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位國寶級院士離世,留下的成果助「東風」導彈萬里穿楊

這位國寶級院士離世,留下的成果助「東風」導彈萬里穿楊

12月6日,國防科技大學原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高伯龍因病於逝世,享年89歲。

高伯龍率先對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論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很快成為該領域的理論權威和領軍人物,為我國在激光陀螺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作出了突出貢獻。高院士離世後,網友紛紛感慨又一位"掃地僧"走了!

激光陀螺技術對於現代武器裝備可以說是不可或缺,有了它我國得一個個導彈家族才能百里、乃至「萬里穿楊」。今天,北國防務就來說說激光陀螺技術。

高伯龍院士

對於現代武器裝備來說,導航和制導系統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而無論採用哪幾種導航和制導系統,慣導系統都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說是幾乎每一種武器裝備都必須裝備的。

這是因為慣導系統可以既不接收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輻射能量,僅憑藉自身就可以實現自主導航。因此,目前各型武器裝備在研發中都把慣導系統作為最基本的導航和制導系統,再輔助以衛星定位、地形匹配等其他方式,實現複合導航和制導模式。

GIF/642K

陀螺儀是一種基於角動量守恆的理論設計出來的,用來感測與維持方向的裝置。陀螺儀主要是由一個位於軸心且可旋轉的轉子構成。 陀螺儀一旦開始旋轉,由於轉子的角動量,陀螺儀有抗拒方向改變的趨向

慣導系統最核心的部件就是陀螺。以往慣導系統採用的都是機械繞線陀螺,而直到上世紀60年代,隨著美國斯佩里公司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台環形激光陀螺試驗裝置,激光陀螺這一新技術才姍姍來遲。

不斷進化的機械陀螺儀、光纖陀螺儀以及環形激光陀螺儀,光纖陀螺儀目前應用也比較廣,但環境適應性不好不耐高溫

相對於機械陀螺,激光陀螺的優勢在於體積小、結構簡單、工作壽命長、響應快、成本低,而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好。當然,其缺點在於精度不如機械陀螺,但是對於不同的武器裝備來說,要求的精度等級也是不同的。因此,激光陀螺可以根據要求對精度進行調整,這也是其能夠大規模應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國激光陀螺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起步,雖然距離美國第一台環形激光陀螺試驗裝置出現時間不遠,卻是完全從一片空白開始起步,平地起大廈,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以高伯龍院士為首的國防科大團隊經過20餘年的艱苦攻關,最終突破這一技術瓶頸,足以令世界為之矚目。

環形激光陀螺儀

我國第一台激光陀螺工程化樣機研製成功後,以高伯龍院士為首的國防科大團隊很快就於1999年將這一國內頂尖技術轉讓給航天科工和航天科技兩大集團,使得我國「東風」系列彈道導彈、「紅旗」系列防空導彈、「長劍」巡航導彈等一系列尖端導彈武器得以用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激光陀螺。

中國的戰略重器們要「萬里穿楊」,少不了先進的陀螺儀。彈道導彈主要靠它,巡航導彈制導它是基礎,其它則是修正

如今,激光陀螺也不再是導彈武器的專利,在航空、航海以及地面武器裝備等領域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而且,我國自主研發的激光陀螺也更為多樣化,從最初的氦-氖環形激光陀螺儀到光纖陀螺儀、集成光學陀螺儀等,都陸續出現和投入應用。尤其是光纖陀螺儀的研製成功,使得我國主戰坦克、自行火炮等地面武器裝備也進入到了慣導時代,對於戰鬥力提升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貞觀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F22在敘利亞「恐嚇」小弟蘇25,蘇35出手將其攆走
別以為印度真傻,天價買法國戰機卻能反過來想賺對方的錢
解放軍和台戰機對話音頻「意外」曝光,這是有人搞事么?
俄對華交付S400進入倒計時,可暫時只能給「半成品」
幾乎鑽進伊爾76貨艙,俄軍蘇30空中炫技勁爆畫面披露

TAG:貞觀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