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國王,寵妃被臣子調戲他卻裝作不知道,後來雄霸天下!

此人是國王,寵妃被臣子調戲他卻裝作不知道,後來雄霸天下!

導讀:楚莊王熊旅是「春秋五霸」之一,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前613年-前591年)。楚莊王繼位的時候年未弱冠,國勢不穩,還好楚莊王有著雄才大略,先後平定了公子燮與公子儀的叛亂,穩定了國內一團亂麻的局勢,然後重用伍舉、蘇從等能臣、忠臣,大力發展經濟,恢復社會生產,使得楚國的國力日益強大,成功擊退了庸國的進犯,捍衛了楚國的大國威嚴。

此後楚莊王憑藉雄厚的國力,與當時的另一個大國晉國進行了長期的爭霸戰爭,最終在邲之戰中大敗強敵晉國,晉國的霸權逐漸衰退,而楚國卻由此國勢大振,名揚諸侯,就連晉國的附庸鄭國也成了楚國的小弟。

此後楚莊王一鼓作氣接連滅掉蕭國,迫使宋國屈膝求和,楚莊王終於實現了自己飲馬黃河,稱霸中原的夙願,楚國成為諸侯國中當仁不讓的霸主。

楚莊王作為春秋時期的一代霸主,除了雄才大略之外,還有著極高的情商,他非常懂得如何妥善處理君臣關係,幾句輕描淡寫的話,就使得臣子感恩戴德,甘願為他出生入死,肝腦塗地。

根據西漢學者劉向在《說苑》中記載:楚莊王曾經在宮中舉辦大型慶功酒會,酒宴上笙歌不斷,文武百官都喝得不亦樂乎,以至於忘記了時間,亂了禮數。一直喝到了晚上還點著燈燭繼續喝。為了助興楚莊王還讓非常寵愛的一個美人(相當於後世皇帝的妃子)去為百官斟酒。

當時群臣只顧著喝酒,燈燭被一陣風吹滅了也沒人去點亮,就在這黑暗之中,斟酒的美人突然感覺衣服被人拉扯了一下。美人大怒,心想竟然有人膽敢在此調戲自己,這個美人非常聰明,為了保留證據,於是就暗自將那個人的冠纓(帽帶)給扯斷了攥在了手裡。

接著美人來到楚莊王跟前,悄悄對楚莊王說剛才有人趁黑非禮自己,自己已經將此人的帽帶給扯在手裡了,只要大王命人點亮燈燭,看看誰的帽帶斷了,就可以找出那個膽大包天的臣子。

楚莊王聽了輕聲對美人說:「賜人酒,使醉失禮,奈何欲顯婦人之節而辱士乎?」楚莊王的意思是不能因為臣子喝醉了犯了小錯就讓他受辱!接著楚莊王大聲宣布:「今天大家和寡人一起喝酒,必須喝個一醉方休!要是誰的帽帶沒有斷掉,就說明誰沒有喝痛快!」

楚莊王命令一下,大臣們喝得更嗨了,一百多人紛紛把自己的帽帶扯斷,此時楚莊王才命人重新點亮燈燭,大家喝得酩酊大醉,盡興而回。

三年之後,晉國和楚國發生了戰爭,楚莊王親自督戰,發現有一將領作戰非常勇猛,屢次不顧生命危險去衝鋒陷陣,勇猛無敵,極大鼓舞了楚軍的士氣,最終讓楚國贏得了此戰的勝利。

楚軍勝利之後,楚莊王命人將這個將領帶到自己跟前,對他說:「寡人對你並沒有特別的恩情賞賜,為何你如此捨命作戰?」將領回答說:「臣罪該萬死,臣就是三年前被美人扯斷帽帶的人,以前臣喝醉酒做出了無禮的舉動,大王您不僅不殺我,還故意為我遮羞,臣願肝腦塗地,誓死效忠大王!」

楚莊王這才明白過來,暗自慶幸自己當時沒有發怒殺人,否則楚國就要損失一員猛將了。根據《韓詩外傳》的記載,這個斗膽調戲楚莊王寵愛的美人,後來又在作戰中表現勇猛的人名叫唐狡,是楚國的一員副將。

這件事在後世被傳為美談,人們固然對楚莊王的包容大度而讚歎,也為唐狡的知恥近乎勇而擊節,明朝作家馮夢龍對此寫詩評論說:暗中牽袂醉中情,玉手如風已絕纓。盡說君王江海量,畜魚水忌十分清。

參考文獻:《左傳》 《說苑》 《韓詩外傳》 《智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綉夢才人 的精彩文章:

此人和孔子齊名,學生比孔子還多,孔子掌權後立馬將此人殺死
年羹堯小時候不愛讀書還打老師,為何還考中了進士,全靠一個老頭
年羹堯小時候非常調皮頑劣,不愛讀書還敢打老師,為何還考中了進士
年羹堯最落魄的時候,此人天天對年羹堯行禮,得到了年羹堯的愛妾
清朝最牛知縣,當眾仗打雍正皇帝身邊的太監,後來成了三品大員

TAG:綉夢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