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施琅平定台灣後提議東征日本,康熙為何沒有同意反而加以斥責?

施琅平定台灣後提議東征日本,康熙為何沒有同意反而加以斥責?

在鄭成功死後台鄭氏是集團並沒有一個能夠和施琅對抗的大將之才,清軍南下不就很快就平定了台灣的戰亂,康熙聽聞大喜,南方的隱患平定又消除了康熙心中的一件大事,台灣收復後,施琅建議,趁士氣高漲、兵強馬壯之時,正好領兵東下攻打日本,為國平定東南之患,一勞永逸解決海患,但是康熙和滿朝大臣都否定了他的提議這是為何

在明朝時期鄭成功就驅趕了荷蘭士兵,一舉收復台灣,在此後鄭氏家族的權利就在台灣盤根交錯,直到清軍入關,台灣還是保留明朝的制度和服飾,清軍一直拿台灣沒有辦法,到後來康熙親政,鄭成功也已經作古,這時平定台灣是最好的時機,於是1683年施琅率領水師從銅川出發開始收復台灣。

在宋朝以前中國的實力是遠遠超過日本的,到了元朝忽必烈兩次出兵大舉東下攻佔日本,但是由於季風的影響使得元軍大敗,這也使得中日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這給清朝留下了很深的心裡陰影,到了明朝的時候日本國內基本完成了國內統一和制度改革,經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大量武士失業成為倭寇對中國沿海地區騷擾不斷,明朝並沒有出兵攻打日本而是在朝鮮受到日本侵略時朝鮮王朝向朱元璋求救,明朝這才出兵幫忙平定日寇的侵略。

在清朝初期當時日本實行閉關鎖國,軍備落後,和中國的實力差距很大,考慮到慕容政府對大清的態度還是比較親和的沒有必要對一個不毛之地發起進攻,就算施琅勝利,那日本只會成為大清的一個省,並不會給國家帶來太大的利益,反倒國內長期處於戰亂,國庫早已空虛。康熙是從全局考慮,台灣是癬疾,而北邊的准格爾,沙皇才是心腹之患,而北邊一但失策那就會動搖國本,勝至有亡國之危,做為君主不會不考慮到這個問題。

准格爾

康熙最大的擔心是怕施琅一旦放手去做攻下日本,會成為下一個吳三桂,施琅畢竟是一個漢人在雍正和康熙時期並不是很重用漢臣,所以施琅的政治抱負是生不逢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微服私訪的康熙,只存在於電視劇里
康熙名臣高士奇軼事
康熙殺鰲拜,張學良殺楊宇霆二者有何不同?
若不是康熙皇帝把他處死,清朝若想稱霸世界他絕對可以辦得到
她是康熙最重要的女人,一年洗一次澡,然後喝洗澡水,活了90歲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