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江歌案開庭:揭露人性至惡的駭人真相,20年判決義憤填膺

江歌案開庭:揭露人性至惡的駭人真相,20年判決義憤填膺

作者:陳 玲

編輯:韓怡然

12月11日,一直陪同江歌媽媽的徐靜波發了一條微博:

(江歌媽媽從法庭出來,跟我說了一句話:陳世鋒在法庭上居然跟沒事一樣,太冷血了)

1

江歌案的兩位活著的親歷者,一位是劉鑫,一位是兇手陳世鋒。

劉鑫被口誅筆伐,但她至少還說了「對不起」,至少還會哭泣。說明對江歌的死,她有愧疚,她的情緒也是受創的。

反觀陳世鋒的表現,普通人就算旁觀一個無辜生命被殺死,也會觸目驚心、惡夢連連;但作為實施行為的兇手,他卻跟「沒事一樣」。

這會讓你想到誰?我想到的是漢尼拔。

法醫稱,最致命的是第一刀,這一刀已經讓江歌左頸大動脈血管被切開。

而陳世鋒後面還連刺了十幾刀。這個時候他還能冷靜地想到,如果江歌沒死會花費高昂的醫療費,他不能給自己和父母帶來療經濟負擔。

陳世鋒離開現場後,回家做的事情就是洗凈沾血的衣物,企圖製造自己不在場的證明。

江歌死了,這件事,在他心裡完全沒有激起半點情緒的波濤。

江歌,是他前女友的好朋友,他們早就認識;他們都在異國他鄉,本應有很多遠離家鄉求學的共同話題;他們同齡,都是正當大好青春年華的學生。

這樣的人,我們只要認識,就會產生一份不同的的感情,但是陳世鋒完全沒有,他沒有感情。

在他面對悲痛欲絕的江歌媽媽時,也跟沒事一樣。

他毫無悔意,一點都不能理解江歌媽媽的悲痛,缺乏同理心。

冷血、冷漠、冷靜……怎一個「冷」字了得!

陳世鋒這種極度的冷,普通人都是做不到的。

只有一種人可以,心理學上稱為「反社會型人格」。

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可以找到這類人物角色:

《新警察故事》里吳彥祖飾演的富二代,表面上是社會精英,但實際上,別人的痛苦他毫無感受,他無視社會規則,他以玩弄規則樂;

GIF/1K

漢尼拔,精通醫學和心理學,非常傑出,但他披著心理醫師的外衣欺騙操控了所有人,殺人時他的心率沒有絲毫變化,他一邊殺戮一邊微笑,甚至把烹食人肉當成藝術……

2

除了前面說的陳世鋒的無悔意、無羞慚感,我們來看看反社會人格診斷的其它三點:

1、 易激惹,高度的衝動性和攻擊性。

人都有攻擊性,但到毆打、殺人的地步,程度就很不一樣了。

陳世鋒在大學裡就毆打過前女友,根據該女生描述,她被陳踹倒在條凳上,而且一個耳光扇到她半個月左咬肌受傷,當時她是大叫著救命撒腿就跑才逃走的,甚至停了一個學期沒敢去上學。

而劉鑫提出分手後,陳世鋒緊緊抓住她的手臂,她害怕逃走,並且手機都不敢去拿。包括出事那天,劉鑫一直處在高度的害怕中。

是怎樣一個人,會讓分手的戀人怕到這種地步呢?

