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奸臣辦好事,白銀換忠誠——帶你走進不一樣的大明王朝

奸臣辦好事,白銀換忠誠——帶你走進不一樣的大明王朝

1明朝的養老院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所做之事樣樣血雨腥風。但窮苦人家出身的他做了一件好事:給百姓發福利。

怎麼發福利呢?以敖英《東谷贅言》中說:收留孤寡老人的養濟院,提供公費醫療的惠民藥局,提供免費墓地的漏澤園。養濟院遍布全國,惠民藥局不但發葯還有免費治療,漏澤園更是縣級地區必須有。若思有哪個地方官沒辦到,哪怕街上有孤寡老人流落,當地縣令都要立刻被綁了暴打!

還有一件前無古人的福利:洪武七年在南京建二百六十間瓦房,專門用來給窮人居住。後來朱元璋看效果不錯,立刻下令推廣全國。地方官紛紛叫苦,說給錢給飯都行,房子來不及蓋啊。

2 不殺好功臣

歷史上的朱元璋被人們所詬病的罪狀,就是殺功臣,胡惟庸謀反案和藍玉案倆場血雨腥風,幾乎殺光了明朝所有的功臣。

但如果仔細看,也有很多位高權重,甚至到了「功高震主」地步的功臣,卻能歡度晚年。這其中最能表現朱元璋態度的,就是郭英。

郭英是位猛將,戰爭時期親手俘虜消滅的敵軍就有十八萬,曾被看做是和藍玉齊名的悍將。 在「藍玉案」期間更是扶搖直上,一度掌管禁軍,是朱元璋的心腹。用南京老百姓話說:郭英的風光,真和唐朝郭子儀有一拼。

憑什麼他能這麼風光?用朱元璋的話說:郭英位高權重,做人卻十分勤儉,穿著寒酸,從不買田置地,有一次朱元璋問他為啥委屈自己,郭英誠懇回答:我一個農民當了侯爵,就已經祖宗開眼了,再講究享受,肯定帶壞子孫。

如此樸實的回答,也令朱元璋感動,後來藍玉案發,很多被牽涉功臣都喊冤,氣的朱元璋扔下奏摺就罵:他們要都和郭四(郭英)那麼老實,朕能殺他們?

3 最牛地方官

大明開國一大奇蹟,就是在經濟破壞嚴重的慘狀下,一邊戰爭一邊建設,短短十年迅速振興經濟,實現「洪武之治」,堪稱古代史上空前絕後的經濟神作。

一大原因就是,朱元璋的官員里,能力卓越的地方官雲集,最別緻一位,當屬費震。

這位洪武年間地方官里的明星人物,哪裡最窮最亂就去哪,多難治的地方,都治得欣欣向榮,一大成功訣竅,就是抓細節。就任陝西參政時,剛到就碰上土匪,官倉糧食都搶光。可他既不查也不抓,反而寫了一個告示:誰借官倉的糧食,兩年內還清就行。沒想到剛招貼出去,土匪就組團來了:自首!

事後費震才解釋,這幫人只搶糧食不搶錢,顯然是餓極了的百姓。有口飯吃當然就不鬧了。

更厲害的是,他還有獨特創造,每次到了老少邊窮,一個法寶就是「義務勞動」。只要是鬧災,大小官員都有幹活任務,要幫鰥寡孤獨幹活。而且老百姓若沒飯,就從官倉祿米里先扣,賑災糧來了再給官員還。下面官員扣一部分,自己的祿米幾乎帶頭扣光,老婆孩子都啃野菜,他每天也是面黃肌瘦工作。於是哪怕吃糠咽菜的災區,只要他去了,絕對沒民亂。

以他給朱元璋的奏摺意思說:官民說難管都好管,他們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公平。

4 好脾氣皇帝

明朝中期一個出名好脾氣的皇帝,當屬明憲宗朱見深。

日常遇到急事,他最愛乾的事情,就是嘆氣,比如大藤峽叛亂,滿俊之亂,湖北流民叛亂,官員們動作稍慢一點,他一不催二不罵,就是一個勁嘆氣。他一嘆氣,官員就心領神會,玩命苦幹吧。竟都順利解決問題。

而且他還特大方,特別是遇到水旱災害,一般賑災都是通過戶部,但他卻嫌戶部慢,直接從自己的內府庫里出錢糧,搶先就把災賑了。他在位二十三年,減免稅糧一千九百萬石,自掏腰包賑濟錢糧四十萬石。這二十三年明朝自然災害的烈度,公認比崇禎年間還慘,卻沒出大亂子,首先歸功他這大氣。

但因為他常年不上朝,因此也常遭官員罵,這事他脾氣更好,被罵的多狠,一般不發火,連話都懶得回,出名的悶葫蘆。急的御史陳音上奏,說皇上我們罵您您不說話哪行,求求您說句話吧。

