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影視劇這位皇帝形象懦弱無能,可他卻解決了李世民都解決不了的事

影視劇這位皇帝形象懦弱無能,可他卻解決了李世民都解決不了的事

原標題:影視劇這位皇帝形象懦弱無能,可他卻解決了李世民都解決不了的事


唐高宗李治是大唐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公元649-683年在位。在大唐王朝璀璨的的星空中,高宗是寂寞的,千百年來大家提起他只會說他是一代英主李世民的乖兒子,或者說他是女皇武則天的弱丈夫。


關於他本人的記載我們反而模糊不清。在現有的歷史課本上,上面一句話帶過高宗的歷史,「唐太宗的兒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則天協理朝政」,無數的影視劇給我們傳遞的高宗形象要麼是懦弱,要麼是無能,要麼是好色。新唐書的作者歐陽修甚至把高宗認定為「昏童」。


▲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即唐高宗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未必如此,據史書記載分析唐高宗也有很多值得認可之處。


第一、 高宗憑藉智慧獲得太子之位。

貞觀後期圍繞太子之位諸皇子展開激烈的爭奪。首先是作為太子的李承乾試圖謀反,不久陰謀敗露,李承乾的太子生涯宣告結束。接下來魏王李泰這個實力最強,深得太宗寵愛皇四子浮出水面。當時支持魏王的朝臣不計其數,大家都認為皇太子之位非李泰莫屬,李泰大概也是這麼想的,不料最後結局發生了驚天大逆轉,名不見經傳的九皇子李治卻成了笑到最後的人,如願以償拔得頭籌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很多歷史學家在評論這段歷史得出的一個觀點是李治運氣好,天上掉了餡餅。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天上從來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可能大家就奇怪了,李治為什麼能成為一匹黑馬,殺出重圍呢,答案是「智慧」。


在諸皇子忙著爭奪皇位時,李治在幹什麼呢?他什麼都沒幹,他既沒有像大哥承乾去結交天下豪傑,也沒有像四哥李泰一樣去勾結朝臣。其實這就是道家所講的智慧:「無為而無不為,不爭無人與之爭」。尤其身在帝王之家,眾多皇子為了皇位相互殘殺,拚命地培植勢力,殊不知這是帝王最反感的。


歷史上像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康熙的四皇子胤禛能夠最後繼承大統不也是靠這種不爭嗎。高宗最終勝利除了長孫無忌等頗有實力的大臣的支持,靠的恰是這種不爭的智慧。


▲長孫無忌(594年-659年)


第二、高宗借立後破除顧命大臣的藩籬,最終實現乾綱獨斷君主專權。


太宗臨終之際為高宗指定了褚遂良和長孫無忌作為託孤之臣。起初高宗和兩位大臣相處也比較愉快。然而讓高宗鬱悶的事朝廷的大事基本上都是長孫大人一個人說了算,高宗和群臣討論治國之道群臣不發一言,遞上來的奏摺大部分都是無用之論。俗話說國無二主天無二日,有權力的名號卻無權力之實。然而此時的高宗深知自己的羽翼尚未豐滿,他只好把自己的想法埋藏起來,靜待時機。


由於前朝被長孫無忌控制的很嚴,各部門幾乎都是長孫的親信,高宗決定選取薄弱的後宮作為突破口。高宗做太子時和同為太宗才人的武媚娘相識,二人產生了愛情,太宗去世後武媚娘去感業寺出家,再後來在太宗周年忌日那天,難忘舊情的皇帝見到了這個曾經讓自己魂牽夢繞的女人,最終經過重重努力把她接回宮中。由於高宗不喜歡現任王皇后,最終高宗在以許敬宗李勣等一大批寒門子弟的支持下最終改立中宮。


通過「廢王立武」高宗樹立了自己的權威,接下來他一步步剪除長孫無忌的黨羽,由易到難,在此過程中,高宗未曾有絲毫的莽撞,而是步步為營最終把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貴族集團趕出朝堂,最終實現君主專權。在此過程中高宗體現了作為政治家的素養,試問這是昏童也就是傻小子的所作所為嗎?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


