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欣賞楷書,這些知識您一定要知道!

欣賞楷書,這些知識您一定要知道!

發在頭條上的書畫類文章,書法下面的評論最多,評論呈現兩種趨勢,一種是專業的書法家,評論有自己的特點;另一種是書法愛好者,首先是看字,儘管有的評論言辭激烈,但只要是寫的比較好的楷書,總是受人歡迎的,此文簡單的探討一下如何欣賞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一直是官方所採用的正式字體,也成為書法史上的一大宗。因其形體方正,可作楷模而故名。它產生於漢末,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唐朝更是楷書的黃金時代。楷書是由隸書經過長期發展演變慢慢退化而成的。早在東漢時代的簡、帛及器物上以能看到一些楷書得體勢,《熹平石經》的正方字,《張遷碑》的方勁用筆,實際開啟了楷書的先河。楷書的特點,從總體上看,楷書呈長方形,結體也比隸書緊密,用筆也很豐富細膩。寫起為也要比隸書靈活捷便,從楷書創立之後,它就代替了隸書正統地位,經過長期的試用證明了它是實用性和藝術性結合較好的一種書體。我們常說;真、草、隸、篆"四體,楷書居四體之首。

楷書的開創和確立之功,應首推鍾繇。在當時,著名書法家既是當時重要的書法藝術家,也是書體字形的研究者。鍾繇,魏明帝時官太傅,世稱鐘太傅,擅長隸、楷和行書楷體,他的書法有三類「鍾石書」,「章程書」,「行押書」。據專家考證認為,屬於鍾繇「鍾石書」的是《上尊號碑》;歷代相傳的《宣示表》是工整的小楷,「章程書」字形橫扁,字細畫短;《賀捷表》楷帶行草,即「行押書」,就是當時的行書。

鍾繇之後,最為著名的就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了。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繁榮強大的朝代,文學藝術在唐朝也是最輝煌的時代,唐朝更是書法的黃金時代。湧現了大批書法家和優秀的書法作品。更由於唐太宗李世民的提倡,書法被列入教育、取士、官制之中。楷書在唐朝初年就進入了鼎盛時期;初唐大書家很多,成就卓著的有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他們四人被後人合稱"初唐四家"。此後,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到了唐末,楷書已發展到了頂峰,風格已過於規整,於是逐漸走下坡路了。

在"初唐四家"之後的歐陽詢,楷書筆力遵勁,法度森嚴,結構平穩之中寓險奇。他的楷書,被後人奉為楷書標準,稱為"歐體"或"率更體"。楷書代表作品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簡稱《化度寺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等等,尤以《九成宮醴泉銘》,此碑簡稱《九成宮》,最能代表歐體風神,評者多稱之為"楷書之正宗""真書之冠"。《九成宮》用筆穩健平實,結體較長,清秀之中帶有險勁。

但是,因為《九成宮》碑十分著名,摹拓日廣,損壞較重,又經後人洗鑿,有失原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書畫 的精彩文章:

紮根傳統關注當代,山西書協顧問田樹萇,書作碑帖結合雄健豪放
因書作獲獎而被破格錄至學院任教,書作古拙樸厚,得自然古貌!
85年蘭亭書法大賽一等獎得主倫傑賢:書法要堅守中庸之道!
湖北畫痴農民,用28年的「不務正業」,讓彩色的幻想變成現實!
中書協鑒定評估委員潘英琪:所有的都可以創新,唯獨書法不要提

TAG:愛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