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女兒被7所世界頂尖學府相中,這媽媽信奉「從小到大,由緊到松」

女兒被7所世界頂尖學府相中,這媽媽信奉「從小到大,由緊到松」

女兒被7所世界頂尖學府相中,這媽媽信奉「從小到大,由緊到松」

她將女兒教進世界名校

台灣作家梁旅珠,

著有《我把女兒教進世界名校》一書。

她女兒被美國哈佛、耶魯、斯坦福、

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哥倫比亞、賓大七所頂尖名校錄取。

她是用了怎樣的家庭教育

令她的女兒

被7所頂尖名校錄取?

教育理念

梁旅珠表示:我整個概念就是從小到大,由緊到松,因為好習慣不嚴格是養不起來的;在孩子愈小時,就幫孩子建立正確的習慣,孩子會「放大」這些習慣,未來無可限量!

我曾聽到一些事業有成,但學歷不盡理想,或小時候不大認真念書的人說:「念書有什麼用?成績一點也不重要,看我不是好好的。」我不贊成這種說法。

的確,成績、學歷與未來的成就表現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人生的成就本來就還需要靠機遇與離開學校後的持續努力,但我認為,就培養正向人生態度的目標來看,父母親還是應該鼓勵孩子努力追求成績表現。

女兒被7所世界頂尖學府相中,這媽媽信奉「從小到大,由緊到松」

圖 / 視覺中國

那麼,接下來,

我們就來看看梁旅珠具體是做了

什麼讓女兒的學習

能夠如此優異的

她把女兒教進世界名校

讀書讓孩子知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梁旅珠的觀點是:人的一輩子,讀書是少數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的事,不需要靠別人,運氣的成分也很低。沒有人際關係、職場、婚姻等等環境條件,你完全可以驗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很容易就享受到成果,為什麼不把握機會好好努力呢!

但同時,她也指出:追求成績表現絕不是一味地要孩子當第一名,更不該只重視分數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錯誤放大成績的意義與重要性。家長自己也要認清孩子的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所以她鼓勵孩子追求的是「自己的最佳表現」。

因此,她從小給女兒灌輸「跟自己競爭」的觀念,讓孩子明白成績是一種自我檢驗,而不是數字的追求,名次可以幫助他們知道自己的能力在人群中的落點,只要符合,甚至超越自己應有的表現就是最棒的。

梁旅珠:不能把不喜歡念書當作借口,但努力過後發現不善於讀書,是可以接受,也必須坦然面對的。我希望這種觀點能一直延續,成為他們未來做事的態度,因為沒有一個成年人可以永遠只選自己愛做的事情做。

她把女兒教進世界名校

別讓自己的態度

變成孩子的壓力

梁旅珠認為,家長不該拿成績來檢測孩子需要多做幾本測驗卷,或是去哪裡補習,而應該拿成績來觀察小孩的做事態度、能力以及所得到的成果。

譬如數學老是不及格,那麼家長應該首先分辨究竟是不夠努力,還是努力之後依然沒有起色,有沒有找出補救的方法等等。

梁旅珠的女兒從小優異,在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她只在一年級拿過一次第二名,其他所有大大小小的考試,她總是班上的第一名。

但到了中學的第一次考試,卻讓她第一次體會到,拿第一不再那麼容易。成績不好,身為父母難免失落,但要有心理準備,這樣才不會讓父母的態度造成孩子的壓力。

梁旅珠:我自己念台大外文系,以前在一個又一個的階段都有爬上金字塔尖,新階段又跌下金字塔的經驗,所以一再提醒她,對自己不要有錯誤的期待,但眼前的挫折不表示定數,只要肯下功夫持續努力,龜兔賽跑的故事在真實世界是會發生的。

圖 / 視覺中國

她把女兒教進世界名校

小學低年級就得

把孩子的習慣「盯」好了

當孩子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梁旅珠會很用心地盯緊功課,她會坐在孩子旁邊,陪他們念書、寫作業,完成後,盯他們檢查或複習,確定每天的計劃都要實行。當他們有困難時,她會立刻協助他們找出解決的方法,比方說查字典或找參考書。

