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永別了,人類!

永別了,人類!

原標題:永別了,人類!


微信名:視覺動物


ID: shijuedongwu2017


最近的一篇關於白暨豚的文章,引發了網上不小的震動,之前我們曾分享過一部紀錄片《海豚灣》,講述人類在滿足自己生存甚至利益的驅使下,將捕殺海豚,作為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當有人出面發聲,甚至用生命保護這些動物的時候,卻遭到了一系列的威脅恐嚇。。。


日本的太極地(Taiji)是一個風光秀麗的美麗海灣,然而每年在這裡有23000頭海豚被日本漁民捕殺。


海豚灣預告片



在文末,我們給大家的彩蛋里,有這部紀錄片的鏈接,分享這部看哭了無數人的紀錄片。。。


而下面是今天關於白暨豚的正文內容:


你好,人類,很高興能與你交談。


我叫白鱀豚,曾是中國長江的主人。



或許你只聽過我的名字,從沒見過我。沒關係,這沒有什麼不禮貌的,我的同胞實在太過稀少,你沒聽過也很正常。。。


早在十年前,白鱀豚就被人類宣布功能性滅絕了。現存的數量已經不足以繼續繁衍,滅絕只是時間問題。。。

近十年,人們的地毯式搜尋也再沒能找到我的準確蹤跡。偉大的人類擅長搜尋,我的鳴叫也如同船隻的汽笛,擁有回聲定位的能力。


遺憾的是,我的聲波終將與你交錯,消失在萬古奔騰的長江之中。


白鰭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亦稱:白鰭鯨、白鰭、白旗、白夾、青鰭、江馬、中華江豚、揚子江豚及長江河豚等,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游。



「長江女神」白


人類或許是當今世界的主宰,但我們已在長江中生活了2500萬年,歷史比人類還要長很多。


長江與地球,是我自古以來不變的家鄉。


後來,家不成家,我們到了今天的境地。


據人類考證,白鱀豚於2500萬年前由太平洋遷徙至長江。我相信,寬闊的洋面一定比不上這條充滿生命力的江河,所以祖先才會做出這個選擇。。。


人類對於我最早的記載是秦漢時期的辭書《爾雅》,那時候,我叫做「鱀」。


白鰭豚水彩畫 / 站酷


據說,當時我們的數量超過5000頭,廣泛分布於長江流域。全長約1700千米的江水中,都有屬於白鱀豚的身影!


古老的人類曾經錯誤地把我們歸為魚類。


你一定想不到,我們也是哺乳動物,繁衍方式也是胎生,也需要不斷呼吸新鮮空氣——甚至和人類一樣,我們也會做夢。


在很久以前,我的夢平和而夢幻,充滿了寧靜的神聖感。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只能夢到母親眼中的悲傷,夢到兄妹們遠去的哭泣,夢到反覆追趕卻無法再觸碰到的、被捕殺走的哥哥。


說到這裡,我尚在跳動的心臟就會隱隱作痛,和你們失去至親好友時的疼痛是同一種。


我的壽命沒多久了,還是說些開心的事吧。。。



很多年前,和人類和平共處時,長江漁夫會根據我們躍出水面或發出叫聲來判斷天氣,我們能準確地告訴人類變幻莫測的江面風雲。那時你們的祖先把我們視為江神。

兩千多年前,一個叫郭璞的人在《爾雅註疏》中寫了一段文字,我一直很喜歡。

「鱀,?屬也,體似鱘,尾如魚。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余。江中多有之。」


我想,這個人一定很愛我們。因為他的描述精準而優美。


1914年,美國人霍依(Charles M. Hoy)在中國的洞庭湖地區收集到了一個白鱀豚標本,將其帶回美國後,時任美國史密斯研究院學者的米勒對其從形態學、解剖學,以及其骨骼、牙齒位置等進行研究。


後來米勒在論文《來自中國的一個淡水豚新種》中確認白鰭豚為一種獨特的新物種,並定下了拉丁語學名「Lipotes vexillifer」和英文名「Chinese river dolphin」(直譯為「中國江豚」)。


