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崇禎把大臣殺完,國家的氣數也就盡了

崇禎把大臣殺完,國家的氣數也就盡了

GIF/1K

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形形色色,有的喜好酒色,有的昏庸暴虐,有的奢侈無度,有的窮兵黷武,而唯有崇禎皇帝是個另類,他「焦於求治、刻於理財、渴於用人、驟於行法」, 是朱元璋以來罕見的勤政之君。崇禎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經常通宵工作,從來不眠不休。據記載,崇禎「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崇禎帝白天在文華殿批閱奏章,接見群臣,晚上則在乾清宮看奏章,遇到軍情緊急時便連續幾晝夜不能休息。一次,崇禎去慈寧宮拜見宮中最有威望的劉太妃(崇禎的奶奶輩)時,竟然坐著睡著了,劉太妃命人拿來錦被給崇禎蓋上。崇禎醒來後苦澀地說,為處理公文,召見群臣很少能休息,已經兩夜未眠,說罷與劉太妃相對落淚。

可是,並非所有的努力都能成功。大明帝國這位好皇帝的一腔理想熱情和勤奮努力,並不能阻止國勢的飛速下滑,內憂外患、天災人禍,一件事情也沒能處理好,先是滅於農民起義軍,後是亡於崛起於東北的後金政權。35歲的崇禎至死也想不通,自己這麼勤政、這麼努力,17年時間換來的卻是國家滅亡。然而這又能怪罪於誰呢?

康熙評價崇禎一語入骨:「總由生於深宮、長於阿保之手、不知人情物理故也。」崇禎特殊的宮廷生活環境、坎坷多事的命運,造就了他的畸形性格。在皇權遞爭之中,在朝野黨爭之際.在抵禦後金、對付農民起義之時,表現出聰穎自信而又猜忌多疑、形似謙恭而又剛愎自恃、勤心圖治而又急躁專斷等複雜偏執性情。

歷史記載的一些小事,把崇禎的這種性格障礙暴露無遺。比如,修大內建極殿時,從外地採買巨石運送到紫禁城,誰知由於石塊巨大,城門狹窄竟然無法通過。崇禎聞聽後發火:真是豈有此理?朕要用良材,竟敢抗命不從,遂命軍士將巨石打六十御棍。還有一次,崇禎學習騎馬,好不容易騎到馬上,竟然從上面摔了下來,顏面受損,為此下令,將馬重責四十大鞭,然後罰往苦驛當差。

連讓自己心情不爽的石頭、馬匹都不放過,可見崇禎的性格偏執到何種程度、待人待事苛刻到何種程度。性格決定命運。一朝之君的性格不僅決定著他個人的命運,也決定著王朝的國運興衰,天下人的生死禍福。在這種性格驅使下,終結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崇禎與臣子的關係或可說是歷史上最為尷尬詭異的時期,他在位17年,除了鎮壓農民軍以及抵抗後金外,將更多的心力用於削弱文官集團勢力。崇禎上任伊始,發出「文官不愛錢」的號召,在那個時代這種脫離實際的要求顯然無法落實。為此,他對大臣嚴苛、猜忌、多疑,動輒怒斥、問罪、砍頭、凌遲,殘忍和冷酷與魏忠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禎帝還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

朝中大臣,越是能幹事的越有被殺戮的危險。崇禎用一個殺一個,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袁崇煥的下場,三百年之下還讓人寒心。崇禎不僅殺了袁崇煥,對其他能臣也猜忌頗多、非常苛刻。例如「五省總督」陳奇瑜招撫義軍失敗,把責任推給了幾位無辜的官員,崇禎不分青紅皂白就把那幾個倒霉蛋抓了,還抓了五十多個「共犯」,其中包括陝西的巡撫,被充軍到了廣西。有人看不下去了,向崇禎揭發了陳奇瑜,他又把陳奇瑜也充軍到了邊疆。

明末義軍攻佔了老朱家的老窩鳳陽,燒了他家的祖墳,崇禎生氣了,後果很嚴重。他居然殺了遠在淮陰的漕運總督。淮陰離鳳陽有一百多公里,走水路可能都要好幾天,鳳陽丟了,關他什麼事呢?正部級以上領導被「咔嚓」的,還有「總理軍務」熊文燦和四川巡撫邵捷春。熊文燦收降了張獻忠,過了年把,張獻忠又「造反」了,熊文燦被押到北京,第二年被「明正典刑」,沒就地正法已經算他幸運了。邵捷春在四川抵擋不住張獻忠,丟了一大片土地之後,也被抓回北京斬首了。

楊嗣昌和洪承疇應該是崇禎非常信任的。在丟了開封、襄陽,李自成殺了福王、張獻忠殺了襄王、貴王之後,楊嗣昌自殺了。洪承疇則是在遼東被清軍俘獲之後,投降了。他們是否也怕被崇禎「問責」呢?難說。

有點能耐的大臣,不是被對手幹掉,就是被自己砍掉。無奈之下,崇禎帝只好培植私人勢力,重新起用大批太監,明朝的氣數也就盡了。

直到最後上吊自殺,崇禎都體現出一種小聰明似的分裂人格。他既要維護朱家王朝的氣節以殉國難,又保留著最後的私心。他讓自己的兒子們逃生,卻獨獨讓妻妾、女兒殉國陪葬,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度虛偽的表現。真正的貴族義士,首先是男兒們迎接死難,而崇禎臨死之際也不忘眷顧能夠代表朱明正統的兒子們。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絕望無助的崇禎帝強打精神舉行了最後一次家宴,當夜酒宴罷後,即安排太子慈烺、三子定王慈炯、四子永王慈煥逃離皇宮。隨後,崇禎帝在宮中親自持劍砍殺妻妾、女兒,幼女昭仁公主致死,長女長平公主斷臂重傷,一生賢德的周皇后於坤寧宮自縊。

可惜的是,崇禎的兒子們在戰亂中不知所終,唯一倖存下來的只有悼靈王朱慈煥,他一直活到康熙47年75歲高齡。可惜的是,康熙皇帝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勁,不知怎麼想起來,非要把這個75歲的崇禎後人逮捕處死,理由很簡單「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朱之父子不可宥。」這也許應了崇禎臨死之際對女兒所說的那句話,「願世世不生帝王家」。

大明王朝滅亡的責任確實不在崇禎一人身上,他還是贏得同情心最多的皇帝。可是好比一個孩子,17年寒窗苦讀最後卻名落孫山,除了勤奮努力的精神值得肯定,殘酷的競爭不會給予任何褒獎回饋。這便是歷史的現實,美好的理想初衷、辛苦的努力付出,都不是最終必然成功勝利的理由,還需要觀察整個過程的運行以及最後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陵笑俠 的精彩文章:

TAG:蘭陵笑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