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越邊境村莊玩陀螺200年 「陀螺王」不用抽打可轉25分鐘

中越邊境村莊玩陀螺200年 「陀螺王」不用抽打可轉25分鐘

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峒中鎮,地處中越邊境,其中一些村屯,以及近鄰越南一些村屯,不管春夏秋冬都流行打陀螺。峒中鎮的那麗村甫都組,就是遠近聞名的砧板陀螺村,他們村有一個「陀螺王」,只要一轉動,不用抽打,可轉動25分鐘。(攝影:趙品賢)

峒中鎮那麗村甫都組共100多戶人家,家家戶戶都有陀螺,無論男女老少,都對陀螺有解不開的情結,對於打陀螺的技巧,當地的小孩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甫都組村民玩的陀螺,叫「砧板陀螺」。今年49歲的賴保,就是峒中鎮那麗村甫都組製作砧板陀螺的領頭人。由於祖祖輩輩都製作砧板陀螺、村裡世世代代在打陀螺,賴保「從12歲開始就製作陀螺,現在已經有37年了」。

在賴保家中大大小小的10多個砧板陀螺中,有一個直徑為32厘米的陀螺格外引人注目:它在平整的砧板上部刷著紅色的油漆,底部圓錐部位,則刷上了黑色。一名村民自豪地說:「這是一個陀螺王了。」原來,在歷年的春節陀螺比賽中,它連續8年勝出。

這個砧板陀螺,與平常的陀螺相比,無疑是個「龐然大物」,僅重量就達到8公斤。更讓人叫絕的是,在只放一次陀螺、無需繼續抽打的情況下,能旋轉25分鐘左右。

峒中的砧板陀螺獨具特色,廣西其他地方尚未發現有如此形狀和分量的砧板陀螺。而且它的製作工藝要比普通陀螺的難度大很多,選材以質地堅硬的龍眼樹為主,不容易開裂。最佳的木材是蜆木,因為重量越大,陀螺保持旋轉的時間就越長。

村民截取了約10厘米厚的樹榦後,要趁著生木製作。在截面根據圓規原理畫出一個圓後,就要進行陀螺頂部的砧板平面製作。平面完工後,就要用玻璃片沾上水,壓在砧板面上,檢查是否平整。賴保說:「光修整平面,就花去一天時間。」

在製作陀螺的底部小圓錐時,要靠人工一點點地削去堅硬的樹木層,保證底部外緣平整,內側為圓錐狀。在釘進著力點的小鐵條時,還要檢查是否平衡。一般要用黃泥刷在砧板陀螺邊緣,放在手中的鐵板旋轉檢查。

多年來,「視圖空間」作者多次來到峒中鎮那麗村甫都組,發現這一個普通的農村,因為玩陀螺,看不到打牌賭博的,反而倍感文化濃厚。不管是烈日高照的夏天,還是寒意料峭的冬天,在房前屋後,大家都喜歡玩陀螺。

峒中鎮文化站一名幹部說,砧板陀螺是峒中的特有產物,追溯起來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砧板陀螺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所喜愛,作為一項傳統的民族競技項目,它也陸續出現在了各種舞台和體育場合上。(若想聯繫當地村民,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視圖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圖空間 的精彩文章:

「京劇奶奶」自學京劇 免費推廣十餘載
他只有一隻手,汽車理論修理樣樣是好手,還能單手做30個俯卧撐
男子對八哥鳥軍事化訓練 鳥可空中接食
貧困村的一家5口 只花萬元得「豪宅」

TAG:視圖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