鱀豚正式成為一種國際承認的新物種。


我的身體大致呈流線型,軀幹部分為紡錘狀。尾鰭分為兩叉,扁平寬闊且與水面平行。我的吻突狹長,呈喙狀,伸向前方約30公分左右。牙齒為圓錐狀,鼻子長在我的頭頂。我的前額呈圓形,向前隆起,是發音器官最重要的部分。



成年的我,背面一般呈淺青灰色,腹面呈潔白色。與江水相近的顏色,能夠讓我在長江中更好地隱蔽自己。

大概是因為令人喜愛的身形與溫順的性格,我們一直以來都是美麗善良的象徵,人類稱我們為「長江女神」。


《聊齋志異》有一段慕生與白秋練相愛的故事,白秋練就是白魚精變成的女子,白秋練就是我的化身!



當時我們與人類,的確有過一段和諧相處的靜好時光。



急速消逝的白


然而,我們的消逝是急速的。


1984年,白豚被加入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得到了「水中珍獸」的「美稱」,不祥之兆開始籠罩著我們。


1986年,的宏觀數量已不足300頭,檔案變成了「瀕危(EN)」。那時我還天真地祈求人類能夠再為挽留我而努力,就像挽救國寶大熊貓,就像大熊貓的復興。


1996年,我變成了「極危(CR)」物種。像是患了絕症的人類無藥可救,我和我的家人在江水中倉皇逃竄,我不會知道,明天和末日會哪個先來。

2006年,七國科學家在長江進行了40多天大規模搜尋後,未發現一頭白鱀豚。


次年8月,英國《皇家協會生物學快報》期刊據此發表報告,正式公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


後來,曾多次有目擊者聲稱看到我們,然而這些目擊記錄都沒有得到確證。


整個過程中,人類是最可怕的兇手。



淇淇


儘管我們的逐漸滅絕也有「自身繁殖能力較差」和「遺傳多樣性很低」等原因,但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老朋友。


是人類一步步毀了我們的家。


今天的長江流域居住著3億多人,相當於全世界總人口的5%。這片土地養活人類尚且不堪重負,更別提其他物種。


人類的江畔活動給我們帶來了巨大困擾。圍湖造田,減少了湖泊面積;修壩阻隔了魚類江湖間洄遊;長江水污染的加劇導致我們的食物嚴重不足,免疫和生殖系統也受到了傷害。


江西九江十里河突變「牛奶河」 河水呈白色並浮起泡沫 / 視覺中國


永遠忘不了姐姐帶著我外出覓食的那些天,我們終日遊盪,但是除了長江里難聞的人造垃圾,一無所獲。


比環境變化更恐怖的是人類的直接傷害。20世紀人們收集到的白鱀豚標本中,92%是人為致死的。


漁民肆無忌憚的捕撈讓白鱀豚遭受了巨大傷害。我們身軀龐大,一旦進入漁網,便再無逃生可能。迷魂陣、電打魚、滾鉤、魚雷,人類使用了各種各樣極盡痛苦的方式折磨著我們,我們的鮮血讓長江水變得渾濁。



漁民捕魚 / 視覺中國


也不只是捕撈,人類過度繁忙的水上運輸,也把白鱀豚一頭一頭拉進死亡漩渦。


船隻日夜不休的汽笛鳴聲帶來可怕的噪音污染。許多同胞曾欣喜地以為那些聲音是親朋好友的呼喚,循聲游去,被殘忍地捲入輪船的螺旋槳中生生絞碎,葬身於此。


他們歡欣而去,不再歸來。


人類捕殺江豚 / 雲南生物多樣性研究院


這麼講述你們可能無動於衷,那就讓我把傷口撕開,細數幾個同伴的消失吧。


1974年春節前夕,人類的航運部門爆破清理航道。一根雷管下去,兩對白鱀豚喪生。每每提到這個故事,我的母親總會開始流淚。因為在兩個雌豚的肚子里,各孕育著一個胎兒。


1984年,我們一家人生活在長江湖北嘉魚江段。後來不止一次聽媽媽哀傷地悔恨,真不該為了伙食就搬離熟悉的流域,因為爸爸就是在那時被人類電死。爸爸身長1.5米,在水中遊動時姿態特別迷人,我最愛和爸爸一起四處遊盪。但是從那天開始,爸爸再也無法與我們同行。



