚明衛」——廚房衛生間都有直接對外的窗,否則叫做「次級採光」;房間得是方形,不要有奇形怪狀的犄角,南北通透,通風對流;最好是三室一廳,一進家門就是客廳,通過走廊分到其他房間;如果是小高層,樓層盡量是十幾層。


柯布的單位在海淀區車公庄西地鐵站附近,一家人的策略是循著6號線從城區往外一家家中介跑,進行地毯式搜索。結果令他們「備受衝擊」。西二環到西四環之間全是老房,新樓盤動輒150平方米以上,起價上千萬。諸多價格高昂的二手房本身設計不合理,戶型千奇百怪,很少做到明廚明衛。


90後的北京買房戰爭:一人買房,全家上陣



更難平息的是與家鄉相比巨大的落差。在他們所在的省會城市,三室一廳、全明格局(所有房間都有窗戶對外)、南北通透、小區環境好、臨近市中心,這樣的一套房兩百多萬元就夠了。


2015年下半年,柯布父母每次到北京,半天至少跑五六處房源。從西二環起步,一直看到一號線盡頭的蘋果園。10月,在荒草叢生的首鋼廢棄廠區和即將變身金融街的玻璃幕牆寫字樓附近,他們終於找到一處入眼的房源:明廚明衛,三室一廳,樓盤比較新,品質中上。


唯一的缺點是距離。從那裡到柯布單位,得先步行一兩公里,再轉3趟地鐵,全程近一小時。價格也算不上便宜,一套房下來要450萬元。本想一咬牙買了,柯布的戶口卻遲遲辦下不來,單位的人力給不出準確時間,無法先交付房款,再在可行的日期里補齊資料。一家人只得悻悻而歸。

誰知過完年回來,這處房產在短短十來天內,漲了近100萬元。


這是柯布第一次對北京的房價有了近乎惶恐的「實感」。他責備自己大意,沒對買房這件「大事」再多上點心。


白白「丟」了一百萬,父母懊惱不已。之後每周打電話,這一茬被他們反反覆復地提,言辭里透著激烈:「你再不趕緊落實,拖久了又是一百萬。」家長里短的話題總是圍繞最近的看房經歷展開,父母一遍遍叮囑他多跑幾家中介、多花點氣力。


「即便他們不說我心裡也清楚,一年累死累活地工作得到的工資和獎金,還不如趕緊看房買房。」柯布對《博客天下》說。

這之後的小半年,柯布緊繃著一根弦。營業稅改增值稅時他擔心會造成房價上漲,北京市政府宣布不再新增建設用地時他也心頭一震。2016年3月戶口辦下來後,他立刻從蘋果園開始一站一站往回看,另外還走遍了門頭溝、田村等地段。一方面是撿漏,一方面想僥倖碰上新放出的優質房源。一周6天的工作日里,他經常在晚上8點下班後,奔波在看房的路上。碰上不加班的周日,他會計劃好看一整個片區。


看房的底線不停地被殘酷的現實碾壓重塑。「700萬的也是那個慫樣。」柯布苦笑。居住品質好、各方面滿意的房子,得上千萬。


預期不斷妥協之後,一家人終於在五一前後找到了媲美蘋果園的房源。不過父母一開始圈定的戶型標準,這套房一項也沒沾上:大約90平米的兩室一廳,位於小高層的5層,廚房通過陽台採光,衛生間是黑的,除了主卧飄窗的一個角朝南,所有房間都是純西向,完全無法通風對流。


另外,附近也沒有好的學區,小區里住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刷成淡米黃和磚紅色的牆壁外,一列列陽台和空調機位的鐵欄杆已經斑駁生鏽。


每平米的均價卻達到了令人咋舌的73455元。差強人意的是小區環境和上班距離。房子位於西二環外,在白石橋南和花園橋地鐵站中間,離地鐵站10分鐘腳程,柯布騎車去單位只需15分鐘。樓齡13年,在附近已經算是很新的樓盤,周遭生活便利。


柯布曾以為北京高企的房價有價無市——這讓他錯失了同小區更中意的一套房。那套戶型更好,明廚明衛,面積小一些。當時因為父母害怕中介從中作梗,他們沒有繳納可以保證優先權的兩萬元意向金。