但她之所以陪在旁邊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具體功課的糾錯或指導,而是為了讓他們學會專心和時間控制。她不希望孩子邊寫邊玩一心二用,因此盡量幫忙約束孩子的精神集中。

等到功課寫完,休息時間就好好玩。在孩子們小學一二年級時,每天晚餐後,梁旅珠都和孩子一起到房間把功課拿出來,引導他們從當天的功課中決定出完成的先後順序。

梁旅珠:我要他們在一開始精神比較好的時候,先完成最難的作業(通常是數學或語文),再做其他科目,像美術勞作等放在最後面。至於才藝課的作業,我會要他們以「周」來做計劃,分配在課業完成後的空當。這樣可以教給他們一種時間安排的觀念,過一陣子之後,他們就會懂得如何規劃自己所有的課業、才藝活動和休閑時間。



她把女兒教進世界名校

中學生的家長不該繼續當書童

等到孩子上中學了以後,梁旅珠便開始很少像他們小學時那樣,常常為了幫忙班上的事去學校了。但由於長期擔任家長代表,梁旅珠偶爾有事必須去學校時,總能在校門口碰到一些天天到學校報到的媽媽。

看到這種情況,她心裡是不太認同的,她認為,「盯」功課、管孩子應該是有階段性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儘快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和方法,父母不該到孩子已經初高中了還繼續當書童,而很多父母念書比孩子還要認真,即使到了中學,還是天天在家管理小孩所有的功課細節,研究過濾每一張考卷的做法可能會導致孩子養成依賴。

梁旅珠:其中一位別班的家長,孩子成績很好,常常名列前茅,每次在校門口遇見,她多半正在和另外一兩位媽媽討論前一天發回來的某一張考卷。

有時她會把我叫住:『高媽媽,昨天發回來的生物考卷,第一張第九題選擇題答案有問題,你知道嗎?正確答案是B,可是C應該也可以。我已經幫他們查過課本和參考書,我認為……』

通常我只能一臉茫然地回說:『不知道耶,我完全沒看考卷內容……』然後快步「落跑」。一方面為自己似乎是個很『混』的媽媽感到有點不好意思,另一方面也擔心別人認為我裝模作樣。明明兩個孩子成績都不錯,在家裡一定嚴格督促,卻愛在別人面前假裝沒管小孩。

女兒被7所世界頂尖學府相中,這媽媽信奉「從小到大,由緊到松」

圖 / 視覺中國

她把女兒教進世界名校

別動不動就說孩子叛逆,

是你該放手了

孩子小學三年級以前,父母的影響力大,家長的指令和建議,孩子比較願意聽從。到了四年級,尤其是女孩子,伴隨著一些青春期發育帶來的生理變化,自主意識就變強了(男孩子通常會慢一點,開始的時間約在初中一年級)。

隨著生理變化學習獨立自主的正常現象,家長要有心理準備調整心態做法,不應解讀為「孩子變叛逆,開始不聽話了」。

梁旅珠表示,十歲左右是一個孩子自然轉變的時間點,在此之前就要跟孩子打下良性互動的基礎。比如協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父母必須早早建立權威,但不是一味地高壓。待孩子習慣養成後,做家長的再依狀況,一點、一點地放手,孩子會覺得父母越來越好相處,整個轉移過程就可以很順暢,不會有太多衝突。

從小到大,由緊到松。

梁旅珠:

我整個概念就是從小到大,由緊到松,因為好習慣不嚴格是養不起來的。小學高年級以後,我不再過問課業細節,只提醒孩子們學習若有困難,無法自己解決,一定要來找我商量。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父母「跟蹤」功課的目標和方法正確的話,就像是給孩子一支釣竿,親身示範釣魚的技巧與方法。短短兩三年時間的密集基礎訓練,足以讓孩子未來具備自製釣竿、拓展漁場的能力。

這篇文章中

有沒有哪些話觸動你

激發你的思考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考砸上北大,隨緣上清華,《最強大腦》的選手都是來搞笑的嘛
6個幽默段子,感悟太深了(最後一條亮了)
清華美女學霸「地理筆記」首次曝光,精美程度堪比地理教科書!
「練習」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為什麼愛情總是經不住考驗
想提高自己的吸引力擺脫單身,做到這三點就行

TAG:曹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