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北朝時期人們怎樣生活

南北朝時期人們怎樣生活

生活風俗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和地理因素有關,因此,考察一個地區或者一個朝代的風俗和生活,一是當時的生產力發達程度,二就是地理和環境因素。

1、服飾穿著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與北方在服飾、飲食、居處方面具有明顯的差異。在服飾方面,南方盛行穿屐,北方流行穿靴。屐是鞋的一種,多為木製,鞋底有齒,底比較厚,以使人的腳掌離地面較遠。屐面上有梁,鞋帶從樑上穿過,系在腳上,樣子似今日之涼鞋。一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上海還能見到這種木屐。

木屐的產生,主要和南方的環境有關,南方雨量充沛,氣候潮濕,穿屐可使腳透氣,又可踏泥。

北方穿靴,這與禦寒的需要有關,靴子的生命力源遠流長,一直到現在。

拓跋鮮卑在代北平城時(今大同),是以毛皮為衣的,公元 450年,南朝軍隊進攻虎牢,北魏群臣請派兵保護那裡的谷帛。拓跋燾說:「國人本著羊皮袴,何用綿帛!」但當孝文帝將首都從平城遷到洛陽後,地理環境發生了變化。遷都洛陽後,孝文帝的太子元恂「不耐河洛暑熱,意每追樂北方」。由於洛陽地理位置偏南,氣候遠比代北溫暖,拓跋族穿皮裹氈的習俗顯然已不適合,因此中原的綾羅綢緞必然會代替毛皮衣服。

2、飲食

在飲食方面,由於地理環境不同。南方河湖縱橫,水網密布,盛產水產品,北方水源較少,適於畜牧和畜養家畜、家禽。因此南方善食魚、蝦、蟹等水產品,不僅在食用量上,而且在烹制方面都超過北方。而北方善肉食,尤其在畜肉方面,食量和烹制上又為南方所不及。

北方少數民族紛紛在中原建立政權,民族遷徙與民族融合成為當時的一種潮流。這種情況對此時期習俗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如在飲食方面,關於胡餅、胡桃、醴酪等記載很多,這都是少數民族傳入中原的。

南方的習俗也具有了足以和北方平分秋色的影響,一些習俗也向北方滲透。如飲茶之俗,在北魏後期,一些北方貴族為招待南方投降的官員,儘管自己不飲茶,也要在家中備茶水。又如北魏首都洛陽地區的鮮魚價格,已經比牛羊還貴。再出現了螃蟹加工。

3、坐具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民流徙範圍和數量都超過了前代。這一次次的流民浪潮,將大批北方人送往江南,他們的一些生活習俗,必然也會與南方交融、影響。北方的胡床正是隨著流民南徙而在江南廣泛使用的。胡床在南方的流行,不僅使坐具專門化,而且使傳統的坐姿也開始發生變化,這是社會環境對習俗影響的又一例證。

4、精神文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自西漢以來的儒學獨尊的局面受到猛烈衝擊,玄學興起,在這種基礎上,外來佛教得到廣泛的傳播,土生土長的道教也得到長足發展。佛、道的興盛和發展,從文化習俗意義上來說,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這時開始流行地獄、冤魂報應等觀念,占卜、占星、相面、相宅、相墓、望氣、風角等方術也開始流行。

絲綢之路又被打通,娛樂習俗多樣化,比如從西域傳入的握槊遊戲,後與南方流行的雙陸互相融合,形成唐宋時期流行的娛樂項目,大量的西域樂器傳入內地,西域樂曲也開始在中原流傳,如曲項琵琶、豎頭箜篌等都是來自西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朝 的精彩文章:

張國剛品讀《資治通鑒》:北朝「一姐」的改革事業
南北朝文學家庾信:北朝只有三個文人,其餘都是驢鳴狗吠
南北朝|司馬德文自覺禪位,劉裕榮登帝位!
南北朝時期最無恥的牆頭草?這樣的人竟然也能夠當皇帝、娶美妻
南北朝|即使殘兵亦能破敵,劉裕官至太尉!

TAG:南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