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梅麗爾?斯特里普:我一直愛著同志

梅麗爾?斯特里普:我一直愛著同志

奧斯卡影后梅麗爾·斯特里普有著英氣的臉龐,銳利的眼神,被譽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女演員。在演員生涯當中,她曾經榮獲16項奧斯卡提名,該紀錄至今無人能敵。

圖 / 梅麗爾·斯特里普

今年的金球獎,梅姨在入圍金球獎多達30次後,最終抱走終身成就獎。聲音沙啞的她,發表感言時多次哽咽,並引用已故的凱麗·費雪(Carrie Fisher)、即星際大戰里萊婭公主的話:「我最好的朋友萊婭公主,她曾跟我說,帶著妳破碎的心,朝著藝術之路邁進」間接訴說藝術工作者的孤獨,讓現場所有電影工作者動容。

視頻 / 梅麗爾·斯特里普金球獎獲獎感言

這註定是一次不平凡的終身成就獎宣言,在僅有的3分鐘內完全不談個人的電影成就,勇敢的梅姨利用獲獎的機會大談政治、狂批川普,她說:「對別人不尊重只會招來更多不尊重,暴力只會帶來更多暴力。」,並呼籲媒體要成為正義的維護者。

其實這不是梅姨的第一次發聲,2013年,梅麗爾·斯特里普擔任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頒獎嘉賓,就直言抨擊了迪斯尼公司不但具有種族主義傾向,還有點歧視女性。可以說,「女權」一直都是梅姨身上的一個標籤。

圖 / 婦女參政論者劇照

2015年梅姨主演的紀錄片《婦女參政論者》即講述了19世紀末英國婦女為爭取選舉權而不懈鬥爭的故事。斯特里普在片中飾演的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是一位著名的婦女選舉權倡導者。她與幾位同盟者發起成立了「婦女議會」,在國會開會時,她們也開會,與議會唱對台戲。由於採取了激進的鬥爭措施,潘克赫斯特同她的同盟者們曾多次入獄,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大的反響。

圖 / 電影《華盛頓郵報》劇照

定檔於今年12月22日的電影《華盛頓郵報》則將在銀幕上重現著名的「五角大樓文件」泄密案。1971年,一名國防部官員將美國政府捲入越南戰爭的機密文件通過《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曝光,而在文件公開之前,美國國防部曾試圖阻撓文件的曝光並以失敗告終。「五角大樓文件」事件標誌著尼克松領導的聯邦政府名譽掃地的開始,隨後爆發的水門事件直接導致尼克松政府倒台。

圖 / 電影《華盛頓郵報》劇照

斯皮爾伯格將作為導演與製片人身份參與制作,而影片的男女主角分別是湯姆·漢克斯與梅姨。

圖 / 電影《時時刻刻》

在我看來,梅姨與摩爾阿姨、妮可·基德曼一起主演的《時時刻刻》可以說是她「最女權」的代表作了。影片從直面生命的維度,深刻的將三個時代的女人通過「戴羅薇夫人」串聯起來。

圖 / 妮可·基德曼

弗吉妮婭·伍爾芙(妮可·基德曼),生活在上世紀20年代的倫敦郊區,正在完成她最後一部小說《戴羅薇夫人》。遊走在虛構與現實生活邊緣的她,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被束縛感,內心甚至渴求著死亡。

圖 / 朱麗安·摩爾

勞拉·布朗(朱麗安·摩爾),生活在二戰末期的洛杉磯家庭主婦。《戴羅薇夫人》引起她不斷追問自己,什麼才是更有意義的生活?日復一日的持家生活同樣讓她萌生自殺的願望。

圖 / 梅麗爾·斯特里普

而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克拉麗薩·沃甘,生活在90年代的紐約,正過著戴羅薇夫人式的生活。她深愛的朋友理查德,才華橫溢卻因艾滋病難以自理。好心的戴羅薇夫人擔當起派對的主人,為每個人帶來快樂,卻難以化解內心的孤單與憂傷。

