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大街比其他幾條大街短的真相

南大街比其他幾條大街短的真相

西安人甚至來過西安的人都知道,西安有東西南北四條大街,可能還沒有一個城市能像西安這樣,幾條主要大街以鐘樓為中心向四面散射開。但可能大家也都會好奇,同樣是正街,為什麼就南大街要比其他三條短呢?

關於這件事,有這樣一個傳說。這個傳說里,有幾個關鍵人物,一個是漢代大儒董仲舒,另一個就是朱元璋的二兒子朱樉。有一個關鍵的地方,那就是下馬陵,也就是白居易《長歌行》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的蛤蟆陵。

這下馬陵本是董仲舒的陵墓,董仲舒當年因讒言被漢武帝棄用以後就歸隱山林,直到最後無疾而終。漢武帝親自選擇了秦代遺留下的「宜春苑」做為董仲舒的墓地並厚葬,還修建了董子祠,並詔告天下。

有一天漢武帝出城打獵經過董仲舒的陵墓,因為對董仲舒這樣一代鴻儒的敬仰,離陵墓還有三十里地的時候,漢武帝就下馬,凈心凈手,走路經過了。跟著漢武帝一起的臣子們也就照做了。從這以後,董仲舒的陵墓就被人們叫做「下馬陵」,而這本應帝王才配享用的下馬之禮,在董仲舒的下馬陵也被後人沿用。

這裡大家可能要問了,這和南大街短又有什麼關係呢?這裡就得提起我們說的第二個人物,秦王朱樉了。

到了明朝,秦王朱樉治理關中並決定重建長安城。隋的大興城,唐的長安城都把這下馬陵留在了城內。但這朱樉,推崇武治,平生最討厭儒術和儒生。於是他就下令縮短南城距離,把這「下馬陵」驅逐出城。

經過幾十萬勞役十年的修築,結果第二天秦王登城巡行的時候,發現「下馬陵」和陵前的祠堂又「跑」到了城裡。秦王大怒,就下令砍了南城監工,並傳令拆了南城重築,一定要把「下馬陵」驅逐出城。

於是工匠苦役們辛苦三年,總算把「下馬陵」隔在了城外。誰知第二天「下馬陵」又跑到了城裡。秦王氣得吹鬍子瞪眼,於是又讓工匠推倒重築。這回把「下馬陵」隔出去了幾十丈,而且隔了一道一丈多深的護城河。

秦王看到後很開心,心想:這下我看你怎麼進城傳播儒術?結果第二天秦王登城一看,「下馬陵」又跑進到了城裡,光采依然,香火依舊。秦王一氣一驚,不久便一命嗚呼,奔了黃泉。也有人說這是董仲舒顯靈了。

但傳說終究是傳說,歷史的真相究竟是什麼呢?這裡又有幾件關鍵的事,一件是城牆的改建,一件是鐘樓的遷址。

其實隋唐時期的長安城,原本沒有所謂的四條大街 ,那時它們不過是京都皇城附近其中不很重要的幾條街道,名也不這麼叫。今天的東大街和西大街應該是在唐長安皇城景風門、順義門街的位置上,而南大街和北大街則在唐長安城皇城和太極宮中,南至皇城安上門,北通太極宮的長樂門。

唐末戰亂的時候,韓建出於防守需要,把長安城縮建到皇城大小,直到明朝都一直延續了下來。明洪武二年,徐達進入了長安,那時候叫奉元路,後來他把這裡改叫了西安府。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定都南京。

因為西安一直都有很高的政治和軍事地位,於是朱元璋就把二兒子朱樉封為了秦王,也是諸王之首,治理關中。

於是從洪武三年開始,朱樉就開始修建西安城,經過了八年的修建,直到洪武十一年朱樉來這裡就藩王之位。現在的西安城牆基本就是那時候重修的樣子,在當時,西安城牆的規格僅次於都城南京。修建的時候,西、南城牆基本和唐長安城皇城的範圍相同,而東、北兩面城牆都分別向外擴移了三分之一。

也正是因為這次向東擴建,南北中軸線也由唐朝皇城的御道,今天的南北廣濟街所在的承天門大街變成了現在南大街的所在地,唐朝六部所在的的安上門大街。而這正南門也由唐皇城的正南門朱雀門變成了安上門,也就是現在的南門永寧門,名字是明初朱元璋在南門重筑後改的。

城牆的改動是南大街比其他幾條短的一個因素,而另一個因素就是鐘樓的遷址。

其實現在我們看到的鐘樓,原本不在這個位置。它最早在明洪武十七年始建的時候是在廣濟街口,和鼓樓相對的,直到明神宗萬曆十年才遷到了現在的位置,從唐長安城的中軸線遷到了明西安城的中軸線。

正是這一系列的緣由,才造成了現在的南大街比其他幾條大街短。而現在的南大街,短短不到一公里的一條街,早已經成了西安主要的商業區,各大金融機構和購物廣場的聚集地,人們眼中的「西安華爾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竟然與此人相比,可見三下揚州後的隋煬帝已經徹底絕望
唐玄宗親題詩書畫三絕的畫家,非常清貧寺院內柿葉代紙練書
幾個關於古代皇帝的冷門知識
百家姓人口數量第五位的陳姓起源及字輩排行
國都要亡了,還踢球?一首七絕道出唐玄宗的墮落之謎!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