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飛了1千公里為何被叫做「洲際彈」,高彈道試射是必經之路

只飛了1千公里為何被叫做「洲際彈」,高彈道試射是必經之路

今年,東北亞某國接連試射新型彈道導彈,但是除了兩次以外,實際上導彈飛行的距離並不很遠,落點離發射陣位也不過1000千米左右。然而那些導彈卻被認為是遠程甚至是洲際彈道導彈,而且試射也被普遍認為是成功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這種試射被稱為「高彈道試射」,就是以發射高度來推算理論射程。畢竟地球的重力不會騙人,因此如果對著天穹的預定方向進行高拋彈道發射,那麼通過彈道導彈飛行的頂點高度就可以大致測試出該型導彈可能達到的射程了,一般情況下,射程可以用最大射高乘上2.5或3倍來推得,而飛行距離也就是「投影距離」其實沒什麼意義。

東北亞某國進行的試射多數就是這種高彈道試射

實際上,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遠程或洲際彈道導彈都是以高彈道試射為主的,當然前蘇聯和俄羅斯是個例外,畢竟人家國土遼闊,可以在本土內安排很多次全程試射。美英法三國雖然可以對著海外領地進行全程或者「大半程」試射,但是一來有風險二來成本高,所以還是更多地進行高彈道試射。我國迄今為止只進行過一次洲際導彈全程試射,而之前和之後的遠程和洲際彈道導彈都是用高彈道試射來進行的。當然,如果該國國土面積較大,儘可能讓導彈飛得遠一些,對於積累的數據的準確性是有不少好處的。

對於某些國土面積很小且海軍力量也很薄弱的國家來說,進行高彈道試射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射高達到4500千米級的,射程應該在10000千米以上甚至更高。可以說,世界各主要國家的主要大城市,都在其理論射程之內。從理論上說,若還能組織哪怕一兩次低彈道試射,其實戰價值就會得到更大的證明,但能否實現核怎樣實現,實在是件很難說的事情……

這次試射的是三級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浩漢防務 的精彩文章:

沒有名人就採用拿來主義,韓國艦名也不例外
編隊訓練凸顯我軍遠距離作戰能力,新任攝影師拍攝高清晰大圖
最大非核潛艇刷新水下排水量紀錄,神秘潛艇到底測試了啥
中國這枚神器可潛萬米水深,深海勇士即將成為龍宮新客
中國空軍殲-16戰機使用低可視度機徽,凸顯重視實戰化訓練

TAG:浩漢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