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世界上只有兩種可以喝的古董,一種在法國,另一種在中國

世界上只有兩種可以喝的古董,一種在法國,另一種在中國

世界上只有兩種可以喝的古董,

一種是法國的葡萄酒,另一種則是中國的古樹茶!

而在武夷茶界被戲稱為「茶痴」的王洪偉,不僅信誓旦旦的要復原失傳的古茶,更是要將這「古董」變成人們的日常飲品,做出最好的武夷大紅袍!

福建武夷山有一處閩贛古茶道的遺址——黃連坑

一個帶著苦味的地名,實際上包含著古代行旅艱難的暗喻。

可就在這條狹長山谷里,

三百多年來卻運送了無數的武夷茶,

留下了驛卒、使臣、茶商們北上的腳步。

根據當地的村民講

這條古道上時常有人撿到古代的碎瓦片、瓷片

甚至有人在黃連坑的寺廟遺址里

挖出了一個了木盒子,裡面放置著一塊神仙遺留在人間的仙茶

當時在場的老茶人形容道:」古茶泡出來的茶湯橙黃明亮,有一股奇特的蘭花香味,是頂級的正岩紅袍的特徵,能夠有幸喝上一口,此生也就無憾了「。

古茶製作工藝繁複,在如今機器普遍代替手工的年代,很多古老的手工工序失傳,已幾乎不可能做出這樣品質的大紅袍了。至於為何遺落在這寺廟遺址之中,已無法考證。

在現場中,遺址的立柱石礎還完好地遺留在原位主殿的石台雖然塌了,但石條還在,從這些遺留的痕迹中,詢問村裡老人得知,這座廟傳說中叫朝仙庵。而村民口中的神仙茶,也被一位神秘買家高價買走。

這塊古茶磚真的是神仙所遺留的嗎?

果真像村民所講的,沖泡時滿室蘭花異香,聞者而長壽?

而與這塊神仙茶結緣的神秘買家,恰恰是那位「茶痴」王洪偉,

那麼「茶痴」與這塊神仙遺留的古茶磚之間究竟藏著怎樣的因緣故事呢?

GIF/700K

上世紀70年代,王洪偉出生在武夷山的一個制茶世家。

作為武夷山王家岩茶第九代傳承人,生於制茶百年世家,長在靈秀的武夷山景區,是王洪偉對手工制茶堅守的原動力。儘管如此,在武夷山岩茶熱銷、機器逐步替代人工以換取更多利潤的今天,這份堅守顯然並沒有太多的人懂得其中的意義。

受祖業熏陶的影響,王洪偉從小便立志要把武夷山岩茶發揚光大,做出最好的大紅袍!他對岩茶品質近於苛求,容不得一點瑕疵,數十年來對茶道的鑽研與學習創新讓他在茶界闖出了不小的名頭。他是武夷山現在極少數堅持全手工制茶的茶人之一。

他說:「雖然手工制茶的產量遠遠不如機器,卻是茶與人相互交流的過程,也唯有這樣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製作好茶,這是機器所不能做到」。

他古法手工製作的大紅袍更是數次奪得了武夷山鬥茶大賽的第一名!當時還引起茶界不小的轟動。

但王洪偉並不滿足這名譽給他帶來的名聲與財富,他的心中還有更加遠大的抱負與追求,他想要追求的是茶道的極致!花費了八年時間,他踏遍中國各個名茶產地,尋找生命的那一杯茶。

到了採茶季節,王洪偉還會借宿到各個山場的茶農家,

參與到茶葉的曬青、晾青、炒青、揉捻、乾燥等制茶工序中,記錄研究每一道製作工藝的獨到之處。

登門拜訪茶界有名的茶道大師探討制茶工藝更多改良的可能性。一位岩茶泰斗被王洪偉的匠心精神所感動。

告訴他:制茶的傳承不是無根之木,你可以從古代茶磚著手突破。站在前人肩膀上更容易成為一個巨人!

這一番話讓他突然意識到,自己想要在茶道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單單需要在現有的工藝上進行改良,還需要從師學於古

王洪偉內心欣喜不已,彷彿一扇新的大門正在向他打開。

隔年春天,王洪偉回到福建武夷山考察不同山場對大紅袍茶葉品質的影響。

沒多久他就探聽到,本地的老茶農在一個神廟遺址中得到了一塊幾十克的古代茶磚。但據知情人透露,那位老茶農對古茶磚奉若神明,很多收購的茶商們喊出了天價也沒能入手。

王洪偉覺得這就是命中注定的緣分,自己若是能夠復原古代茶磚的工藝,必定可以做出自己苦苦追尋的那一杯好茶!他決定無論付出什麼代價一定要得到這塊古茶!

