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世民稱他:「雄武之姿」原本英雄蓋世如今為何罵名不斷?

李世民稱他:「雄武之姿」原本英雄蓋世如今為何罵名不斷?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原本英雄蓋世,後世卻罵名不斷,這是中國政治因素和《三國演義》的誤導所致。

曹操這麼一位鼎鼎大名的歷史人物,千百年來評議不斷。《三國志》作者陳壽在《武帝紀》末評道「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魯迅評價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毛主席也曾評價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易中天先生在《易中天品三國》中更是詳細地評價道「他聰明透頂,又愚不可及;奸詐姦猾,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疑神疑鬼;寬宏大量,又心胸狹窄。可以說是大家風範,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兒女情懷;閻王脾氣,菩薩心腸。」從這幾個評價來看,至少我們可以看出曹操確實是一位英雄,但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

曹操,本姓夏侯,父親曹嵩是夏侯睿的二兒子,因夏侯睿為官清廉,養不起一家人,就把曹嵩過繼給好友大宦官曹騰。而曹仁、曹純的父親曹熾是曹騰的侄子,曹熾的父親曹褒與曹騰是兄弟,所以曹仁、曹純和曹操是異姓堂兄弟;夏侯惇、夏侯淵的父輩和曹嵩是兄弟,所以曹操和這兩位是真正的堂兄弟。

文治武功,文成武德

曹操生於公元155年,本籍沛國譙郡人(今安徽亳州)。少年時放蕩不羈,喜好飛鷹走狗,讀書打獵。因此曹操的名聲很不好,又因為是宦官養子的兒子,更加被人瞧不起。但惟獨太尉橋玄和南陽名士何顒非常看重曹操,曹操年方二十時曾去拜訪橋玄,橋玄對他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曹操二十歲被舉為孝廉,踏入仕途後,不畏權貴,整飭官場、民間不良風氣。

董卓作亂,曹操首倡義兵,開始聲名遠播。公元196年,迎漢獻帝到許縣。其後以天子名義出師征伐各路諸侯,先後打敗、消滅了,張綉、呂布、袁術、袁紹、烏丸、劉表、馬超、韓遂、張魯各路軍閥及地方勢力,200年官渡之戰擊敗袁紹從而奠定北方霸業。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陽病逝。

歷史上武功赫赫的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雖然武功卓著,但文采稍遜;蕭綱、蕭繹、李煜、趙佶雖然在文學藝術領域造詣頗深,但治國用兵一塌糊塗。縱觀曹操一生,文韜武略,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三項殊榮於一身,且三方面都堪稱中國歷史上的佼佼者,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東漢末年的腐敗朝局之下,曹操在洛陽北部尉任上,棒殺當紅太監蹇碩之叔蹇徒,京師震驚;議郎任上,上書為清流竇武、陳蕃鳴冤;在濟南相任內,上任之初一次在十幾個縣裡罷免八個縣令、縣長,「禁斷淫祀,姦宄逃竄,郡界肅然」;董卓作亂,曹操第一個起兵討伐董卓;在董卓劫掠天子、焚毀宮室,西逃長安時,當諸路聯軍都各懷鬼胎、不肯進軍之際,曹操以五千人馬就敢獨自向西追擊董卓;當天子流離失所、衣食無靠時,各路諸侯坐視不管,惟獨曹操迎奉天子到許縣,皇帝百官才免於饑荒。這樣的做法,恐怕不是奸雄、奸臣所為,而是如許劭所言「治世之能臣」。

從184年黃巾起義到公元208年,北方持續戰亂動蕩二十多年,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公元196年,曹操任用棗祗、任峻、韓浩等人開始屯田,給大批無地農民分地及耕牛農具,按比例收租,後來又在整個北方大力屯田,興修水利,北方農業生產極大恢復。曹操征張綉時嚴令軍馬兵士不得踐踏農田,否則斬首論處,最後自己觸犯命令割發代首。其他諸如免除長期戰亂之地百姓租稅,由政府出錢贍養孤寡老人、孤兒殘疾,簡直可以看做最早的國家社會保障政策,有些1800年後的今天我們都還沒做到。曹操的這些舉措,大大恢復了北方經濟,百姓開始安居樂業,豐衣足食。