2、 行為無計劃性。指行為受偶然動機、情緒衝動或本能願望所驅使,缺乏計劃性或預謀。

陳世鋒在華僑大學的老師說「之前他打前女友,聽說是因為他被刺激到了,這次江歌案,我猜想是否因為他也受到了刺激」。

換句話說,陳世鋒殺江歌,純粹是一時受刺激了,情緒一衝動,他就下了殺手——這裡我們不做法律層面的探討,我們能確定的是他要找的人本是劉鑫,他殺江歌完全是計劃外的。

3、 社會適應不良,不能從經驗中取得教益。

陳世鋒在華僑大學與「前女友」的交往經歷,與後來劉鑫的交往經歷何其相似,都是女方提出分手後,他不接受、恐嚇、暴力,而前一次的經歷完全沒讓他吸取任何教訓,甚至他事後還說「我打她沒有錯,她先侮辱了我,她活該」。

3

網上說認識陳世鋒的人分成兩大派,有些人不相信他殺了人。

其實這也是反社會人格的人一大特點,他們外表看上與常人無異,甚至可能具有一定的魅力、能力或特長,往往能吸引人,但關係肯定不能維持長久。

陳世鋒的表面魅力是有的,網上說他在大學期間,至少談過5段戀愛,「前女友」覺得他「是一個特別努力的人」,劉鑫也覺得「他人挺好,斯斯文文的」「平時課上發言內容不錯,也經常受表揚」。

「前女友」說他們相處了不到一個月,劉鑫與陳世鋒相處也不到三個月,4月認識,5月底同居,7月開始吵架,8月就分手搬出。陳世鋒沒有與人長期親密相處的能力。

前女友認為他「比較偏激」,劉鑫描述他控制欲強,「一些小爭吵,就非要揪著你分出個對錯來,一定要讓我接受」。

這裡反應出反社會人格的「全能控制」的部分,就是「操縱」。

陳世鋒向華僑的老師哭訴他沒錢,最終打動老師幫他到了日本;在日本他又哄得了一個「日本媽媽」的開心。朋友評論他「很善於和老師領導打交道,能對他上進有幫助的人對他印象都非常好」。

這種如願以償,就是他處心積慮找到的操縱感,他能控制所有事情象自己想的那樣。

自然,女友說分手肯定是不行的,因為不是他說的,超出了他的操控。

所以他會再三糾纏劉鑫,先是表達自己不能失去她,未果;然後以裸照和錄像來威脅,仍然未果,他就恐嚇劉鑫「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這裡可以看到他的步步緊逼、操控慾望之強,。

也有朋友說陳世鋒性格比較陰鬱,「家庭條件不好比較自卑,但又想得到別人的認可,超級自戀」。

這裡有看似矛盾的一個特點,就是既自卑又自戀。

其實這並不矛盾,正是一個事物的兩面,只有自卑的人才會自戀,而超級自戀也就是為了掩飾自己的極度自卑。

在網上看到,陳世鋒家境一直不大好,並且從寧夏搬到陝西,父母做些小生意,上面還有一個哥哥和姐姐,老師形容他「很窮」「很自卑」。

經濟是一方面,從事件發生至今陳家的一個比較「沉默」的狀態來看,陳家家人之間的親情似乎比較平淡、疏遠,而陳家對被害人江歌的歉意似乎也很輕淡。

可能,陳世鋒的家庭不善於用語言交流情感,他既沒有形成情感上的依戀,也沒有習得通過對話理解他人的能力,而如果生活中有暴力攻擊的榜樣,那他就學習了以行動來表達;另一方面,陳家父母的管教不當,或者存在於對孩子的成長缺乏約束,造成孩子缺少超我和良知。

這或者也是陳世鋒的「反社會人格」形成的重要原因。

反社會人格的人,也稱「無情性人格」。

如果生活中,我們中的很多人,把做一個有品德、講義氣、懂感恩、樂於助人的人,作為良好品質的追求。

但是,的確存在缺乏同理心、冷漠無情,同時具有反社會攻擊性和操縱慾的人,作為自保起見,我們還是默默遠離為上策。

不要捲入別人的糾紛,做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並不希望自己能成為什麼英雄,只祈求一世平安。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看到了血我心裡不舒服
余文樂:我們將在何時?跟什麼樣的人結婚?
我要如何才能走出迷茫?
陪讀,那都不是事兒

TAG: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