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黑美人:烏金釉玉壺春瓶

黑美人:烏金釉玉壺春瓶

玉壺春瓶與梅瓶、賞瓶並稱為「瓶中三寶」,是器物美學發展史中最具代表性的造型。許多瓶類都是以這三種造型為母本延伸創作出的。三種瓶型相比,玉壺春的造型最為經典。清新挺俊的身姿、曼妙的曲線更顯女性陰柔的豐滿與纖細,所以不少收藏家也習慣稱其為「女性瓶」。

玉壺春瓶尺寸較為矮小,「S」形的設計更能迎合人們抓取物品時的習慣,也更適宜在手中把玩觀賞。而明初大花大葉的瀟洒風格與釉里紅展現的奔放熱烈更加凸顯其嫵媚,紅彩卷草紋裝飾的喇叭形瓶口猶如帶彩的雙唇,傾吐胸中的躁動,給人以美的享受。故而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頗受收藏大家的垂涎。

玉壺春瓶最早出現在宋代,以後歷代都有燒制,但每個歷史時期的造型和裝飾都略有不同。從宋至清,年代越晚,瓶的頸部越短,腹部越大、越圓,圈足越寬。釉彩裝飾在宋代目前僅見北方窯口的品種,如定窯的白釉刻花、磁州窯系的白地黑彩或褐彩等;元、明時主要有青花、釉里紅、白釉(元代為卵白釉、明初為甜白釉)等;到清代又增加了粉彩及其他顏色釉等品種。

玉壺春瓶發展至清代,造型上並未有多大的變化,工藝上較前代更為成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玉壺春瓶在造型上區別雖然並不顯著,但其賞鑒意義進一步濃郁,這一點主要表現在器物的釉彩品種不斷增多,遠較明代豐富。青花、青花釉里紅、釉里紅、祭紅、鬥彩、琺琅彩、粉彩、各色釉地五彩等等。從紋飾內容看,除繼續沿用明代的圖案外,人物故事、吉祥文字也多了起來,特別是以竹石芭蕉為主題紋飾的青花玉壺春瓶十分流行,從乾隆時期到清末都有燒造,成為一個具有時代風格的系列品種。

眾凱國際有幸徵得此「烏金釉玉壺春瓶」,口徑為8.8厘米,高度為26厘米,此器採用了傳統的玉壺春瓶的款式,撇口、細頸、垂腹、圈足。以一種變化柔和的弧線為輪廓線。其造型上的獨特之處是頸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瓶身烏金釉盡顯高貴神秘。

烏金釉質地細膩,凈亮如鏡的釉面,為黑釉瓷中難得的佳品。烏金釉是我國名貴的色釉之一,是在建窯,黑定的基礎發展起來的,但與上述各種天目釉的失透現象迥然不同,是一種光潤如黑漆一樣,明亮的黑釉。

該藏品正收藏於眾凱藏品庫

歡迎業內人士前來參觀

關注公眾號後留下您的聯繫方式進行預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凱視界 的精彩文章:

千載文明:青銅古樸之美!

TAG:眾凱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