唯才是舉,任人唯賢

漢朝的察舉制度,在發展中演變成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特權通道,政治上、道德上弄虛作假、舞弊成風,世家大族勢力膨脹以至於出現袁紹家族那樣「四世三公」,人才任用腐敗荒唐造成「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潔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的現象。曹操生活於這個時代,深知它的弊端危害,名實不符的現象極其嚴重。而曹操是個高瞻遠矚的政治家,不會不明白人才對完成自己霸業的重要性,所以從建安八年到建安二十二年,曹操本著「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方針,先後下達《論吏士行能令》、《求賢令》、《敕有司取士勿廢偏短令》和《舉賢勿拘品行令》四道詔令招攬人才。

整個東漢末世,曹操帳下各方面人才都是最多的。如此多的人才前來投奔,曹操並沒有良莠不分,混淆一氣。而是真正了解每個人才的長處和缺點,真正做到知人善任,如陳壽《三國志》所云「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曹操的用人連不喜歡他的人都不敢矢口否認,洪邁的《容齋隨筆》是一部對曹操很不友好的書,但洪邁對曹操的用人也大力褒揚,洪邁評價曹操用人說道「智效一官,權分一郡,無小無大,卓然皆稱其職」。

所以曹操帳下人才濟濟,謀臣如雲,猛將如雨,謀臣方面名重一時、智謀超群的就有荀彧、郭嘉、荀攸、程昱、賈詡、司馬懿、劉曄、陳群、蔣濟、滿寵、鍾繇、董昭、毛玠、崔琰等,武將方面勇冠三軍、衝鋒陷陣的有典韋、許褚、夏侯惇、夏侯淵、龐德、李典、牛金等,統軍在外、獨擋一面的將軍有曹仁、曹洪、曹彰、曹純、夏侯尚、曹真、曹休、張遼、徐晃、張郃、于禁、樂進、文聘等。而這些人才的到來,除了曹操的個人魅力和光明的事業前途的吸引,很大原因是這些打破虛浮、迂腐的人才政策,真正做到了唯才是舉、不拘一格。

除了曹家本家人馬,一些人是慕名而來,一些人是舍高求低、改換門庭,一些人是敵營降將,不論如何,曹操都一律量才授用。程昱、劉曄、滿寵、毛玠、李典、樂進、于禁都是仰慕曹操威名前來投奔的,曹操禮賢下士;荀彧、郭嘉、賈詡、龐德都是從敵營來的,荀彧、郭嘉更是在袁紹勢力如日中天的時候來投奔實力微弱的曹操,曹操禮遇有加,委以重任;朱靈是袁紹帳下被派來執行任務的客將,後來就留下來幫助曹操了,當時的形勢是袁強曹弱;張遼、徐晃、張郃都是敵營降將,曹操用人不疑、坦誠相待;甚至於對於叛變之後又來投降的,曹操也能不計前嫌、信任如故。

夏侯惇、許褚、典韋、李典等勇猛無敵,曹操就任命為先鋒,衝鋒陷陣;曹仁、張遼、徐晃、張郃等智勇雙全,曹操就讓他們獨自領軍作戰,鎮守一方;荀彧有見識,為人正派,曹操就讓他主持朝廷行政工作;郭嘉、荀攸、賈詡智謀過人,作隨軍參謀,參與軍事決斷;毛玠、崔琰清廉正直,去主管人事工作;任峻、棗祗、韓浩,任勞任怨,認真負責,去負責屯田。曹家本家的人,更是對曹操的支持無以復加。公元190年關東聯軍討伐董卓的時候,曹操去追擊西逃的董卓,被董卓大將徐榮伏擊而大敗,曹操坐騎受傷是曹洪讓馬給他,曹操才得以生還,當時最危急的時刻,曹洪對曹操說:「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這是多麼的賞識與敬佩,能豁出性命相保,足見曹洪對曹操的認同與支持,這也足以看出曹操不是小說家言的奸雄。試想,曹操如果是個圖謀不軌、一心謀私的政治野心家,曹洪可是個大富豪,良田美宅、歌兒舞女,何等逍遙快活,經濟地位、政治地位都有,他沒事兒會跟著一位品行不好、奸詐殘忍的野心家去吃盡苦頭乃至於捨命相保?

