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殲12罕見拿到「世界第一」,造出5架原型機,無奈被迫下馬

中國殲12罕見拿到「世界第一」,造出5架原型機,無奈被迫下馬

原標題:中國殲12罕見拿到「世界第一」,造出5架原型機,無奈被迫下馬


(本文所用CG圖均為網易談兵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發生在1955年-1975年的越南戰爭,是距離中國本土最近的一次大規模戰爭,當時,武裝到牙齒的美軍,開始全面進攻北越軍隊,不過,十分戲劇的是,美國已經導彈化的F4戰機,並沒有安裝機炮,F4戰機在和越軍裝備的米格17近距離格鬥中,多次受挫,屢屢被擊落。



這種以弱勝強的案例,讓當時同樣處於國土防禦作戰中的中國空軍,深受震撼,這也直接導致了中國新型戰機的發展思路。


因此,1968年中旬,中國開始研製小型戰鬥機,想要獲得一款維護簡單、造價低廉、短距起落、機動靈活的輕型戰機,從而以「空中游擊戰」應對國土防空作戰。



隨後,研製新型戰機的任務,在1968年的"8 25"會議上,下達給了南昌飛機製造廠,第二年3月,這款新型戰機被正式命名為殲-12。



殲12戰機的正式研製時間是1968年7月,之後一年半完成了包括詳細設計、風洞試驗、系統模擬實驗在內的眾多設計和試驗,最終,首架殲12戰機在1969年12月26日成功首飛。


在1973年9月的試飛彙報表演中,葉劍英元帥稱讚殲12為"空中李向陽",從而表現出殲12戰機具有較強的空中機動性能,不過,殲12戰機本身,存在太多設計缺陷,且存在一致命問題,那就是自身太小,難以大用。



從公開資料可以知道,殲12戰機翼展7.2米,機長10.7米,機高3.7米,空機重量3100千克,正常起飛重量445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5295千克,裝備1台渦噴-6乙發動機,實用升限17410米,最大航程1385千米,最大平飛速度1.5馬赫,武器裝備為1門30毫米機炮,備彈80發,1門23毫米機炮,備彈120發,機翼掛架可掛2枚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或2個400升副油箱。


僅從這些數據上來說,殲12戰機毫無疑問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輕的超音速戰鬥機,這也被軍迷戲稱為中國航空來之不易的「世界第一」。



其實,如果脫離戰技術指標,僅從航空技術的發展來說,殲12戰機對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和促進,有著近乎不可替代的意義。


作為完全擺脫蘇制戰機的研製體系,完全獨立自主設計、製造和試飛的戰機,殲12在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就顯得十分特殊而重要了,因為,通過殲12戰機的研製,中國航空工業積累了寶貴的戰機研製經驗,從這一方面來說,殲12的出現,對中國航空技術的促進,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不過,由於殲12戰機自身重量太小,限制了其留空作戰的時間和載彈量,加上該機設計上存在較多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殲-12裝備的電子火控設備過於簡單和陳舊,尚未定型便不能適應未來作戰需要,即使換裝新型電子火控設備,受限於其狹小的機體空間,綜合性能也不會有本質的提升,最終,中國在1978年2月,因調整裝備體制,決定停止殲12戰機的後續研製計劃。



相比殲9、強6、殲13這些連原型機都尚未製造出來便已下馬的戰機,殲12總計製造出5架原型機,除了南昌飛機製造廠保存了2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保存了1架外,另外2架保存在中國航空博物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兵 的精彩文章:

電影《芳華》6分鐘詮釋戰爭慘烈!和陵園裡的弟兄比,我敢說不好嗎?
中國這一步槍價值26萬!到底貴不貴,答案是這樣的
腦洞大開:金庸筆下大俠若上戰場誰戰力強,這兩人堪稱人形兵器
中國急缺這一特種飛機!俄羅斯拒絕出口,烏克蘭緊急送來大禮
俄羅斯亮劍一隱身殺手鐧!中國至今沒有,突防能力太出色了

TAG:談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