第三、高宗在位時關心國計民生,評價一個人是不是明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是否關心老百姓的生活。


事實上,唐太宗末年的遼東戰役已使「貞觀之治」岌岌可危,高宗剛登基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帶就爆發了陳碩真領導的農民起義,階級矛盾再次尖銳。高宗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 高宗即位時即對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陳,不盡者更封奏。」 並日引刺史入閣,問以百姓疾苦,訓令崇儉。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獻鷹隼及犬馬者罪之。故永徽年間,百姓阜安(人口從貞觀年間的不滿三百萬戶,增加到380萬戶),史稱「永徽之治」。


▲高句麗、百濟和新羅


第四、高宗在位時解決西突厥高句麗這些太宗朝不曾解決的問題,重新確定了大唐帝國的東亞霸主地位。


高宗即位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賀魯反叛,自號沙缽羅可汗,公元657年,高宗派大將蘇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缽羅奔石國(今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一帶),被擒,西突厥亡。高宗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護府。


唐高宗時,朝鮮半島分成三國:高句麗、百濟和新羅,永徽六年,高句麗與百濟聯軍攻新羅,新羅遣使乞援。龍朔三年(663年),唐大將劉仁軌大敗援助百濟的倭國軍於白江口,破百濟,其國王奔高句麗。總章元年(668年),唐軍攻佔平壤,滅亡高句麗,實現了隋煬帝唐太宗蕩平遼東的夙願。這個功勞完全是高宗自己取得的。


隋煬帝三次征伐高句麗失敗,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無功而返,但是這個未完成的事業在高宗手中得以完成。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由此看來高宗 絕非等閑之輩,他是一位進取心和開拓性極強的帝王,否則也不可能超越唐太宗,完成太宗未完成的事業。



▲唐征高句麗百濟之戰


第五、高宗能夠接受不同意見,平心而論,唐高宗的能力、魄力雖然不如自己的父親,卻也絕非昏聵之主。


他曾詢問以敢言著稱的監察御史魏元忠:「外以朕為何如主?」素來直言不畏的魏元忠道:「周成、康,漢文、景也。」由此不難看出,在時人心中,高宗是文帝、景帝這樣的明君。「時造蓬萊、上陽、合璧等宮,頻征伐四夷,廄馬萬匹,倉庫漸虛,張文瓘諫曰:『隋鑒不遠,願勿使百姓生怨。』上納其言,減廄馬數千匹。」「高宗將發兵討新羅,侍中張文瓘卧疾在家,自輿入見,諫曰:『今吐蕃為寇,方發兵西討;新羅雖雲不順,未嘗犯邊,若又東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高宗乃止。」


僅從上面這兩則史料,我們便能看出,李治是一位能夠剋制自身慾望,頗為體恤百姓的仁君,在張文瓘勸諫之後,他立即便放棄了征伐新羅的打算,足見其並非那種為了自身的帝王功業而不顧百姓死活的自私自利之徒,與為了追逐虛名而窮兵黷武,逼得百姓走投無路的帝王有本質的不同.



▲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圖


唐高宗不同於以往史學家筆下的唐高宗,他是一個有智慧的人,知進退,有分寸,懂得隱藏自己,該出手時就出手。對待百姓他能夠做到愛民如子,不勞民傷財;對待強敵他敢於亮劍,最終奠定大唐的盟主地位。他繼承和開拓了唐太宗的事業,並把它不斷地向前推進,為開元盛世的到來奠定了基礎。他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而不是傳統史學課本里懦弱多病的無能鼠輩。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鑒湖女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豬八戒膽小無能,但八戒為何做了連孫悟空都不敢做的事呢
司馬懿熬死曹魏三代國君,除長壽、能忍、懂韜略外還有這個關鍵點
西遊中疑點最多的妖精,實力不輸孫悟空,連觀音都不知他的來歷
古裝劇的犯人,為什麼有些押入天牢有些打入地牢,它們有什麼區別
明朝的倭寇之亂到底有多嚴重,產生倭患的最根本原因又是什麼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