浪漫詩人,風流不羈

正是有了如此多的人才幫忙處理政務、出謀劃策、領兵打仗,曹操才有空去在文學領域大展雄才。曹操童年少年時代博覽群書,為日後的文學才能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加上那种放盪不羈的個性,大大促使他成長為一代詩人。建安文學,首推三曹父子和建安七子,但實際上的文壇領袖就是曹操。曹丕、曹植是兒子,自幼受到父親文人性情的熏陶和文學上的教導,可謂師承曹操。其他陳琳、阮瑀、王粲、孔融、劉禎、徐幹、應瑒這班鄴下文人集團,都是曹操幕僚,深受曹操影響。曹操的文壇領袖地位不僅僅得益於上下尊卑關係,他那獨擅一時的四言詩水平才是獨秀於林的資本。

曹操身上有著文人氣質,自己又通音律,在三國這段歷史中,遍觀主要的風雲人物,曹操算是最有生活情趣的人了,劉備業餘愛好是編草鞋、織席子,孫權喜歡射虎、打獵和喝酒,諸葛亮出山前還能吟嘯吐納于山林之中,出山後正值壯年就累死了,估計沒時間玩。曹操則不然,少年的時候就喜歡和夏侯惇、夏侯淵打獵,「秋夏讀書,冬春射獵」(《讓縣自明本志令》),即便身居丞相高位,依然看到曹操建銅雀台,召集文人吟詩作賦,這等閑情雅緻最能體現領導人的胸襟和情懷。《觀滄海》是中國最早的山水詩,「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更是一種吞吐天下、包藏宇宙的宏大胸襟和氣勢;《短歌行》作於赤壁之戰緊張時刻,也最能顯現出曹操作為軍事家政治家身上特有的浪漫詩人情調,「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流露出一代賢君對人才的渴望;《龜雖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把晚年曹操壯志猶在、寶刀未老的英雄氣概淋漓盡致的烘托出來了,長坂坡時54歲的曹操還親自率領5000騎兵馬不停蹄地追趕劉備。

曹操的這些優秀的四言詩,上承《詩經》傳統,下啟陶淵明,為板滯僵化的四言體注入了新活力。曹操的樂府詩也很優秀,繼承了漢樂府的傳統,既有對現實的真實反映,又有深刻的感慨,語言古樸率真,所以鍾嶸在《詩品》中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需要特別指出的就是曹操的那首《蒿里行》中「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這種對下層人民苦難的真實反映,又出自一位官宦子弟的手中,足以見其胸懷天下、兼濟蒼生的悲憫之心,這大概也是他大力屯田、安撫民生的原因之一。由於有曹操的倡導,鄴下文人集團名噪一時,成為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人集團之一,「三曹」和「建安七子」也自然而然彪炳青史。

曹操除了文學領域獨樹一幟,在音樂、書法等方面也有造詣。西晉張華在《博物志》中將漢末著名音樂家桓譚、蔡邕和曹操並舉,可見曹操在音樂方面確實很有水平;同樣在這本書中,張華認為曹操是僅次於張芝、張昶、崔瑗、崔蹇的書法家,而上述四人都是漢末書法大家,史學界對曹操書法評語是「魏主筆墨雄瞻」、「尤工章草,雄逸絕倫」。曹操個人武藝高強,善於舞戟;曹操也善於工程營建,釀酒,研究飲食文化,並著有《四時食制》。

知行合一,一代名將

漢末天下大亂,要平定亂世,自然要靠軍事力量去蕩平四海,這是曹操所深刻清醒認識到的。曹操喜愛讀書,經常是行軍打仗也手不釋卷,尤其喜歡兵書,這種精神和興趣,首先從理論上把他培養成了一位傑出的軍事理論家。曹操注釋過古代兵書,據史料記載,曹操註解了《太公陰符三卷》、《司馬法注》、《孫子略解三卷》、《集解注孫子一卷》、《兵書按要十卷》,甚至把具有創新性的觀點寫成書,這就是《續孫子兵法二卷》、《兵書十三卷》(即《孟德新書》)兩部,現今只存《注孫子》一書。《孫子兵法》是中國兵學經典,從問世到東漢末年,曹操是第一位給它做註解的,詮釋非常具有權威性,而且成了歷代給它做註解的範本。

