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半丁:一窗昏曉送流年

陳半丁:一窗昏曉送流年

陳半丁:一窗昏曉送流年



《中國美術報》第46期 美術副刊

陳半丁的出道可謂驚艷。


據其自傳云:「十九歲在上海得蒲作英先生之助,介往同里任伯年先生指示,不久又遇吳昌碩先生之同情,旦夕得同室深研,有十年之久,獲益匪淺。」這是一份堪稱華麗的恩師名單,陳半丁提及的此三人,蒲作英(蒲華)、任伯年、吳昌碩,架構了「海上畫派」的枝繁花密。

陳半丁:一窗昏曉送流年


陳半丁 半丁自畫像 中國畫 96.5cm×46.5cm


其時,齊白石還在湖南湘潭鄉下,苦苦摸索自己的畫風,陳半丁已經最近距離地感受了中國繪畫史上三位大師級人物的氣息,從而較為系統地接受了傳統中國畫的筆墨構圖技法。多年後當他回望那段細細密密的往事,想必那滲透在時光深處的記憶,早已是潤澤他筆墨的福祉。


陳半丁(1876—1970),浙江紹興人。少貧,據說其父出於對「陳年老酒」的嚮往,取其名為「陳年」。家有孿生胞弟,故又自號半丁。自言「嗜書畫入骨,飢餓尤不顧也」。6歲喪母,9歲喪父,輾轉飄零,「初為杭州西泠印社主人吳石潛之學徒,後以石潛之介拜缶翁為師」(陳巨來《安持人物瑣憶》)。1905年,陳半丁應吳昌碩之邀到蘇州為缶翁先考妣作祖像,數月後成像。陳半丁的人物畫,受任伯年指點,嚴謹古雅,又吸收趙之謙、高其佩、任熊的筆法,神韻尤在水墨之外,「缶翁十分滿意,每逢除夕及祭日,總展於中堂供奉,親率全家祭拜……直至今日」(《陳半丁年表》)。


無疑,吳昌碩對自己的大弟子是厚愛有加的。1906年,陳半丁受金城之邀,以吳昌碩大弟子和「海派」繼承者的身份來到京城,北方人對這個年僅31歲的年輕人並無想像中的厚遇。1910年,恩師吳昌碩專門赴京,數月在北京的藝術圈為自己的弟子大力推介,並為他撰寫了書畫、篆刻潤例,稱「半丁舊友,性嗜古,能刻畫,寫花卉、人物直追宋元,近寫羅漢百出,在佛法上可稱無上妙諦,求者履盈戶外,為定潤目如右」。自此,陳半丁在京城聲名鵲起。


民國二十年(1931),陳半丁56歲,刻一方印,文曰:小時飄零老似仙。此時的陳半丁,是京津畫派的重要人物。「往來無白丁,談笑有鴻儒」,他的弟子眾多,張學良、梅蘭芳、陸小曼都曾師從他學畫,而王雪濤、尤無曲也都在半丁門下受教。陳半丁花鳥上追青藤、白陽,繼承海派畫風,又融合了北方畫派的風格,在墨色與花青的襯托下,尤其古雅明艷。山水、人物也博收多家面貌,書畫印皆擅,堪稱「全才」。畫價高,賣得快,在京城算得上「畫壇老大」。就連說話有點刻薄的陳巨來,在《安持人物瑣憶》中,對陳半丁怠慢自己頗有微詞,卻也稱陳半丁與吳昌碩「繪畫刻印,無不神似」,名則與齊白石為「伯仲之間」。其時,陳半丁所住的「五畝之園」成為京城藝術界名流彙集之所——此房原為胡適之宅,新中國成立後為鄧小平住宅。他身邊有三位妻子,除原配夫人外,第二個妻子王慕廉比他年輕34歲,1929年迎娶;第三個妻子張慕貞比他年輕32歲,1933年迎娶。王張二人皆性情柔和,頎長貌美,氣質不凡。「小時飄零老似仙」確實不無來由。

陳半丁:一窗昏曉送流年



陳半丁 江上泛舟 70.2cm×31.2cm 中國畫 20世紀30年代 中國美術館藏


56歲,生命還有無限可能,終點也未必似仙。56歲那年的陳半丁,還意氣風發,還有將近40年的路要走。對於與他同年出生,47歲因病去世,因學缶老並稱「京城二陳」的老友陳師曾來說,56歲卻是他永遠到不了的終點。當然,年齡未必重要。只要藝術家所期許的自己創作的高峰時期已經來到,那就是他最好的時候。