但有時候他也發火,比如御史林俊罵他崇佛,就惹他怒了:可以罵我絕不可罵我佛!竟一怒把林俊下牢獄,太監懷恩勸了句,他更拿起硯台砸懷恩,差點把懷恩臉砸開花。無意中也創了個記錄:他是除了朱元璋和崇禎外,又一位親手打過人的明朝皇帝,且是唯一一個用硯台的。(朱元璋用鞭子,崇禎用椅子)。

5 奸臣辦好事

明朝十五世紀後半段,最惹罵的奸臣是誰?答案是個今天不太熟的名字:劉吉。

這位明朝成化年間的內閣大學士,官居閣老卻尸位素餐,除了逢迎拍馬就是糊弄工作,還為了豐富明憲宗業餘生活寫黃色小說,因此一直招恨,彈劾他的奏摺年年多,更落了一個諢名:劉棉花。意思不怕彈。

但等到明憲宗過世,明孝宗朱佑樘過世,昔日好些混日子的高官都混不下去,偏偏劉吉卻官升一步,竟成了內閣首輔。

因為明孝宗知道,劉吉夠奸,卻是個有能力的人物。於是先含沙射影,以羞辱式罷免老首輔萬安的手段,徹底折服了劉吉,竟然就從此服服帖帖:明憲宗年間的奸臣,竟變成明孝宗年間的能臣,每天緊鑼密鼓的工作,包括稅制改革和收復哈密之類大事,都有他的籌劃。仕途最後五年,閃光成績極多。

當然最閃光的一條,當屬反貪。身為老牌奸人,劉吉駕輕就熟,提出好些督查政策,製造大批貪官落馬。正是應了一句話:惡人自有惡人磨。

如果崇禎也有明孝宗這手段,明朝未必亡。

6 白銀換忠誠

朱祐樘得到後世稱頌的,除了他的勤政與人品外,就是他對文臣的優禮。比如他極其信任的左都御史戴珊,弘治十八年(1405年),朱祐樘接見戴珊時,特意贈給他一錠白銀。並解釋說:這一點錢,多少能夠表彰戴珊的廉潔。皇帝給臣子送錢,明朝並非首例,但僅為表彰道德,確為首例。戴珊晚年,多次請求退休,朱祐樘對戴珊說:我把天下大事交給你,就像對待家人一樣,而今太平盛世尚未實現,怎麼能說走就走呢?聞言的戴珊流淚說:我只有死在任上了。

7 怎樣打勝仗

為了打勝仗,明朝中期後的武將們,各個挖空心思。

比如嘉靖第一勇將馬芳,他的辦法就是設立督戰隊,全是由百步穿楊的神射騎兵組成,作戰的時候遊盪在戰陣後,有發現主動跑的,二話不說就是一箭。

後來指揮抗倭援朝戰爭的遼東名將李如松之父李成梁,他的辦法也是設督戰隊,不同的是他親自帶隊拿刀砍,有潰退的被他看見,上來當頭就是一刀。

然而按照明朝中後期文學家徐文長的記錄,最有辦法的還是抗倭名將戚繼光,他的方法就是敲鼓。他的戚家軍里,按照不同的要求,編訂了不同的鼓點旋律,如果部隊出現潰退,就命令敲進軍鼓,鼓聲之中,士兵必然能夠重新振奮。

後來徐文長遊歷北方,在山西見到在此地任御史的好友梅如楨,說起戚繼光的辦法,梅御史好奇的問:「這辦法有沒有可能在我這裡推廣。」徐文長答,你學不來,那是人家平時苦練出來的。

8 鐵血大明軍

萬曆年間的明王朝,在許多後人看來,是混亂爭鬥烏煙瘴氣,但在朝鮮人眼裡,卻只當得四個字:鐵骨錚錚!

朝鮮官員柳成龍在其描述同時代抗倭援朝戰爭的文章里就曾說:中國士兵打仗勇敢,關鍵時刻敢於和敵人以死相搏,即使兵力不如敵人,也依然奮戰到最後,真是天兵下凡啊。

《日本戰史》在記錄朝鮮戰爭中,五千明軍遭數萬日軍包圍的碧蹄館之戰時,也曾記錄過這樣一個細節。在從圍困,到肉搏戰,再到最終明軍成功突圍的整個過程里,明軍的戰旗始終沒有倒下,即使在日本的攻擊中,持旗的中國士兵不斷有人犧牲,依然馬上就有人接過戰旗,繼續持旗奮戰。

在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朝鮮戰爭戰火重燃早期,數萬日軍攻打三千明軍死守的南原城,在日軍強烈攻勢下,當地的朝鮮本國兵馬早就逃散,然而接到死守命令的明軍,不但血戰到最後,城破之時,竟然還能成功突圍出去。

日本人記錄,在整整十天的攻城戰中,中國軍隊死戰不退,日軍攀城牆時,很多重傷的中國士兵,竟然抱著日軍的腿一起跳下城樓,與敵人同歸於盡。傷亡慘重的日軍,在佔領南原城後,竟然屠城三天泄憤。而給敵人沉重打擊的南原守將楊元,則在撤退回來後被明朝以戰敗罪斬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清薇 的精彩文章:

TAG:墨清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