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近代最大權臣,死後非要葬在包拯墓旁,被群眾搗毀墳墓,拖屍遊街

近代最大權臣,死後非要葬在包拯墓旁,被群眾搗毀墳墓,拖屍遊街

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用在古代人物身上,都能恰如其分。古代凡是廉潔,一心為國家,為社稷的皇帝和能臣,不僅死後留千古美名,而且更是享受千年香火祭祀,如古代清官的代表包拯、海瑞,還有著名的民族英雄,霍去病、衛青、戚繼光等。但是對於一些權臣,甚至賣國賊來說就沒那麼幸運了。下面這位是晚清名臣,近代最大權臣,死後非要葬在包拯墓旁,但最後被群眾直接搗毀,屍骨拖屍遊街,最後竟是屍骨無存。

這位權臣就是李鴻章。在曾國藩之後,李鴻章可謂是清末權勢最大的臣子,幾十年的內閣首輔,李中堂。而近代中國的屈辱也與其相伴相隨,其親手簽訂的最大的兩個賣國條約有中日《馬關條約》和八國聯軍《辛丑條約》。這兩個條約在後世那是被極力唾罵,因此,後世李鴻章被很多人稱之為賣國賊。

在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在簽訂完《辛丑條約》後,心力交瘁後去世。屍體停了2年,才從天津用火車運到了其老家合肥。慈禧太后對於李鴻章的死十分痛心,給予了極大的死後關懷,在盛大的葬禮之後,李鴻章葬在合肥市的東鄉。其實李鴻章的出生地不在東鄉,但是東鄉有一位偉大人物。

那就是包拯墓地,而李鴻章最為崇拜包拯,於是非要在包拯墓旁來建陵墓。為此李家在此大興土木,圈了一大片的土地,光是房屋數量有99間,裡面的享堂就超過上萬平方米。規模和建築標準可謂是極盡奢華和氣派,跟包拯墓形成鮮明的對比,整個工程耗時1年多才結束,堪稱合肥地區最大的陵墓了。

而當時盜墓盛行,李鴻章為了防止自己死後陵墓被盜,因此,墓室修建的十分堅固,大量使用了鋼鐵等材料。因此,雖然盜墓賊無數次光顧,但是沒能進入墓室。直到50年代大鍊鋼鐵,群眾憤怒的衝到李鴻章墓地,死活就是挖不開,最後使用了炸藥也炸不開。

無奈之下,群眾們的智慧開始顯現,最後從墓室地下挖地道,直接繞開墓室,從最底下進入,這才打開了李鴻章墓。打開陵墓後,李鴻章棺槨被打開,裡面金銀玉器很多,而且陪葬了很多李鴻章生前之物,慈禧賞賜的珍寶,這些都被一搶而空。就連其隨葬的佩劍,也被拿走,作為劇團的道具了。

而最慘的是屍體,憤怒的群眾用繩子綁住屍骨,用拖拉機拉著遊街。最後屍骨徹底散架,沒辦法找回了,可謂是屍骨無存。李鴻章生前風光,死後,竟如此凄慘。但是客觀的說,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李鴻章儘力了,他也無力回天。

換一個視角縱觀古今!發出自己的聲音!寫歷史我們是認真的!!!更多精彩請關注[農夫史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夫史觀 的精彩文章:

此國建國6個月就被滅,軍隊上山做土匪,打了幾十年,現在還在反抗
此國建國6個月就被滅,軍隊上山做了土匪,現在流亡政府還在荷蘭
中國最牛的地方,打群架不要命做生意無人能比,光華僑就有幾百萬
薩達姆被殺後,女兒被通緝,伊拉克要求引渡,此國直接回應:休想
利比亞人又不傻,卡扎菲時期那麼富裕,為何還主動推翻卡扎菲呢?

TAG:農夫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