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稻株型建成研究獲進展

水稻株型建成研究獲進展

水稻株高和葉片夾角是構成理想株型的重要方面。在灌漿時期,直立的葉片可以使水稻植株接收更多光能、提高產量,因此對株型的分子設計是水稻育種的重要策略。國內外學者在水稻株型調控領域已取得一些進展,但仍有很多科學問題需要回答。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種康研究組發現水稻中,當OsmiR396d過量表達時,水稻呈現出葉夾角增大和部分矮化的表型。研究人員進一步通過生理學檢測、生化手段驗證和遺傳學觀察,證實油菜素內酯信號途徑中的核心組分OsBZR1直接激活OsMIR396d基因的表達,OsmiR396d分別控制靶基因OsGRF4與OsGRF6的轉錄;在對水稻的株高調控中,OsmiR396d通過抑制OsGRF6的表達,導致赤霉素的合成與信號均減弱,引起水稻部分矮化表型;在調節水稻苗期葉夾角過程中,OsmiR396d通過抑制OsGRF4而釋放對油菜素內酯信號的抑制,正調控葉夾角。該研究進一步闡明,水稻中miR396d通過赤霉素和油菜素內酯信號途徑調控水稻株高與葉夾角的分子機制,為理解植物激素精細調節水稻株型提供了新資料。

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Plant Physiology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資助。

水稻中miR396d通過赤霉素和油菜素內酯信號途徑,調控水稻的株高和葉夾角

來源: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電弱統一50年:誰是真英雄?
「時代楷模」南仁東先進事迹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石油開採中的「三晉分家」——油氣水分離
超高分辨離子遷移譜研究取得進展
研究人員在高活性天然產物生物合成中發現新的自抗性機制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