1987年,我的姐姐在長江被滾鉤活活鉤死,渾身上下有103處傷口。我一直拒絕回憶這段往事,我根本不敢想像姐姐死之前經歷了什麼。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媽媽的眼睛裡總是充滿哀傷,她經歷了太多死亡和別離。


1990年3月,我的一位朋友失蹤幾天後在長江下游靖江段羅家橋被發現。那時她已沉沉睡去,帶著緊緊鉤入皮肉的36枚滾鉤。至此,我覺得我已脫離哀傷,走向一種對死亡的木然。


到今天,我再沒有任何同伴。


江水中再無熟悉的鳴叫,我獨自游在寂靜空曠的水域里,孤獨且恐懼。

不敢靠近岸邊,那裡有同胞鮮血的味道,或許馬上也會有我的鮮血。


我已死去了百分之九十九,僅剩一點靈魂還在長江水裡遊盪。


長江水不再是我幸福平靜的家園,我的鳴叫不再得到同胞的回應。原諒我無法對這個世界報之以歌。


人類賜予我窮途末路,而我曾是長江的主人。。。



人類蒼白無力的挽留


當你們開始意識到失去,挽留就顯得蒼白無力。


1978年,中國科學院建立了淡水海豚研究中心,開始對我的第一次研究。1992年,我成為中國第四屆大學生運動會的吉祥物。而那時的我,多麼希望自己的未來也能像年輕的人類一樣,充滿希望,無限生機。


然而事實上,我的親人和朋友接連死去。


說一個你們人類都熟悉的小夥伴吧,就是你們喊它「江江」的那隻白鱀豚。


印象中是1981年,我和好朋友「江江」一起出去玩。


那天江水的溫度讓人格外舒服。我快活地游在他前面,一回頭,就驚悚地看到江江被一個巨大的滾鉤死死卡著往水面上拽。我在一旁拚命嘶吼,卻無能為力,那一刻,我痛恨自己的軟弱。


據說,重傷的他沒有立即死去,而是被緊急運輸到一個水產研究所的養殖試驗場進行人工飼養。


1982年4月16日,掙扎了129天的江江因重傷不治死亡。


說實話,如果結局註定是死,我真的殘忍地希望他當時就死去。你們根本沒法想像江江被帶走時看向我的眼神多麼痛苦絕望,而我只能看著他掙扎,無能為力。我無法想像那苟延殘喘的129天里,帶著渾身的傷痛,遠離一切親人好友,江江是在做怎樣的堅持。


淇淇可能是我眾多好友中比較幸運的。



世界上唯一一頭人工飼養的白鱀豚「淇淇」,攝於2001年/視覺中國


1980年1月11日,他被人類帶走進行人工飼養,享受著國寶級的待遇。


時任中科院院長指示,盡最大努力養好淇淇,就連國家也親自為他批了10萬元研究經費。


我不知道淇淇喜不喜歡這種至尊待遇,反正我是不會羨慕的。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拘束在小小的天地里,沒有同伴,獨自生活。


直到2002年,淇淇也走了。現在的他,變成了一尊不會說話的標本,被擺在白鱀豚標本館,寂靜孤單,永世不能再回到長江。



豚淇淇


2016年,中國綠髮會分析認為我們一定還有個體在長江存在,而且還可能有一頭幼豚生活在蕪湖黑沙洲江段。


為了尋找並拍到確鑿的影像,他們開啟了「2017白鱀豚公民科學家尋證」項目,公開面向全社會邀請共同守望和尋覓我們的蹤跡,並給首位拍到並被科學界認可的朋友提供10萬元獎勵金。


我不想讓最後的告別顯得像控訴,因為控訴人類已經毫無意義。我只能盡我最大的努力警醒世人,不要讓這個世界變得一片寂靜。



中國綠髮會於5月14日早晨在長江蕪湖段發現疑似白鱀豚的視頻資料。視頻來源 中國綠髮會(00:49)


2017年5月14日上午,中國綠髮會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其科考隊員當天上午6:30在長江蕪湖段目擊、拍攝、記錄到兩頭疑似白鱀豚。這一消息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白鱀豚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鯨,僅存在於長江中下游。它體態優雅,被譽為「長江女神」。但早在十年前,2006年,白鱀豚就被認為已經「功能性滅絕」,在長江中已難覓其蹤跡。