12個小時後,中介告訴柯布,另一戶人家已經把房子買走了。一家人對此瞠目結舌——這些房子不僅有價,還有很多有錢人爭先恐後搶著買。


簽約


決定買房那天,上午9點多看完房,一家3口散步到附近的建設部大院。烈日灼心,他們買了一個西瓜,在小區的長凳上邊啃西瓜,邊定奪起買房大計。


買白石橋南這套兩室一廳的錢,在蘋果園可以買套三室一廳——「國內中產階級的理想住房面積」,一步到位,父母來的時候可以同住,但也意味著,柯布每天需要花費兩小時在路上,在沙丁魚罐頭一般的車廂里摩肩擦踵。兩處房源之間,母親偏向大而遠,父親偏向小而近,局面一度陷入僵持。選擇權最終交給了柯布。


吃完最後一瓣西瓜,柯布下了決心。他選擇就近,把省下來的兩小時用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蘋果園的房子總價比白石橋南的這套便宜100萬元。樂觀地想,他覺得自己未來三五年可以賺回這筆差價。


當天下午,小區的後花園成了柯布一家人的主戰場。他們圍坐一圈,開始了「瞬息萬變的談判」。上午他們進門看房時,中介前腳剛領著一對老夫老妻出去,按照中介的說法,對方立刻就繳納了意向金。在雙方競價談判的全程,房屋經紀人一直兩頭打著電話,從頭到尾控制著信息渠道。他們獲知,房主一家人近期舉家遷到了上海,正發愁用現錢置換一處當地的房產,於是雙方都提出了一次性付清全款,競爭一度白熱化。


655萬元。最終柯布一家以高出對方約3萬的價格與房主談攏,PK掉了那對老夫妻,並定下一周後簽訂購房合同。當天晚上飄起了小雨,一家人去海碗居吃了頓老北京炸醬麵慶祝。飯桌上父母感慨,下次終於可以來北京休閑了,不用再背負著沉重的精神負荷四處奔波。


那天晚上柯布卻失眠了,整夜輾轉反側,早上起來感覺世界一片慘白,眼前的事物都褪去了色彩。他自覺他們這代人比起父母輩,對生活賦予的壓迫感沒有那麼強烈的感觸。但是那段日子,他明顯感受到身為一個男人和社會人的角色,生活給自己帶來的壓抑暗涌。原先生活中有著意義和情趣的事情,在他眼裡慢慢解構成乏味而單一的形狀。


這之後的兩個月像是夢魘。他開始患得患失,這筆錢花得值不值、自己做的是不是最優決定的想法不時會冒出來。他只好一遍遍自我安慰,高考、考研的階段都過來了,買一個房子算不得什麼。


交款那天他更是提心弔膽。幾百萬的流動資金躺在銀行賬戶里,整個人變得異常忐忑。把銀行轉賬限額從2萬元改成超過600萬元之後,每分鐘他都如坐針氈,生怕密碼泄露被別人盜刷。POS機響的瞬間,他長舒了一口氣。之後辦完過戶、物業交割等手續,房子徹底地划到他的名下。


直到搬進去的那個午夜,他才真正對這套90平米的房子有了家的感覺。



90後的北京買房戰爭:一人買房,全家上陣



那晚他請了個三輪車師傅搬家,4個行李箱、近兩米的摺疊床、空氣凈化器等被高高壘在一起。他坐在近兩米高的全部家當頂端,夏夜涼爽的風襲來,一種意氣風發的感覺在他身上流淌開來。卸完行李後,他迫不及待地端詳起角落的每處細節,按亮每一盞燈,把窗戶開開又關上。毗鄰的小馬路上,昏黃的燈光透過窗玻璃照在他的臉上,他終於沉沉睡去。


這是他兩個月以來的第一個安穩覺。


新生活


買完房子之後,除去不動產,柯布家裡幾乎沒有現金流。這套房子是全家能承受的最高價格。他們起初的買房預算定在540萬元上下。前陣子交了上萬塊黨費,父母開玩笑跟他說又沒錢了。有次他們甚至調侃,養老的錢要靠現在開始賺了。


柯布的父親這兩年一直念叨著想要換車,一輛20萬的車開了10年。在幫父親參謀車型時,他原本希望父親可以買寶馬3系、奧迪A4等比較好的車。「干到50多歲,業績也不錯,有必要享受一下寶馬是什麼東西。」但是買完房之後,換車的事父親不再掛嘴邊。


在內心深處,對於父母是感恩還是愧疚,柯布說不清。老兩口辛苦打拚一輩子,傾其所有,給他送了一份特別沉重的禮物。父母或許心安理得,自己卻很掙扎。定下房子後,他以漫不經心的口吻向父母提出,每個月象徵性地還父母「房貸」5000元。他們欣然接受。