藝術是靠慢慢體悟的,但你必須要跋涉與探索。如今,當我們閱讀大師級藝術家的作品,有時就如提琴觸摸遙遠時光的絲綢,藝術家所經歷的,也需要你慢慢去體悟。

齊白石認識陳師曾那年,已有55歲。這位木匠出身的畫家,1917年,從湖南湘潭來京,寓居法源寺。陳師曾因偶然機會在琉璃廠遇見齊白石刻的印章,遂萌相識之願,竟前往法源寺造訪素不相識的齊白石。其時,陳寅恪的兄長陳師曾已享有盛名,而齊白石卻十分落寞,作品兩元一幅還無人問津。法源寺乃千年古剎,初夏滿庭丁香,禪房花木深。此次謀面,齊白石在自傳中記述:「晤談之下,即成莫逆……師曾勸我自出新意,變通畫法,我聽了他話,自創紅花墨葉的一派。」(齊白石《自述》)齊白石開始他藝術上黃金時期的變法——衰年變法。用他自己的話說:「掃除凡格實難能,十載關門始變更。」從1920年到1929年,齊白石「十載關門」,閉門杜客,艱難探索,毫無疑問,這也是他一生的華章。我們看齊白石60歲以後的作品,書畫可謂精彩紛呈,這是大器晚成的真正的大師。


事實上,因同在京城之故,陳師曾多次向齊白石介紹陳半丁。齊白石《壬戌日記》記曰:「余知其名,聞於師曾……半丁居燕京八年,缶老、師曾外,知者無多人,蓋畫極高耳。」陳半丁正應蔡元培之邀就職於北京大學圖書館,並結識魯迅、章士釗等人。齊白石亦起登門求見之意。這一夜,齊白石親自前往陳半丁住處,兩人初識如同故人,相談甚歡。


1923年,陳師曾去世。齊陳兩人的友情依然山高水長。1938年,齊白石送陳半丁南行長沙,歸來有感,在《天高雲遠圖》上題詩:「天高雲遠水流長,流去春風與秋光。酒罷送別古人影,留卻人間思斷腸。」道出兩人之友情。1941年,陳半丁為弟子尤無曲舉辦個人畫展,承擔所有費用,親自為展品題詩、作款,如同當年恩師吳昌碩那樣提攜愛徒。據尤無曲回憶,陳半丁也邀請齊白石為尤無曲寫畫潤,齊白石爽快應約,還以高價購得《縴夫圖》,當時齊白石還對尤說:你的老師這麼好,你要好好向他學習。1945年,兩人合作《挖耳圖》,陳半丁補山石,則題曰:「白石翁寫羅漢奇逸孤冷,神似雪個,近人不能為也。」賞識與傾仰之情依然不言而喻。而齊白石將三子齊子茹送到半丁門下為徒,則是對陳半丁的最大肯定。

陳半丁:一窗昏曉送流年


白蓮《陳半丁花卉冊》 年代不詳 冊頁 31.4cm×36.4cm 中國美術館藏


此時的齊白石畫風正從八大的簡逸轉向吳昌碩式的渾樸厚重,而陳半丁的書畫篆刻得到吳昌碩親授,尤其是花鳥畫,追求蒼拙、古艷、厚重,在藝術觀點上,兩人應該有很多的相通。面對齊白石的衰年變法,以陳半丁之性情,他一定是傾力支持。然而,此時陳半丁對自己的藝術有無更高的探索?


不禁再回到這個問題,齊白石1957年去世,直至如今,世人對他的追慕愈演愈烈。陳半丁卻是死後寂寞。綜觀陳半丁的生平和藝術活動,他效法歷代諸多書畫名家,且繪畫法度謹嚴,尤其花鳥畫,筆墨紮實,造型能力極強,可稱無懈可擊。可為何到如今這個時代,人們會漸漸淡忘這位當時與齊白石不分伯仲的人物,是歷史的誤會、無情,還是陳半丁的藝術使然?


