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鄉愁余光中原文鄉愁全文完整版 閩籍詩人余光中生平簡介

鄉愁余光中原文鄉愁全文完整版 閩籍詩人余光中生平簡介

余光中《鄉愁》原文全文完整版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呀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呵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鄉愁》解讀

該如何理解余光中的《鄉愁》

《鄉愁》是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游弋于海外回歸中國後所作的一首現代詩。詩歌表達對故鄉,對祖國戀戀不捨的一份情懷。詩歌中更體現了詩人余光中期待中華民族早日統一的美好願望。》》余光中去世

《鄉愁》全文: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解讀余光中鄉愁情懷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於江蘇南京,先後擔任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2012年4月擔任澳門大學「住校作家」。

閩籍詩人余光中生平簡介

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 祖籍福建省永春縣桃城鎮洋上村,1928年重九日余氏生於南京。青年時於四川就學,在南京青年會中學畢業後進入金陵大學修讀外文。

1945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創辦「藍星詩社」,主編《藍星詩頁》。1946年考入廈門大學外文系。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8年發表第一首詩作,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0年五月到台灣,九月以插班生考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級,兩年後畢業。1952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10月,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及《創世紀》詩刊,致力於現代主義詩歌創作。1956年與范我存女士結婚,後育有四個女兒。年間先後任編譯官及大學教職。1958年到美國進修,獲愛奧華大學藝術碩士,畢業後回台任教。先後任教於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期間曾兩度赴美任多間大學客席講師。

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LOWA)藝術碩士。 先後任教台灣東吳大學、師範大學、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年榮任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系主任。

1974年到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九月離港回台,定居高雄市,任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外國語文研究所所長。十月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1988年起余氏擔任梁實秋文學獎翻譯評審一職,對之策劃、推動所耗心血非常多。1991年十月於香港參加香港翻譯學會主辦的翻譯研討會,並接受該會頒贈的榮譽會士銜。現在台灣居住,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主要詩作有《鄉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敲打樂》等;詩集有《靈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詩選》等;詩論集有《詩人之境》、《詩的創作與鑒賞》等。現已出版詩集21種;散文集11種;評論集5種;翻譯集13種;共40餘種.著有 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

「鄉愁詩人」的愁在哪?

我和很多人一樣,對余光中的印象源於上世紀後期的《鄉愁》。一枚小小的郵票,一張小小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墳墓,一灣淺淺的海峽。創作《鄉愁》時,余光中不過二十餘歲。事實上,余先生的鄉愁早已貫穿整個人生,整個詩文創作。

余光中手書《鄉愁》

余先生曾把自己的生命劃分為三個時期:舊大陸、新大陸和一個島嶼,舊大陸是祖國,新大陸是異國,島嶼則是台灣。他21歲第一次離開舊大陸去島嶼,30歲第一次離開島嶼去美國求學。第一次離開,思念的是台灣,後來,思念的是祖國,再往後,變成對中國文化——漢魂唐魄的無限眷戀。年輕時,余先生因為對外國文化的嚮往而選擇主修外文,又屢次去往美國留學和講學。美國文學與文化對他影響愈深,鄉愁也像魔豆般在心底滋長。他日思夜念的故鄉,是再回不去的故土,深邃的中國文化,已逝的美好,精神的棲所。

金陵子弟江湖客

余先生一生漂泊,從江南到四川,從大陸到台灣,求學於美國,任教於香港,最終落腳於台灣高雄的西子灣畔,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藝術的熏陶研習,讓余先生在中西文學界享有盛譽,往返於兩岸多國,卻依然從未有過「歸屬感」。他詩文的主題,多離不開「離鄉」「鄉愁」「孤獨」「死亡」,讀他的詩,迎面而來的是一種入骨的蒼涼與頑強。

「童年的天空啊,看不見風箏,看到的是轟炸機」。戰火中一路逃難的童年,是「鄉愁」萌發的最初土壤。

余光中生於南京,9歲因戰亂而逃離故鄉,母親把幼小的余光中用扁擔挑在肩上一路逃到常州,後來又輾轉避難於重慶。在巴山蜀水深處,余光中度過了中學時代。當時的四川戰火籠罩,交通封鎖,反倒是海的那邊,遙不可及,自由遼闊,充滿魅力。十幾歲的余光中一心嚮往的是逃離這個閉塞落後之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正是為了這個夙願,余光中在考大學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外文系,他覺得這是自己走出去看世界的唯一路徑。同時考取金陵大學與北京大學外文系的余光中,因為母親的挽留,選擇留在南京。1947年,就讀金陵大學外文系。原以為可以就此駐足故鄉,卻沒料到迎來的是人生第二次逃亡。又是因為戰爭,余光中輾轉南下,直至定居台灣。