如果買房時沒有一次性付清,而是選擇約200萬元的商業貸款,柯布需要開假的工資證明,每個月還1萬房貸——這差不多是他目前的全部月收入。無論他所在的部門,還是單位里做商用房的設計所,「都買不起房」,後者的月均收入就四五千。


他覺得自己「太幸福」,深知身邊的這一切都是父母給他的。倘若沒有後援,他在北京無法以現在的心態過活。


周遭的很多人都在為買房的事情發愁。經濟條件不如他的前室友兼同事,本來的態度一直是「反正我沒有那麼多錢,買不起房子」,卻也迫於壓力四處看房,看著看著陷入絕望的停滯期,過段日子再重新拾起,反反覆復後,貸款買了蘋果園的一處50年產權的公寓式住宅。兩人約飯時會一起吐槽所處的行業,超負荷、加班多、看不到盡頭,工作強度和性價比都比身邊金融圈和互聯網行業的朋友糟糕。


有了房產後,他再無北漂的虛無感,心逐漸安定下來,在這裡開創一番事業的感覺湧上心頭。他更加勤奮,一周6天工作之餘,空閑時間被他傾注在學習上,看專業書籍或是軟體教學視頻。他不斷勸服自己,如果能把手頭的工作在一個長期的軸線上做到最好,日後奮鬥成單位領導的樣子,經濟上最終是跑得贏房價的。


現在的家被他當做一個作品,自己擔當設計師。之前租房時只是當做一個歇腳處,沒有花心思打理居住環境。眼下他已經用建模軟體測繪了一個模型,還準備用紙板做微縮手工模型。他想著設計裝修的時候多花點力氣,用專業能力來填平戶型上的諸多缺陷。比如可以在入戶門那裡加一個窗戶,和樓道串風;打通室內的隔牆或者鑽洞、更換材質,讓光線進來得更深;在暗衛里安裝新風系統,家裡引入凈水設備等。



90後的北京買房戰爭:一人買房,全家上陣



柯布用建模軟體測繪模型


他不再有興趣關注房價的變動曲線。宣稱無論漲跌,這套自住房他都不會賣,房價是全城同步上漲,溢價並不會給他日後換房帶來多少優勢。倒是遠在家鄉的父母,把時刻關注房價行情當成一種娛樂活動,看得很開心。


2016年十一長假柯布回了趟老家,父母興高采烈地在親戚朋友面前宣布,近半年內房子又漲了100萬元。一家人之前白白「損失」那100萬元的怨氣,此刻似乎煙消雲散。


(應受訪者要求,柯布為化名)


快來騰訊證券官號(qqzixuangu)參加「牛人大賽」啦!點擊「話費天天送」,話費、蘋果電腦大派送,更有三重獎等你拿。


點擊「在線報名」,報名即可參加抽獎,100%中獎哦。


天下牛人匯大賽官網:http://chaogu.qq.com,圍觀牛人操作,牛股天天有!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客天下 的精彩文章:

這裡每天第一時間發出國務院「快遞」
超女冠軍圈9跨次元突圍:當一顆炮彈,或者成為炮灰
生與死的「中間人」:見證器官捐贈之困,以及生命盡頭的那些愛與痛
北京90後拆二代因房致富:最見人心處,除了醫院,就是拆遷
新年海島出遊,你不可不知的裝備清單

TAG:博客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44歲後買房又買車的生肖人
95後外賣小哥月入1萬6全國第一:買車買房
2018年財神進家門,買房又買車的三大生肖!
柒點哥揭秘:玩北京PK三個月賺80萬買房買車,90後他是怎麼做到的!
馬雲創業花45萬買房,房價漲十倍,女房主都找上門了!
一晚上賣200碗,80後小夫妻5年在鬧市買房買車
獨家調查:超半數華人買家預計房市穩中有漲,三分之一將在大選後出手買房!
中國人佔澳洲買房者四分之一 買下的房子20%沒人住
買房抓緊了!新一輪房價的反彈!專家:未來每平要賣80萬
全球最有錢的國家,乞丐月入50萬,一年可以在北京買房
95後外賣小哥成全國「送餐狀元」:月入1萬6,買車買房
別買車買房了:5年後,中國的房子將變成這樣
熱點 | 當北京房價超過東京,愛買房的中國人出手了
4月26號之後,財神爺爺進家門,加薪買房購小車的3大生肖
80%的人都買錯了,15年售房小姐透露,買房一定別買這幾種房
這三大生肖,未來90天內喜迎財神,買車又買房!
當北京房價超過東京,愛買房的中國人出手了
上半年濟南房價漲幅全球11位 未買房者哭還是悔?
現在笑著買房 明年哭著賣房!專家:2018年房價必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