傅雷講自己眼中的好畫,他認為近代名家除白石、賓虹二公外,余者皆欺世盜名。賓虹則是廣收博取,不宗一家一派,浸淫唐宋,集歷代各家之精華之大成,而構成自己面目。這段話當然有失偏頗,但或許能解釋我們的些許疑惑:六朝謝赫《古畫品錄》稱,「師心獨見,鄙於綜采」。黃賓虹之廣收博取,對以前的大師只傳其神而不襲其貌,他的作品有自己的面目,這才是傅雷眼中的好畫;陳半丁博採眾長,或許就缺少「獨見」,而他的作品缺乏鮮明的個性,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況且,藝術家各有各的寂寞。常玉能在巴黎著陸,承載他的,是他不取悅任何人的孤獨。如林風眠孤身一人來到農舍倉庫潛心探索,穿梭在創作之中,就如一個老農,真誠、樸實、憨厚又倍感珍惜地面對自己的土地。莎士比亞的戲劇與詩歌書寫了太多人的人生,而他自己的一生寂寞如謎。記得歌德說,我讀到了他的第一頁,就使我一生都屬於他了。這種感覺,讀林風眠的畫時,我也有。繪畫是寂寞之道,大師級的藝術家必須捨棄世俗的熱鬧。就如世人總懷有對永生的渴望,然而一切近的都會遠去,而在那些具象的、特殊的、微妙的瞬間,在時光的深處,總有一種神秘的力量,驅使藝術家去表達內心的扣人心弦。但是,以陳半丁當時的社會活動與政治地位,他很難做到寂寞。


1951年,毛澤東派人給陳半丁送禮,此後他被毛澤東邀至中南海赴宴,歸後刻「莫負此生」印,印款曰:「今天是吉月吉日,得蒙毛主席賜宴一席,此身榮幸,足矣。」


1956年,陳半丁和葉恭綽發起了成立中國畫院的提議,1957年,北京中國畫院成立,陳半丁任職副院長。在成立大典上,周恩來風趣地說,「百花齊放么,陳半丁的菊花和梅蘭芳的梅花都要放。」章伯鈞有一日帶女兒拜訪陳半丁,他在畫一張丈二尺幅的大畫,並指著所住的四合院對章氏父女說,他在「大躍進」:「畫家的大躍進,就是把畫越畫越大……躍進到最後,院子有多大,我的畫就有多大了。」這期間,陳半丁也開始創作《舊地換成新世界》《和平統一》《又紅又專》《百花齊放》等一系列作品。

陳半丁:一窗昏曉送流年



陳半丁 柳樹知了 102cm×22cm 北京畫院藏


陳半丁當然也是性情中人。「文化大革命」時,他因為直言「國畫要改,但要練好基本功,不能亂改」,導致90歲高齡,還要反覆被批鬥,後來連路也走不動,他最年輕的妻子王慕廉只好用手推車推他去畫院和中央美院接受批鬥。1970年,陳半丁病重,醫院方面知其為「反動畫家」,不敢醫治,當日故去,終年95歲。


儘管這些年,陳半丁已逐漸少有人提起,但畢竟,在近代的中國繪畫史上,他是一位曾名聲遠揚的人物,這也註定了他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是不可被遺忘的。


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身後寂寞,留待時光評說。


弘揚中國美術精神 彰顯中國美術氣派


關注美術前沿熱點 報道中外美術新聞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


國內統一刊號:CN11-0292


國內郵發代號:1-171


海外發行代號:C9257官方微信:izgmsb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董其昌:備受爭議的書畫家
張玉: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
克隆:讀圖時代書籍裝幀的雷同現象
鄭逸梅:滿山飛雪代梅花
天馬行空 奇想迭出——走進第12屆邁阿密設計展

TAG:中國美術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男人送流浪兒五百塊,多年後收到百萬巨款
聯通螞蟻寶卡入網一年送流量 感覺很嚎
男生送流浪狗向女生表白,還真是驚喜與套路同在啊!
支付寶螞蟻寶卡線下送流量新變:鑽石會員每月400M,可發流量紅包
運送流浪狗途中,被周潤發看見,發哥的做法讓人敬佩
京東大強卡小強卡開賣:下訂單送流量
AOA救援流浪狗 捐獻1千萬韓元狗糧送流浪狗
警察蜀黍工作12個小時後,不顧勞累仍堅持送流浪狗去醫院!
AOA救援流浪狗 捐献1千万韩元狗粮送流浪狗
暖心!小伙點外賣送流浪漢 留言讓他放心吃
女子送流浪狗去救助站,管理員一句話讓眾人沉默!
送流量了!關注新華社微信,就得100兆
男子送流浪狗就醫,手術從腹中取出來的東西,讓在場所有人心酸!
印度富翁將嫁妝改做慈善,建90間房屋送流浪者
送流量+會員,西瓜空調好搭檔
谷歌將簡化安卓8.0推送流程:升級速度倍增
順豐推「大豐卡」!寄收快遞就送流量
女孩送流浪狗去救助站,管理員的話卻讓人痛心
京東正式發售大小強卡:資費16元起、買買買還送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