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路軍:「寫下的借條一定還!」,40多年前的借條換得「巨款」

八路軍:「寫下的借條一定還!」,40多年前的借條換得「巨款」

八路軍:「寫下的借條一定還!」,40多年前的借條換得巨款

在2017年1月國家把中小學教科書中原本的8年抗日戰爭更改為14年抗戰。抗戰後又經歷了四年的內戰,由於當時中國的國情,物質匱乏的八路軍生存條件非常艱難,通常都上餐不接下餐,能吃飽的那頓飯,都已經是豐盛的大餐。年紀輕輕的戰士捨棄物質追求,把他們的青春和生命獻給祖國,獻給人民。由於敵強我弱的戰爭格局,八路軍採用的是游擊戰術。東打一槍,西放一炮,這樣東奔西跑,經常更換駐地。別說後勤供給,就是上級部們要找到游擊隊都要花上時日。如此艱苦的戰鬥光靠口號小米加步槍是遠遠不夠的。抗戰能取得勝利其實更大的原因是有中國廣大的老百姓作為堅實的後盾。因此,當八路軍時常會向當地的老百姓借糧和借錢。

八路軍:「寫下的借條一定還!」,40多年前的借條換得「巨款」

對於八路軍借糧一幕,我經常可以在一些影視劇中看到過,紅軍或八路軍轉移到一個村子駐紮時,往往會受到村中老百姓的歡迎。軍隊為了解決口糧的問題,他們也會向村民借糧或借錢等。可能在觀眾眼中,這是一個平淡無奇的事。紅軍和八路軍與其他軍隊有著本質的區別,他們是真正來自於人民的軍隊,同時也隸屬於人民,他們不會拿百姓的一針一線。所以當時的「借」,並非老虎借豬,有借無還。他們每一次借,都會打下借條,方便日後償還。有借有還,歷經數十年,借條依然有效。這是一個真人真事,政府把40年前的借款,加倍還上。

1946年,隨著日本人的投降,抗日戰爭結束,中國又拉開了一場新的內戰,隨著兩軍交戰。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葛牌鎮大梨園村上駐紮著一支由謝華率領的八路軍部隊,部隊規模有2500餘人,他們正在這裡與敵軍糾纏著。由於敵軍基礎條件很好,而八路軍的生活處境相當困窘,全軍上下都只穿能草鞋,而且有些都已經破舊不堪。甚至赤腳行軍打仗的士兵也不在少數。士兵軍衣破舊單薄。又時至下雪,這麼冷的天氣士兵在沒有禦寒衣物條件是無法行軍作戰。特別是鞋子,一旦士兵雙腳凍傷,那是幾乎失去戰鬥力和行軍能力。在萬般不得已的情形之下,部隊首長何太陽得到上級領導的批示,部隊可以向當地老百姓求援,向他們借錢借物,但是只許借,不許拿。

八路軍:「寫下的借條一定還!」,40多年前的借條換得「巨款」

於是隊長何太陽向村中的富商陳鴻清借物借錢,並給陳鴻清打下欠據,欠據上,用毛筆清清楚楚的寫著這麼一句話,「今借到陳鴻清法幣壹佰萬元,麻鞋伍拾雙,布陸拾斤,棉花壹佰貳拾斤。」團長王惠平還特意囑咐陳鴻清,假若資金緊急,可以憑藉據到延安兌現。可陳鴻清是富庶的百姓,一直未曾到延安兌現。不久,王惠平在戰爭中犧牲以後,這事就落下。隨著陳鴻清也逝世,這事已經無人知曉。

八路軍:「寫下的借條一定還!」,40多年前的借條換得「巨款」

於1985年,陳鴻清的兒子陳開基對祖屋進行翻新裝修時,從牆中縫隙中,發現了父親遺留下來的借條。當時,翻新老房子時,花掉陳開基所有的積蓄。當他發現這張欠條時,又是喜又憂。喜的是按理應是有借有還,憂的是不知向誰討還,這欠條還會有人認帳么?陳開基經過多方打聽,確定這借條應向藍田縣委的統戰部討還。於是,陳開基拿著欠條找到了統戰部請求兌現。經當地政府確認欠條的真實性後,又經經濟學家按當時物價和1985年的物價換算後,又綜合欠借的實際價值後,給陳開基兌現了8500元。如果按現在的物價來說,這確定是少了點。但8500元在80年代來說,那是一筆很大數額的錢。照那時外匯換算價,一百萬法郎只可兌換不足三千人民幣。與其說政府少還錢,不如說是雙倍奉還。不過,從歷史的價值來看,從人民軍隊的信譽來看,這是陳家應得。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請為我們點贊並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言心語 的精彩文章:

通篇只有一個讀音的文言文,不止外國人,連國人都要顫抖了
他是中國最後一個被凌遲的悍匪,多虧一大師出手才抓獲
一古墓被發現,被世人誤解幾百年的潘金蓮,身世之謎被破!
七旬老人祖傳國寶向國家索要800萬,專家說1萬,沒想到國家給十倍
中國七大古都,只有一個天下不容,歷朝皇帝不許重修,今日變村莊

TAG:心言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