他開玩笑道:「當時這個想法,就像是要做「舌尖上的清朝」。

自古以來便有傳說口口相傳,武夷山所有的古茶樹都是天上的神仙遺留的仙種。老茶農在遺址得到這古茶後,認為這是神明賜予自己的一份禮物,所以尋常茶商為了炒作而提出高價購買,他更是覺得這是一種褻瀆。

王洪偉連夜前往黃連坑與老茶人進行碰面後,看到了富有傳奇色彩的古茶,茶葉的條索緊緻,烏黑髮亮,經歷了歲月的洗禮後更富有油性,聞之有一股奇異的蘭香味,其中更夾雜著一小塊黃色的陳皮,王洪偉為這個發現感到了差異,茶是頂級的大紅袍武夷無疑,但為什麼會有陳皮的出現呢?

他意識這很可能是一種失傳的茶種,當跟老茶農提出想要收購這塊神仙茶的想法後,卻遭到了拒絕。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王洪偉像是著了魔一樣,每天天一亮就老茶農家裡跑,主動為老人打掃房屋,斟茶倒水。被王洪偉所打動的老茶農在思慮再三後決定將這塊「神仙茶」轉手給他

「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十年,縱然花費一生的精力與時間也一定要復原出這失傳的古法工藝,讓所有人都能夠一品這樣的好茶!」

在得到來之不易的「神仙」茶磚後,王洪偉向多位茶界大師請教,決定從茶葉的原料入手。

自家傳承下來的茶園在武夷山的核心茶區——九龍窠,在當地也算得上是一絕,有不少茶樹更是超過了八十年的老樅。

產出的茶葉更是屬於武夷山岩茶中的特級,岩韻明顯。為了更加接近古茶磚的復原要求,王洪偉決定茶園中只使用天然生物的有機肥。

「我覺得只有讓茶園的生長環境更加接近古代自然野生的生長環境,才能最大程度的復原出當時的茶葉原料,所以這麼多年來我沒有用過任何化學肥料與殺蟲噴劑,全部用皂角水驅蟲,雖然麻煩成本高,但卻非常見效!我家的茶葉與相對於隔壁茶園產的茶葉相比葉片更加肥厚,品質更高。」

他自豪的看著茶場說:「整個武夷山的茶場能夠通過澳洲最嚴的98項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的不過十指之數,而我家的茶場就是其中之一」。

復原這款清代古茶——陳皮大紅袍,不僅需要好的茶葉,還需要好的陳皮。對品質有著嚴格要求的王洪偉選擇了中國最好的陳皮產地——新會。

GIF/333K

在新會的天馬村他找了理想中的陳皮,在核心柑區處鹹水和淡水交界,兩岸為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土地肥沃,有機質豐富,灌溉用水能夠是海水成分和淡水混合的特殊水質,加上三山環抱的天然屏障,使核心產區的新會柑的品質是其它產區無可比擬。

