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狸貓換太子」歷史真相,一代才女太后被黑了上千年

「狸貓換太子」歷史真相,一代才女太后被黑了上千年

《三俠五義》中講述這麼一件事:劉德妃是宋真宗最寵愛的妃子,劉德妃以前是個江湖賣藝的女子,因生的貌美如花,被當時還是太子的宋真宗趙恆看中,便納入王宮。只可惜劉德妃雖受真宗寵愛,但卻一直未曾生育。古時皇室後宮都是母憑子貴,若無皇子,地位便不會太高,再加上劉德妃出身低微,只靠宋真宗一時寵幸,地位才得以保障,若假以時日自己人老珠黃,恐地位難保。

這時,劉德妃心出一計:借腹生子。雖然自己不能生,但可以找身邊的人替自己生。劉德妃身邊有一姓李的貌美宮女,便利用李姓宮女勾引宋真宗。李姓宮女得宋真宗寵幸果有身孕,這時,劉德妃也裝作懷孕。在兩人分娩後劉德妃唆使身邊心腹太監用一隻剝皮斷尾的狸貓換走李宮女所生的男嬰。真宗看到李宮女所「生」的妖物,便把她打入冷宮。

後得有宋朝大清官包拯查明真相,為李姓宮女,也就是後來的李太后昭雪。那麼歷史真的有「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嗎?

自宋朝以來,由於小說、戲劇等各種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的演繹,仁宗生母之謎日益鮮活生動,備受世人關注。儘管歷朝歷代增加、刪改了不少或虛假或真實的內容,而且,戲曲和小說中情節也不盡相同。然而,這一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大案,仁宗究竟是真宗後劉氏之子,還是妃子李氏親生,無論是小說,還是戲曲,幾乎眾口一辭,認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劉皇后之子。

事實也大體如此。李氏本是劉後做妃子時的侍女,莊重寡言,後來被真宗看中,成為後宮嬪妃之一。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經生過5個男孩,都先後夭折。此時真宗正憂心如焚,處於無人繼承皇位的難堪之中。據記載,李氏有身孕時,跟隨真宗出遊,不小心碰掉了玉釵。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釵若是完好,當生男孩兒。左右取來玉釵,果然完好如初。這一傳說從側面反映出真宗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態,也是真宗無奈之餘求助神靈降子的真實寫照。雖然不盡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氏後來的確產下一個男嬰。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仁宗趙禎還未來得及睜開眼睛記住自己親生母親的容顏,便在父皇真宗的默許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劉氏據為己子。生母李氏懾於劉後的權勢,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奪去,卻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滿情緒,否則不僅會危害自身,也會給親生兒子帶來災難。

在劉妃的讒言之下真宗下令殺了李妃。但是有一個小太監不忍心,自己寧願自己死,也要放出李妃,就這樣李妃才勉強撿回來一條命。可能是老天爺也看不下去了,六年之後劉妃的兒子竟然英年早逝,真宗又沒有其他的皇子。

但是處理掉李妃兒子的那個人由於不忍心,他就幸運的存活了下來,也就成了皇室的唯一血脈。此時的他是皇帝的兄長八賢王的義子,就讓他順其自然當了這個皇帝並且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通過包拯的幫助了解到了真相。

後來包拯又設計讓劉太后的黨羽說出了真相,劉太后自知事情的真相已經暴露自盡而亡。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狸貓換太子事件。

劉娥是四川人。歷史上的劉娥到底是什麼樣子?她是否像戲曲中那般陰險毒辣?本期「四川百家姓」,四川著名姓氏文化研究者劉峰廷先生,為大家講述一個真實的劉娥,劉皇后。

明月入懷生鳳胎

《宋史》記載,劉娥的祖父是後漢大將劉延慶,父親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虎捷都指揮使劉通。劉通後來領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舉家遷往四川,居成都華陽。