中國綠髮會科考隊員在長江蕪湖段目擊、拍攝的疑似白鱀豚。 截屏圖


據三聯生活周刊報道,1997年,農業部曾組織過一次大規模的白鱀豚普查,34艘考察船在從宜昌到上海之間的江段中發現了13頭白鱀豚。1998年,14艘考察船便只能找到4頭白鱀豚。2006年底,一支由30多名中外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曾開展過為期一個半月的長江白鱀豚考察工作,卻一無所獲。


逼上絕境的物種


這並不是人類第一次把一個物種逼上絕境。我已經聽說過太多共同命運的歷史,我感到不寒而慄和絕望。


1681年,不會飛也不怕人的渡渡鳥被宣布滅絕。在被發現後的二百年內,它們的家園模里西斯島被嚴重破壞,導致它們徹底消失。英語中有一句俚語,「as dead as a Dodo」,意思是「死得像渡渡鳥一樣」,徹頭徹尾,無法挽回。



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中根據現代研究製作的多多鳥骨骼和實體模型/romancebandits


1936年,在地球上生活了超過400萬年的袋狼因為人類的捕殺全部滅絕。1888年,塔斯馬尼亞政府以每隻袋狼頭1英鎊的獎勵鼓勵農民殺死袋狼,此獎金計劃直至1909年停止。這樣可怕的清除計劃,讓所有物種不寒而慄。



袋狼 / 視覺中國


1914年,最後一隻熱愛旅行的北美旅鴿死去了。在北美,它曾有50億隻同胞。



北美旅鴿 / 視覺中國


1983年,倔強又美麗的斑驢因遭過度捕獵而滅絕。



斑驢標本/科教網


2011年,西非黑犀牛因為人類的大量獵殺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西非黑犀/深圳新聞網


這本恐怖的物種史還在被人類書寫得更為黑暗。


為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滅絕地球上的某類物種?


這個問題,不應該留給我來思索。


我深知在未來的某一天,我的名字將會和他們一樣,被刻在物種史上供後人銘記。再也不會有人見到鮮活的我,那個在水裡翻騰跳躍的身影只會在影視資料或者畫像中存在。


若干年後,我可能會被認成神聖獨角獸的古老原形。但那已經不重要了,我即將成為由人類親手終結命運的聖靈。


這是一出無法挽救的悲劇。我也很想再回到過去,向你們最後一次預警江面上的風暴。那時,我對你們曾信任而親昵,我想我曾讀懂過「友誼「這個屬於人類的辭彙與情感。


然而現在,我已經完成了我全部的求救和抗爭,把眼淚與鮮血都融進江水裡,準備放棄。萬古奔騰的長江是我的家,我的靈魂將永居於此。


是你們人類讓我失去了家鄉,失去了親人,最後也將失去了自我。


請記住我,請不要忘記我。


【原文完】


可能有人看了之後會說,人類就是萬物之主,食物鏈頂端,自然會有淘汰,之前我們分享過的一篇文章引發了大家的探討,點擊可看:重口味漫畫揭示人類與動物身份互換,看完卻觸目驚心


喙豚科生物(或者說屬於鯨類)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物種之一,他們具有超強的感知力和溝通能力,甚至能用意識彼此交流,這是人類所嚮往的一種溝通方式,但隨著環境的破壞和影響,未來也許不只是白暨豚遭受這樣的命運,江豚、海豚都很有可能遭遇到同樣的命運。


我們想說的是,人類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而已,如果我們沒有敬畏之心,下一個滅絕的物種很可能就是我們自己,這不是危言聳聽,現在的情況,已經非常迫切了,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多一點對自然的愛,而不是以自大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


我們也並不想立什麼Flag,我們都是破壞自然中的一員,這個事實不容忽略,與那些過度捕殺的人沒什麼區別,作為人類種族對另一個種族做的事情,責無旁貸;逃不了任何干係。


有罪要贖,有錯要改,我們只是反思,能做些什麼?


我們不想呼籲什麼,只是希望展現更多的事實,讓大家都能看到。


我們一直相信毒藥,有時候才是最好的解藥,心靈雞湯喝多了,總是會上火的。我們不做聖人婊,既然是人類,一樣都是兇手,沒有區別。


就是這樣!