王洪偉在查閱大量書籍後,決定讓柑農將「烘曬」步驟改為「全生曬」,確保了陳化過程中柑皮的高活性度,甚至為了保存加增陳皮的香味,在陳放的簸箕上墊上糯米稻草。

這樣做出來的陳皮,油室飽滿、紋理清晰泛光,聞著果香濃郁、芬芳怡神。與大紅袍結合,不僅可以分解大紅袍的濃厚,更使茶味升華為適口的濃醇!」

「它就是我想要找的陳皮啊!完全符合古法製作的陳皮大紅袍的原料需求」。

大紅袍的製作工藝結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工藝,

是工序最多、技術要求最高、最複雜的茶類。

其製法極為精細,包含:萎凋攤晾搖青殺青揉捻烘乾等工序。

所以陳皮大紅袍的古法工藝,製作難度相當高。

與一般制茶工藝相比,

做青跟碳焙決定了大紅袍品質

多次碳焙,完全憑藉茶人

對溫度與火候的判斷

是火、茶葉的交匯與融合。

好的山場的茶葉,經過炭焙後,

更能體現其地域的厚實與優勢,

其香氣內斂、醇厚。炭焙,更體現茶的本質。

苦澀感轉化為醇厚,茶更利於保存。

最重要的是,

武夷山雖然幾乎家家制茶,

但卻極少有人用純手工製作大紅袍。

對於這塊清代已經失傳了製作工藝的大紅袍茶磚而言

炭焙的次數與間隔時間更是沒有任何資料可查。

所以,復原剛剛開始

王洪偉就碰了一鼻子「灰」。

古茶的製作工藝沒有人教,

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

而光這個「灰」,

一摸索就是六年。

第一年,王洪偉一頭扎進武夷山的制茶房,早上採茶,晚上制茶,完全過起了獨居身後。

「我將所有工序步驟都做了量化記錄,比如殺青、炭焙時間的長短對茶葉的影響,發現經過古法製作出來大紅袍沖泡出來的湯色更加明亮,蘭香味更高揚。」

第二年、第三年,茶葉的價格一路走高,身邊做茶的朋友生意都異常火爆,賺得缽滿盆滿。大家都勸他把復原的茶拿出來銷售,一定能夠打出一片市場。

他卻說」還不到時候,沒有把古茶完整的復原出來,其中的一道工序還沒有吃透,要多一些時間研究「

第四年,他開始把四年前陳放的新會柑皮按照一定的比例融入大紅袍。這樣沖泡出來的茶不僅具有陳皮的香味,還具有大紅袍特有的蘭花香,兩者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在口感上更加醇厚,綿柔純正、喉韻回甘強烈。

第五年,人們都以為他要把復原出來的陳皮大紅袍拿出來售賣時,一舉拿下市場份額時。他卻說,」不急,讓茶在時間裡沉澱一下「。

「為了堅持質量把關,每年我只製作一千斤,保證陳皮大紅袍在口感達到最佳!茶性和而不寒,香久益清,味久益醇。「

GIF/1.3M

到了第六年,皇天不負有心人,

在傾注心血之後,

王洪偉終於迎來了,

重要的轉折。

獨自蟄伏於黑暗的歲月,

一瞬間綻放出明艷的光彩來。

王洪偉非常興奮,

馬上跑回家跟家人分享喜悅之情,

「我終於復原出清朝失傳的陳皮大紅袍了!」

王洪偉將古樹摘下的嫩芽經殺青、揉捻、曬青、多次碳焙……等古法工序,復原了清代茶磚的製作工藝,提煉出了獨有的蘭香,融合新會陳皮的甜香。再經過一年的陳放,茶氣剛烈,厚重醇香,湯水之柔,幾乎無苦、澀之味,微微的澀感也是風撫柳枝雁過無聲。含湯於口,其甘如怡,始終有一種蘭花之味。湯色觀之,有琥珀之美;晃之,有菜油之厚,品之,有含玉之潤。其柔、其味、其色、其潤

陳皮大紅袍的特點:烏褐油潤,外形似巧克力塊狀。我們可以發現陳皮大紅袍茶餅並不同與其他茶餅般大小。而是製成巧克力板狀,下圖為掰開小塊,每個小塊掰開後剛好是7g

「我不僅在茶的工藝上進行了改良,而且在茶的形態上也進行一些改進,由茶餅改為巧克力狀,因為經過多次試飲後發現,當每一泡的重量在7g的時候,最適應人品嘗的口感,而且更便於攜帶。」王宏偉說。

各地的茶商紛紛找上門來,爭先要代銷王洪偉的「陳皮大紅袍」

幫他擴大生產規模,一起制茶。他卻委婉的拒絕了。

「我拒絕的原因很簡單優質武夷山茶葉是有限,每天生長出來的就那麼多,在能夠把關質量的情況下,一年一千斤已經是極限了,我不想以次充好。」

影視明星劉愷威也愛喝武夷山大紅袍,曾特地到武夷山喝茶學茶,其實愛喝武夷山茶的明星數不勝數,趙薇、張國立、陳奕迅、范冰冰等等,他們愛上的不止是茶,更是一種健康。因為愛茶就等於愛上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也是王洪偉所提倡的理念!

陳皮大紅袍兼顧兩者的養生功效,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減肥和美容、醒酒、解除酩酊、抗輻射等功效。

「人生如茶,茶亦如人生。陳皮大紅袍是一份穿過漫長歲月的古茶,在荒廢的遺址中埋沒,失傳了製作工藝,百年後卻在「茶痴」王洪偉手中復原,得以世人面前開始展露它的美、韻、香。」

野生式種植/復原古法工藝/0農藥/ 0化肥/ 0除草劑

古法製作工藝/以好茶鑒真心

尚品尚道陳皮大紅袍,國家非遺岩茶技藝傳承人精心製作,

誠摯獻給每一位愛茶識茶的朋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泡泡 的精彩文章:

故宮貢茶,向世界獻禮!
倒茶,是人生的一門學問
如何判斷不同年代的茯磚茶?
御茗堂普洱熟茶茶膏
歲月知味2017年小青柑

TAG:茶泡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