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互滋養,彼此成全,是親子間最美的模樣

相互滋養,彼此成全,是親子間最美的模樣

相互滋養,彼此成全

是親子間最美的模樣

文/張敏

家長會過後,夏媽媽主動找到我,說那晚的家長會給她很大的觸動。讓她明白了:原來孩子身上所表現出來的習性,其實是家長日常行為習慣的折射。當孩子出現問題時,該反思的是家長,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孩子。

她說,這一次孩子的期中考試不理想,孩子很難受,她也很焦慮。聽了家長會上我提出的「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的理論後,她才意識到問題可能出在自己身上。於是,她給孩子寫了一封信,想請我看看措辭得不得體,會不會對孩子有幫忙。

夏同學是一名品學兼優的能幹女孩,端正大方,有禮有節,是我們班的班長,我的得力幹將。兩個月的觀察,我發現她有個特點:辦事作業效率不高,嚴謹不夠。這個看似無大礙的毛病,其實在後期的學習和生活中會造成不良影響。真正的高手過招,取勝的關鍵就在於精益求精的細節,還有高質高效的速度。

和夏同學為此交流過幾次,但沒有多大改變。後來,我有心觀察每天接送她的夏媽媽,發現夏媽媽是一個善學習肯上進的全職媽媽,是一位對孩子教育很上心的優秀家長,難怪培養出這麼出色的女兒,但夏媽媽好像也有拖拉的習慣。

然,我作為孩子的老師,似乎並沒有資格指出家長的問題。

沒想到,這位好學善思的家長,竟然通過家長會的交流,意識到孩子在考試中因粗心大意、隨性拖拉錯失高分的原因,其實是自身毛病在孩子身上的顯現,特地以書信的形式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並向孩子致謝,感謝女兒像一面鏡子,讓她照見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該如何去改變和完善自己,還和女兒約定互相提醒,共同改進。

真是高明的家長啊!完美的親子關係,不就是如此這般,彼此成全,相互滋養么!?

N年前在張麗鈞校長的博客讀過一個經典案例:一個美如花仙子的小姑娘被家長帶到單位,自然一群成年人圍著三四歲的花仙子逗樂,可人家驕傲似公主,對誰都愛理不理。有個阿姨來逗她,她也是極不友善。這時候,有人告訴花仙子:「這個阿姨可是你爸爸的領導哦!」誰知花仙子出語驚人:「領導都是狗屁!」

花仙子的「驚人之語」,讓在場的大人們全部傻掉……所有人都明白,「領導都是狗屁」這句話,哪裡是小女孩在說,分明是孩子的家人在說,小女孩不過是在一個不適宜的場合,將這句掛在家人嘴邊的「家常話」曝了光,才造成如此尷尬的「狗屁事件」。

人們都以為,孩子是母親子宮的分娩物;但我們忽略了,孩子還是「家庭子宮」和「社會子宮」的分娩物。

社會學家認為:人是出生兩次的動物,第一次出生取決於生物遺傳,使其具備了外在的長相;第二次出生則取決於社會遺傳,使其具備了精神的長相。而一個人「精神長相」的美醜,往往與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的好壞密切相關。

身為家長,身為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他人,我們平時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每一個行為判斷,都是「家庭子宮」里的看不見的營養和微量元素,在渾然不覺間,孩子已將我們身上的某一個特徵,不可思議地「移植」到了他(她)自己身上,成為其或俊美或惡丑的「精神基因」,為未來的道德以及行為發展,預設出了無形又顯性的前進方向。

所以,俗話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說的正是家庭因素的重要性。

然而,我們平時的教育行為總習慣於站在成人制高點,一味的批評、否定、訓斥,要求孩子這樣做,或是應該那樣改,將所有「病因」歸結於孩子,卻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病根」。家長愛拖拉,孩子做事就不會清爽利落;家長喜佔小便宜,孩子就不會大氣洒脫。當我們要將訓斥孩子的話,說給自己聽;勇敢地反思內省,徹底的自我批評;當家長的自我言行優雅了,「家庭子宮」的精神生態環境改善了,孩子們自然就得到健康的「精神哺育」。

還讀到過一個特別勵志的親子故事:一個名叫昆塔尼拉女孩,生於墨西哥一個窮村子。13歲父親前往得克薩斯讀書。但昆塔尼拉成績太差,死活跟不上。做智力測試,結果昆塔尼拉是個弱智妹子。只能退學,嫁人生子。她對兒子說:孩子,媽媽我弱智,這輩子就廢了,你們要努力讀書,不要象媽媽這樣慘哦。

可萬萬沒想到,孩子入學沒幾天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校方說:讀書這種事兒,努力是沒用的,要看遺傳!你讀書時,智力測試是弱智,被迫休學,對不?現在你的兒子,遺傳了你的弱智,也沒通過智力測試。

昆塔尼拉很傷心:老師,能不能別讓我孩子退學,幫幫他吧。

校方失笑:別開玩笑啦,快把弱智孩子領走吧。

昆塔尼拉下定決心,從今天開始好好讀書:我要向孩子證明,每個人都是可以讀書的,別人可以,我們也可以。

弱智媽媽昆塔尼拉,於是開始發憤讀書。

1971年,冠達露泊·昆塔尼拉被授予西班牙文學碩士學位。當豪斯登大學發起新的墨西哥美國文化研究運動時,昆塔尼拉被任命為終身理事。

1977年,昆塔尼拉取得博士學位後,接受了頗具威望的美國教育委員會一年的會員資格。她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獲該委員會獎的拉丁美洲婦女。

1981年,她又被提升為擁有3萬1千學生的豪斯登大學的教務長助理。

她的弱智大兒子馬里歐,大學畢業後成為內科醫生,弱智二兒子維克多,大學畢業成為律師。女兒瑪莎,則入讀大學法律專業。

孩子們說:我們始於弱智,卻沒有止於弱智,那是因為媽媽給了我們愛、自信與勇氣。媽媽行,我們也可以!

弱智媽媽昆塔尼拉說:教育這種事兒,努力是沒用的,要看遺傳。遺傳的,不是一個僵死固化的智力商數,而是你人生的態度,信念,意志與勇氣。

人生的快樂與成就,與死板的智商沒半點關係。有關係的只有人生態度,是逆流而上選擇奮進?還是隨波逐流選擇頹廢?你的選擇就是你的人生,你的決定就是你的基因,你現在所做一切,都將在你的子孫身上重現。

昆塔尼拉及子女人生的「華美逆襲」,在逆境中的相互鼓勵滋養,到最後的彼此成全相長,是不是親子關係最美的模樣?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自我反省得越深,就越謙卑,父母成長是教育孩子的前提。孩子的所有問題,都是父母自己的投射和焦慮,而孩子不過是這些問題的「表達者」,是老天爺派他們下凡來幫助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作為父母,必須先改變自己,放下成人權威,反省自己,正視孩子,解放自己,解放孩子。對孩子一味的強化和指責,不如先進行自我的雕琢和改善。要知道,孩子不只是你的孩子,還是你的老師。

家庭教育,不僅靠言傳,還要靠身教。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養不教,父之過」,科學育兒的真諦在於:好孩子是育出來的,好父母是學出來的。

一個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的父母是何種層次的人,取決於孩子在早期成長過程中受到何種層次的家庭教育。為了孩子的教育,哪怕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多多學習,充實一下自己的育兒理念,給孩子的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父母執著地栽培自己,與孩子共同成長,相互滋養,彼此成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澤祥雲 的精彩文章:

TAG:夢澤祥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