----------- 調查的分割線 -----------

據不科學小道消息調查,有關部門記者專訪了我國淡水魚類研究專家、長期關注長江生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


曹文宣表示,在我國長江流域,不排除還有個體存活,尤其是在長江口寬闊的江域里,是有可能有白鱀豚的。因此,白鱀豚仍然是2007年中外科學家宣布的「功能性滅絕」。


「所謂功能性滅絕,就是數量非常稀少,以致於自然條件下失去了繁殖能力。但並不是表示這個物種在地球上沒有了。」曹文宣說。


白鱀豚是我國特有物種,僅產於長江中下游,是世界上僅存的四種淡水豚中所剩數量最稀少的一種,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06年,中外科學家在長江進行聯合科考,沒有發現白鱀豚的蹤影。2007年科學家宣布白鱀豚功能性滅絕。


曹文宣表示,宣布一個物種滅絕是一個複雜的科學過程。「一般而言,功能性滅絕後50年里自然界沒有再發現存活個體,才能鑒定為滅絕。」


此外,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白鱀豚仍然被列為「極危」(CR)。在「極危」之上,還有野外滅絕(EW)、絕滅(EX)。


近年來,長江中下游時不時傳出白鱀豚身影再現的傳聞。曹文宣表示,這些傳聞暫時不能證實,但也不能證偽。


希望以後官方和民間的考察,儘可能地留下影像資料。「如果發現白鱀豚,盡量拍攝到照片視頻,有這些資料才能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展開保護。」

參考文獻:


[1] Lipotes vexillifer.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年版本.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2009.


[2] 周開亞、錢偉娟、李悅民. 白鱀豚的分布調查. 動物學報. 1977, 23 (1): 72–81 (中文).


[3] 胡本正. 水中國寶白鱀豚. 《野生動物》. 2003, (5): 28–30. ISSN 1000-0127. cnki:ISSN:1000-0127.0.2003-05-013 (中文).


[4] 房寧; 楊希偉. 24歲的白鱀豚「淇淇」將服用保健品「安享晚年」. 新華網. 2002-07-10 [2007-05-16] (中文).


[5] the Baiji river dolphin is functionally extinct. 瑞士白鱀豚保護基金會. 13 December 2006


[6] 「長江女神」白鱀豚疑現身 已功能性滅絕近10年. news.sina.com.cn.


[7] 陳佩薰、劉仁俊、王丁、張先鋒著,《白鱀豚生物學及飼養與保護》,科學出版社,1997年


[8] 科學家:長江白鱀豚已基本滅絕. BBC中文網.


[9] BirdLife International. Raphus cucullatus.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3.2年版本.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2012


[10] Groves, Colin. Wilson, D. E., and Reeder, D. M. (eds), 編. 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 3rd editi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6 November 2005: 23.


[11] 世界珍稀物種非洲西部黑犀牛正式宣告滅絕. 騰訊網. 2011年11月12日.


----------- 彩蛋分割線 -----------


這部紀錄片,看哭了無數人!


告訴你人類的殘忍與無知!


這是一部讓人


看完流淚後思考的紀錄片


人類,到底在做些什麼


。。。







本片真實而客觀的記錄了這一殘忍的行為。 在著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專家裡克·奧巴瑞的帶領下,一群愛冒險的激進分子扛著頂級的裝備走進了日本太極地的一個海灣。










因技術性問題,此篇無法置入文章內播放


有興趣觀看的小夥伴,請複製下方鏈接


在外部瀏覽器,或騰訊視頻APP里打開


紀錄片《海豚灣》


https://v.qq.com/x/cover/1fl91giyegazfl4.html



每個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力


每個生命,同樣值得被善待


請儘可能停止


一切暴力的行為


這個世界需要有你的愛


才會更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諭文藝 的精彩文章:

中 國 ZF 辦 公 大 樓——領 先 世 界 100 年!
她就是「世界最美的小女孩」?
色粉, 烏克蘭畫家Konstantin.Ykin
十女配一夫,世界上最缺男人的國家~
生命最後一刻拍下的爭議照片,太震撼了!

TAG:曉諭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