在戰場上,曹操也名副其實的是一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大的戰役如兗州剿滅黃巾軍之戰、兗州徐州抵禦袁術之戰、徐州攻打陶謙之戰、兗州回援擊退呂布之戰、下邳剿滅呂布之戰、徐州攻打劉備之戰、官渡之戰、倉亭之戰、白狼山之戰、潼關之戰,小的戰役如白馬延津之戰,都打得相當出色,虛實變化,攻防自如,運用之妙,深得兵法精要。

作為一名最高統帥,曹操非常重視軍事參謀的作用,帳下的軍事參謀也很優秀,荀彧見識高遠,程昱、賈詡、荀攸多智謀,郭嘉善決斷、出奇策,曹操知人善任,把他們分派到相應崗位發揮長處。進攻張綉時,有荀攸的料敵於先;進攻下邳時,有荀彧、郭嘉獻奇策;官渡之戰,有荀彧寫信給曹操分析形勢穩定軍心,郭嘉分析敵我態勢以供決策,劉曄獻拋石機圖紙;攻打荊州,荀彧做好了戰略規劃,賈詡提前預見孫劉聯盟;潼關之戰,賈詡獻離間計;樊城之戰,董昭、劉曄、司馬懿獻計瓦解孫劉聯盟,瓦解關羽軍心等等這些在戰爭中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曹操非常重視對領兵作戰、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的培養與選拔,「八虎騎」(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曹真、曹純、夏侯尚)和「五子良將」(于禁、樂進、張遼、徐晃、張郃)就是明證。于禁宛城之敗軍紀嚴明、行伍不亂,延津以少量兵力對戰絕對優勢袁軍;赤壁戰後,曹仁在南郡、襄陽率新敗之軍,抵禦周瑜、劉備;張遼、樂進合肥之戰以七千人擊敗孫權十萬大軍;徐晃潼關之戰夜渡蒲坂津切斷西涼軍後路,救援樊城大敗關羽主力;張郃漢中之戰力挽狂瀾,魏軍避免一敗塗地,街亭之戰切斷蜀軍咽喉,迫使諸葛亮退兵;等等,這都是三國史上的名將功業。

歷史上的曹操就是如此人物,但生活中的曹操也許更為陌生。曹操是個圓臉胖子,身材不高,相貌也不英俊。《世說新語·容止》就記載,匈奴使者謁見,曹操自慚形穢,認為自己矮小的形貌「不足雄遠國」,就讓相貌俊偉的崔琰假扮自己接見匈奴使者,自己扮成侍者佩刀站在胡床邊,接見完了,曹操派人問使者覺得魏王怎麼樣,結果匈奴使者說魏王固然「雅望非常」,但是床頭佩刀的那是真英雄。曹操是一個多情深情的人,所到之處、處處留情,好聽一點兒叫風流,不好聽一點兒叫好色,損一點兒叫濫情,當然這也沒什麼標準,全看怎麼用詞;再一點就是曹操是個詩人,情感豐富一點兒,愛美之心過分一點兒,對於詩人而言也無可厚非,李白、白居易、王實甫、紀曉嵐等大批文人都是風流才子,更何況曹操是身居王位、比皇帝更皇帝的強腕人物呢,哪個皇帝不是三宮六院;至於深情,從曹操遺囑中足以看出,曹操原配丁夫人因曹昂之死與曹操不睦,回娘家去了,曹操將死之際,回憶平生,最惦記的竟然是那個讓他生氣的原配夫人,這種一往情深恐怕大大出人意料。曹操對老百姓的愛護,除了重視農業,還有一起典型的例子。

