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馬偉明院士立下不世之功,中國電磁彈射器研發周期僅為美軍1/5

馬偉明院士立下不世之功,中國電磁彈射器研發周期僅為美軍1/5

原標題:馬偉明院士立下不世之功,中國電磁彈射器研發周期僅為美軍1/5


航母作為海軍大國的專屬武器,目前世界上擁有航母的國家可不少,而亞洲就是世界上航母最多的區域。印度海軍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日本海自的出雲級「准航母」、泰國的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母以及第七艦隊的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和中國的「遼寧艦」。但是真正意義上能建造一艘具備較強戰力航母的國家卻只有英國、美國和中國。


在前些時候,英國海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首艦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下水試航。該艦是英國在二戰後建造排水量最大的水面艦艇,噸位僅次於美軍尼米茲級航母,原計劃為航母安裝電磁彈射器和攔阻索,採購洛馬公司研製的F-35C艦載機。但最後因為經費的問題取消了上述計劃,改為滑躍甲板和垂直降落,艦載機也換成了F-35B垂直短距起降型。這樣節省了不少費用,但是航母的戰鬥力卻削減了30%左右。而據美國海軍估計,中國正在艦載的第二艘國產航母將會搭載彈射器,但具體是電磁彈射器還是蒸汽彈射器還有待觀察。



目前全球也只有美軍使用了電磁彈射器和蒸汽彈射器兩種彈射器,但是根據美軍的計劃是逐漸使用電磁彈射器取代老舊的蒸汽彈射器。電磁彈射器無論是彈射效率還是彈射的速度都要比蒸汽彈射器強出不少,但也因為技術難度的問題只有中美兩國處於研究階段。而據中國海軍少將馬偉明院士介紹,中國已經研製出了電磁彈射器,並且研製進度基本上與美軍保持一致。目前在今年下半年完成了電磁彈射器的上艦,那麼也意味著中國的電磁彈射器也研製成功了。這對中國海軍航母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幫助。


而據中國軍事專家在電視節目中透露,海軍艦載機殲-15已經進行了數千次的彈射試驗,這說明了中國已經研製出了合格的彈射型艦載機和電磁彈射器。此前央視新聞曾報道中國自行研製的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攔阻索裝置,而這兩項技術全都都有馬偉明院士帶隊完成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馬偉明院士透露,中國電磁彈射器研發的周期僅為美軍的1/5。這足以看見中國在電磁彈射領域所取得突破。這也是為什麼不少國內外媒體都會認為中國下一艘國產航母一定上安裝電磁彈射器的原因,就是因為馬偉明院士所立下的不世之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驃騎將軍是鰻魚 的精彩文章:

土耳其或成梟龍戰機新採購國:曾攔截中國航母,撕毀防空導彈合約
戰機計算機編碼錯誤,飛行員被鎖5小時,艙蓋被鋸損失128萬美元
運20脈動生產線亮相, 40分鐘完成翼身對接, 中國具備戰略投送能力
世界四大空軍強國的現狀:一國仍是世界最強,三國奮起直追
這國為討好美國戰略轟炸機拆解也不賣中國,如今卻尋求與中國合作

TAG:驃騎將軍是鰻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