不同的時空里,她們的內心深處,關於死亡的掙扎與抗爭,沒有停息,時時刻刻。

圖 / 梅麗爾·斯特里普

從未滿十歲的小小孩童開始,一直到青春期的少女,然後進入戲劇學院,芳華漸長並且將演戲化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一生的摯愛。梅姨在電影藝術道路上的腳步值得成為所有女孩的借鏡,不管是要讓自己真正成為角色,或是如何面對痛失所愛,又或是如何在鋒芒畢露的同時,小心翼翼地呵護自己的才華。梅麗爾·斯特里普用她的表演和語言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讓電影藝術圈重新見識到女性的多變與成熟,讓女人的美麗不再只是依附皮相的存在!

圖 / 梅麗爾·斯特里普

在《梅麗爾·斯特里普:永遠的最佳女主角》一書中寫道:成為一個明星從來不是她的優先要務,但她會用自己的方式做到,只用她的才華和奇異的自信清場鋪路。就像她在大學一年級時寫給前男友的信里說的一樣:「我到了一個未知的臨界點,接下來會很可怕、很美好。

圖 / 伍迪·艾倫與梅姨在電影《曼哈頓》中的劇照

其實回到1979年,梅姨即在電影《曼哈頓》中扮演過同性戀角色,有記者曾問過她:「在那個時代,出演這樣的角色很可能要承受太大的壓力,你為什麼會接演?」

「我沒想過這樣的說法,」梅姨說,「電影上映的時候,我從側門進入電影院……我覺得挺好的,感覺很開心,而且電影院里有許多同志朋友,包括我的長期合作夥伴J·羅伊·埃蘭(J. Roy Helland)。」

圖 / 伍迪·艾倫與梅姨在電影《曼哈頓》中的劇照

73歲的埃蘭是知名化妝師,三十多年來與梅姨合作過五十多部電影,其中2011年的《鐵娘子:堅固柔情》讓他和梅姨同時榮獲奧斯卡獎。

圖 / 《鐵娘子》劇照

梅姨也曾在2003年的艾滋病題材迷你劇《天使在美國》中一人分飾多個角色。該片改編自同名舞台音樂劇,講述了路易·愛恩森拋棄了自己得了艾滋病的同性戀愛人普萊爾·沃爾特後,時刻受到良心折磨的故事。由於原作戲劇的特點,劇中充斥著大量的獨白,內容更涉及宗教、政治等深奧主題,同時毫不避諱同性戀、艾滋病等敏感內容;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天使在美國》借用令人費解甚至有些晦澀的隱喻,探討了美國社會的人性,是一部難得的內涵之作。

圖 / 《天使在美國》劇照

在美國密歇根州LGBT驕傲節期間,67歲的梅姨被《驕傲之源》記者問到:「是否覺得自己和LGBT社群有連接」,她回答:「在我的記憶里,總會有一些LGBT人士出現在我的生活中……在我十一二歲的時候,教我彈鋼琴的兩位男教師就是Gay。」 梅姨曾在公開場合向老師致敬,其中2003年去世的音樂教師保拉·格羅斯曼(Paula Grossman)是跨性別者,而鋼琴教師喬治·沃斯(George Vauss)是同志,當年他和男友菲爾(Phil)已經相伴長達50年。

GIF/1K

圖 / 梅麗爾·斯特里普

梅姨還談到:「我和同志一起成長,我一直愛著同志。」記者忍不住賣腐:「你是說浪漫的愛?」梅姨笑了:「哦不,不是那種!」

圖 / 梅麗爾·斯特里普

在美國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LGBT)團體舉行的第十六屆慈善籌款和頒獎晚會上,梅姨在現場發表了一段感人、無畏又振奮的演講。她說:「現在已經是2017年了,也許有些人想讓一切倒退,但我們絕不會退回那些充斥著無知、侵擾、壓迫和躲藏的糟糕歲月,因為我們有責任捍衛先輩們用生命為我們爭取的權益,這是我們欠他們的。

點我

GIF/1K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野生姬佬 的精彩文章:

TAG:野生姬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