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芳華》中的這幾場戲不刪,留著過年?

《芳華》中的這幾場戲不刪,留著過年?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我一直不太喜歡馮小剛導演。因為我覺得他做人太狂。尤其是在宣傳自己的電影時,時而會對觀眾進行「綁架」。但在觀看馮導電影時,我也盡量做到不帶個人色彩,客觀對影片本身進行評價,這對電影才公平。

馮導早年的電影,我沒怎麼看,印象自然不深,近幾年的作品,《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等,都是非常成熟的,無論劇本、表演,還是配樂、剪輯等,似乎挑不出毛病,畢竟是大導演之作,但很遺憾,這些電影也從來沒真正觸動過我,他們作為國產片給我的感受,甚至遠不如新生代導演的《心迷宮》、《羅曼蒂克消亡史》、《路邊野餐》等。

直到現在的這部《芳華》。

《芳華》中的這幾場戲不刪,留著過年?

《芳華》海報

今天我看了《芳華》的點映場,很久沒有一部國產電影,能讓我真的流下眼淚,但《芳華》做到了。影院中的大部分觀眾都在抽泣。以前大多數電影作品中,表達的,都是個人命運被時代車輪碾為齏粉,但在《芳華》中,個人的青春困惑頑強地自歷史的滾滾紅塵中生長了下來,並最終獲得它們各自的歸宿,無論這歸宿是一座墳、一本護照,還是一沓人民幣、一個長椅上的單手擁抱。

可以明顯感覺到,馮導試圖將電影拍成「一個文工團的史詩」,所以片中有紛繁而青春的人物,複雜卻又單純的關係。嚴歌苓的編劇功勞不小。可能剛開始,你會疑惑《芳華》為何將情節囿於「汗臭」、「假胸」等家長里短的小事,似乎影片的節奏基本靠深具歷史韻味的配樂在推,但後來你會明白,這些青春中的小事,使青春本身如文工團湛藍的泳池一般明麗、蕩漾,當戰爭炮火的濕土熱血朝這些瑣碎的青春撲過來,當文工團解散的黑夜為這些青春拉起暗淡的落幕,原來的小事,就會成為悲劇的種子:因為它們那麼美,如今卻永不再現。

《芳華》中的這幾場戲不刪,留著過年?

有人說,國產電影如果沒有嚴歌苓,將失去半壁江山。助李小璐拿下金馬影后的《天浴》、張藝謀導演的話題大作《金陵十三釵》、《歸來》等,無不是嚴歌苓作品,而嚴歌苓的小說中,尚有不少可開發的優異文本,比如驚艷程度絕對不輸《霸王別姬》的同志題材中篇《白蛇》。她的作品,既散發令人信服的成熟魅力,又時而出現極為新銳的處理,而這兩種特徵,在《芳華》中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所謂成熟,是當一個情節在銀幕中進行時,觀眾已經預感到下一個情節將如何來臨,這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庸俗」,而是編劇完美控制了觀眾情緒,因為雖然被觀眾預知,但觀眾也明白,不會有更好的方式了。比如文工團解散的夜晚,鍾楚曦飾演的蕭穗子在卡車上知道郝淑雯與陳燦成為情侶,下一個鏡頭雖然還未到來,但觀眾已經完全看見了:被撕碎的情書在夜色中飄走。我們之所以能看見,是因為蕭穗子的情緒進入了我們的心靈。

《芳華》中的這幾場戲不刪,留著過年?

又一個典型的例子:文工團的最後一場演出,獻給在戰爭中受過創傷的年輕人,包括身體創傷與精神創傷。當台上的演員開始踢腿、走位、旋轉……而台下的何小萍目光獃滯卻又充滿意味地看著表演,影廳中的我們,似乎已經看見她離開座位,也開始一場告別演出。果然,下一個鏡頭,她離開演出廳,到廣場上開始獨舞。這與你提前看見的或許有出入,因為你看見的,可能是她走上了舞台,但無論是廣場,舞台,你都有一個很核心的預見:她不是瘋子,她需要跳舞。因為她的天性一直被放在你眼中。除了這個天性的出口,舞,銀幕上的何小萍和銀幕下的觀眾,都沒有更好的去處。