余光中手書《鄉愁》

21歲時,余光中在台灣寫下《鄉愁》。正如在採訪中所說,「如果我十二三歲,我的底蘊還不夠我寫《鄉愁》。正因為那時我已經21歲,古典名著、舊小說、地方戲這些我都讀過,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雖然幼稚,但已經很深入,印象很深,所以我不會,也不容易拋棄這個東西,再加上,我父母的鄉音都一直蠻重的。」

詩人的寂寞,文人的孤獨

幾次逃亡,數次離鄉,一如他自己稱作的「蒲公英的歲月」。詩人的寂寞,文人的孤獨,余先生一人佔盡。他孤獨著自己的孤獨,貫穿時空,延展開來,卻在當代無處落腳。他一生思考著生命的始終,明知宿命般的結局,卻依然要與永恆拔河。1966年,不到四十歲的余先生寫了《當我死時》。詩中,他想到生命的終結是返鄉,回到最初的自己,踏上當年的故土,「這是最縱容最寬闊的床/讓一顆心滿足地睡去,滿足地想」。

《單人床》里,「沒有誰記得誰的地址/寂寞是一張單人床/向夜的四垠無限地延伸/我睡在月之下,草之上,枕著空無,枕著/一種渺渺茫茫的悲辛」。這種空絕冷清,彷彿失聯的孩子,在黑暗中的無助無奈。去國離鄉,離開加了烏托邦濾鏡的美好純凈的童年,往後走再遠,走到地球的任一角落,都還是懷念最初的起點,因為回不去,因為恍若隔世,都會在夢中驚醒,發現眼角的淚,為故鄉而流。

明知生之寂寞,卻要去守夜之孤獨

余光中說自己一直在和永恆拔河。「拔河」是余先生頻繁使用的意象,除了世人熟知的那首《與永恆拔河》,還有《水草拔河》:「晝夜是漣漪,歲月是洪波/是誰,明知我不能停留/日日夜夜,卻叫我上岸去「。即便明知時間不可逆,最終是輸家,依然還是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對峙下去。「滔滔的水聲里/只有我,企圖用一根水草/從上游到下游/從源頭到海口/與茫茫的逝水啊拔河」。生命終將逝去,時間在圍剿生命,人在時間的長河無處可逃,無路可退,一切都將指向一個終點,而詩人還有,也只有一根「水草」——救命稻草也好,幻象毒株也罷,是他僅有且不放手的武器。面對人生之「不可抗力」,繳械投降的人太多,孑然獨守,懂得享受的,是背水一戰的樂趣。

最後的守夜人,守最後一盞燈

《守夜人》是余光中首次在大陸出版的自選自譯詩集, 1992年首版於台灣,收詩65首;2004年,新收17首詩,於台灣再出新版,序言中寫道「詩興不絕則青春不逝,並使人有不朽的幻覺」;而今在大陸首次推出的《守夜人》,距離首版已是24年之後,頗多增刪琢磨,89歲高齡,對待詩文一如初見,還在字斟句酌著每一個音節,一個符號。以余先生自己的話來說,「再過十二年我就一百歲了,但我對做人瑞並不熱衷。所以這是最新的也是最後的《守夜人》了。」

這是余光中的糾結與堅守,知命與不甘。詩集里借《九命貓》之口說,「我的敵人是夜,不是任一隻鼠/一種要染黑一切的企圖」,夜之黑,如同死亡,如同絕望,如同我們心底潛伏的罪與惡,人類永恆的心魔。人類自古害怕黑暗,上帝賜予人類光明,科學使得光在黑暗中有了可能。可我們心中的黑暗,永遠無法被全部照亮,死亡帶來的黑暗,更非人類可以逃遁。余光中的眼,不是用來尋找黑暗中的光明,知時間不可逆,生命規則不可違背,他也寧願去獨守這黑夜,「最後的守夜人守最後一盞燈/只為撐一幢傾斜的巨影/做夢,我沒有空/更沒有酣睡的權利」。原標題:詩人余光中病逝 《鄉愁》在海內外華人間廣為傳誦[組圖]責任編輯:柯金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閩南網 的精彩文章:

驍龍845性能怎麼樣完整介紹 揭秘驍龍845的20個問題
360 N6 Lite怎麼樣專業評測跑分:電池千元續航怪獸
洪秀柱:台灣青年不能只限於台灣 要到大陸「一展舞台」
安徽16歲學生高燒中救溺水兒童 救完默默離開現場
澳大利亞知名小提琴家彼得·坦菲爾德在福州舉辦音樂會

TAG:閩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