眾所周知,劉備逃跑時喜歡帶著百姓,不知道曹操也帶百姓。白馬之戰後,曹操沿黃河西撤,為了避免袁紹在白馬屠城,曹操帶著百姓往西南撤,此時文丑、劉備率兵追來,兵力十倍於曹操,曹操帶著自己的衛隊六七百人殿後,讓百姓先走;反觀劉備,從樊城往江陵撤退的時候也帶著十幾萬百姓,五千曹軍追來,劉備軍一兩萬潰敗,劉備帶著張飛、趙雲、諸葛亮等狼狽逃竄,根本無暇顧及百姓,某種程度上講,劉備是藉機收攬人心,曹操才是真的愛護百姓。生活中的曹操除了讀書、吟詩作賦、處理政務、打獵之外,也喜歡猜字謎、喝酒等,生活情趣十足。

不懼權貴,飛來罵名

至於史上的罵名,也無非三點原因,第一曹操篡漢,第二曹操狡詐,第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我就在此澄清一下。

第一點關於篡漢,天下是漢朝還是魏朝,是劉家的天下還是曹家的天下,其實無所謂,從秦朝建立到清朝滅亡,中國都是家天下的君主專制制度,政治制度本質沒有區別,所以誰當皇帝沒有關係;曹操、曹丕畢竟比漢末那些無能皇帝要強很多倍,更能給天下百姓帶來和平幸福,這樣的君主當政對百姓有好處;王朝更迭自古皆然,為何曹魏取代劉漢就是不合法,那照這個理,所有新王朝的建立合法性都值得懷疑;最後曹操一生都在維護漢室,沒有稱帝。所以篡漢純屬某些利益集團的污衊,沒必要做道德上的批判。

第二點狡詐,兵不厭詐,曹操身處亂世,要搞政治軍事鬥爭,怎麼著都得運用一些謀略,但是謀略和陰謀詭計的區別僅僅在於口頭表述而已;漢語一向講究褒貶,敵人運用智謀就是狡詐、陰險,自己搞點兒小聰明就是運籌帷幄、神機妙算,這種從私心出發的有區別的表述似乎很難讓人信服;《三國演義》是對曹操的奸詐做了放大處理的,不可信。所以狡詐這一條值得討論。

第三點「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曹操的政敵攻擊他時說的,不可信;曹操自己一方說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從曹操的舉動來看,奉的程度更大;標榜復興漢室的劉備最後都僭越稱帝了,說別人「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不是一個莫大的諷刺嗎?所以這一條不需討論,自可明白。當然這些攻訐曹操的理由都是上得了檯面的,真正讓曹操受到攻訐的其實是他的人才政策和改革措施,對眾多利益集團的侵害。同時,這也是中國政治的一大特色,攻擊對手總得先把自己打扮成道義的維護者,站在道義的制高點,對敵人的過失、不光彩的地方肆意渲染擴大,即便自己內心比敵人更骯髒齷齪,但是攻擊的理由絕對是人間正義的吶喊,讓世人覺得他們高尚的一塵不染,純潔的全無半點私心,偉大的比珠峰還高一寸。

大略總結一下,除了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之外,曹操還應該是個好領導、好父親,有一大批頂尖人才願意跟著他去一展抱負,培養出優秀政治家皇帝曹丕、優秀詩人曹植和名將曹彰三個兒子。在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通史》中,四川三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沈伯俊先生對曹操有個評價「雄才大略,超世之傑」,「雄才大略」是班固對漢武帝的評價,「超世之傑」是陳壽對曹操的評價,吳先生兼取二者的評價,足見評價之高。

一個英雄存在的意義,首先是他平生的作為對社會的極大貢獻,其二就是他的光輝形象會成為後人疏闊胸襟、謀定志向、見賢思齊的精神動力和人生導師。我堅信,曹操就是這樣的人。大人物,當不斷提升思想力,擁有更高的智慧謀略、更廣的胸襟氣度、更大的濟世情懷;小人物,至少學會那種洒脫豁達,生活的更樂觀,學會那種求真務實的精神,活的更真實。

(文章資料引自陳壽《三國志》、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國》、何國松《曹操傳》、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二卷》、《漢魏六朝文選》)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端的琴聲 的精彩文章:

乾隆康熙靠邊站,清朝最厲害的皇帝竟然是他
古代青樓里的規矩 吃飯的時候切記不說這幾個字
歷史上有甄嬛這個人嗎?揭秘甄嬛的原型

TAG:雲端的琴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