而嚴歌苓更擅長的,是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處理。比如炮火終於落到野戰醫院之時,帳篷之上流火四散,所有人都在奔逃,然而何小萍沒有。她陪全身被燒傷、面目全非的16歲傷兵石林峰嘮起了家常。似乎炮火逼近反而讓兩個人的世界,變得平靜如無風的湖面了。這是一個預料之外的情景,然而卻又符合「戰爭令人麻木」的現實。隨著石林峰緩緩吐出的字句,以及何小萍的動作,觀眾的情緒再也無法承受,戰爭的悲劇性強烈到溢出銀幕,引人流淚。雖然馮導用效果震撼的化妝、血漿、槍火密集的光影等,還原出戰爭現場的地獄圖景,但最戳中人心的,卻仍然是編劇中的這一段「家常」。

這個情景,和張艾嘉導演《相愛相親》中「姥姥擦拭濕照片」的情景一起,完全可以入選2017國產電影最動人片段。

《芳華》中的這幾場戲不刪,留著過年?

《相愛相親》劇照

在《歸來》原著小說《陸犯焉識》中,陸焉識因知識分子那極為危險、脆弱的尊嚴受到侮辱而吐血的情景,便與這段同屬一門,遺憾的是,張藝謀並未將其拍進電影中。

短篇小說《少女小漁》(同名電影由劉若英主演)的結尾,是一個更經典的例子:

小漁與老頭分別時,老頭先是囑咐小漁「別回來」,然後補了一句:「要是……」,老頭沒有問盡,沒有說要是什麼,但小漁點點頭,答應了他的「要是」。

我們不會知道這個「要是」究竟是什麼,小漁也不知道,但她卻答應了。

《芳華》中的這幾場戲不刪,留著過年?

《少女小漁》劇照

這種打動人心的編排,在《芳華》中隨處可見,馮導也給予了它們最好的呈現,而某些鏡頭的出現,也讓我們相信目前影院上映的,的確是未刪減版。比如何小萍剛進文工團時在澡堂洗澡的鏡頭。那是一個全裸鏡頭。雖然採用虛焦處理,但的確是貨真價實的全裸鏡頭。在我個人的印象中,這樣的鏡頭和戰爭中那些過於慘烈的鏡頭一樣,都是可能被刪除的,但在《芳華》中都被保留。

《芳華》中的這幾場戲不刪,留著過年?

然而,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這部電影中仍然有些鏡頭應該被刪除。尤其是結尾部分。馮導似乎過於想將《芳華》拍成一部青春史詩,所以在戰爭結束後,不厭其煩地對文工團成員的未來進行刻畫,而這些刻畫將原本緊湊的史詩感逐漸抻淡,使《芳華》顯得冗長拖沓。我甚至覺得,馮導活生生將電影結尾排成了另一部電影,只要他能將之前的戲份全部剪掉,然後以閃回的方式放進電影結尾那一個又一個似乎永不結束的鏡頭中。

比如劉峰在海口討要運貨車的戲,雖然那句「我X你X的,你敢打殘廢軍人、戰鬥英雄!我要報警!」的確很有力量,但海口的見面會對於整部電影的意義,似乎就只在這一句台詞,實在沒必要剪進正片中,如果說這裡呈現了文工團團員後來的新生活,我也懷疑,他們的新生活是否需要這麼著力呈現,是否能以足夠的力量區別於以前的愛恨情仇。

《芳華》中的這幾場戲不刪,留著過年?

而其它必須交代的情節,或許也可以通過更加凝練的方式,在戰爭高潮之後進行壓縮處理,如果按照羅伯特·麥基《故事》中的理論,高潮之後的結局是不需要太多場景的,但在《芳華》中,無論你將「戰爭」還是「文工團解散」視為高潮,其後的場景都還有不少(不好意思,我是《故事》的腦殘粉)。

《芳華》中的這幾場戲不刪,留著過年?

但當影片結束,我所在的影廳沒有一人離座,所有觀眾都聆聽著片尾曲,注視著片尾字幕,似乎也達到了《故事》中所說「帷幕徐徐降下,觀眾尚沉浸在影片情感之中」的效果。

我覺得困惑,但同時也堅信自己的觀感:這種不願結束的方式,令我不太舒服。

儘管如此,何小萍和劉峰的人物形象算是被鮮明地塑造了出來,這對於一部電影來講,意義非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