劉娥的出生頗為神奇。《宋史·列傳第一》這樣記載:「初,母龐夢月入懷,已而有娠,遂生後。後在襁褓而孤,鞠於外氏。善播鞀。蜀人龔美者,以鍛銀為業,摧之入京師。」

當初,劉娥的母親龐氏,夢見一輪月亮進入自己的腹中,隨後便懷上了劉娥。古時候,人們將天子視為日,皇后為月。龐氏的夢,預示著這個女孩長大後將母儀天下。

但是這個女孩的人生並不順利。她出世不久,父親便奉命出征,犧牲在戰場。劉通一生為官清廉,沒留下什麼家產。劉通一死,劉氏一家就衰落了,劉娥只好跟隨母親回娘家生活。

劉娥善於播鞀,即撥浪鼓打得很好,也算是頗有才藝。長大後,嫁給了銀匠龔美。龔美其心不小,婚後不久,劉娥就跟著他來到當時的京師開封。夫妻二人成了北漂一族。

想劉娥以街市上擊鞀(táo)賣藝的卑微身份,竟被襄王趙恆一眼看中,其美貌自不必言。即使是宋太宗嫌棄劉娥的出身,不肯接納這個兒媳婦,下旨 「令王斥去」的時候,趙恆竟斗膽偷偷將她養在別人家裡,時常私會。直到趙恆登基,劉娥才不必再躲躲藏藏,從美人、修儀到德妃,一步步拾階而上。試想,這份皇權重壓下都割捨不開、不以身份地位的遷移而轉變的感情,該是何等的深重?

接著,趙恆為了能立出身低微又無所出的劉娥為後,堂堂帝王竟然做戲造假欺騙世人,想出一個「借腹生子」的後現代點子,找李氏宮女代劉娥懷孕,對外只稱是劉德妃懷孕生子,終於完成了晉「德妃」為「皇后」的高難度動作。這時的德妃,不,是劉皇后,已是四十四歲的「高齡」,在佳麗如雲的後宮,美貌,顯然已經不是她最重的籌碼。

那麼,是什麼讓趙恆如此不離不棄呢?一定是一種不可替代的最獨特的魅力,或是善解人意,或是溫柔體貼,或是許多優點的絕妙契合,讓劉娥始終是趙恆最知心、最親愛的伴侶。

美麗、溫柔的劉娥是好女子,如果再加上博學、機敏,「性警悟,曉書史」,則足以讓她成為史冊上濃墨書寫的奇女子!趙恆還在位時,不論是閱覽封奏還是處理內外事務,劉皇后已經是不可或缺的幫手,等到趙恆放心的將十一歲的兒子和軍國重事都託付給劉娥,而後病逝,劉娥面對的,不僅是皇后變太后的稱謂轉換,更是「輔佐」皇帝到「權取」國事的權利和責任的改變。

她垂簾聽政期間,做了許多有益於大宋朝的事情,對趙恆去世後的國家穩定和繁榮都是功不可沒的。

她能夠對趙恆晚年大搞天書祥瑞等等荒誕不經的事做撥亂反正的工作,啟用一些用才能的官員,於內政外交頗多變革。到明道二年,她主動將權力移交給了仁宗趙禎。從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她非凡的才幹個人魅力。

對於她的貢獻,後人評論她是有武則天的才幹而無武則天的不良行為。元人後來修《宋史》時,也給與了她高度的讚揚「太后稱制,雖政出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左右近習亦少所假借,宮掖間未嘗妄改作。」

劉娥晚年曾經問一個跟她對著幹了半輩子的官員李迪「卿向來不想我干預國事,有些過了。我十幾年保養天子之至,卿以為何如?」李迪是個性格剛烈的人,她老以為劉娥垂簾聽政不好,就時時跟她扭,這時他說了公道話「臣蒙受先帝厚恩,今天看到天子的聖明,臣以前不知道皇后的盛德,乃至於此。」而劉娥能始終容忍一個跟她唱對台戲的官員,其人格力量也是常人所不及的。

當仁宗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其震驚無異於天崩地陷。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一面親自乘坐牛車趕赴安放李妃靈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圍了劉後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實真相後作出處理。此時的仁宗不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聽說自己的親生母親竟死於非命,他一定要打開棺木查驗真相。當棺木打開,只見以水銀浸泡、屍身不壞的李妃安詳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飾華麗,仁宗這才嘆道:「人言豈能信?」隨即下令遣散了包圍劉宅的兵士,並在劉太后遺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劉太后是清白無辜的,她並沒有謀害自己的母親。

李氏是在臨死時才被封為宸妃的,劉太后在李妃死後,最初是想秘而不宣,準備以一般宮人禮儀舉辦喪事。但宰相呂夷簡力勸大權在握的劉太后,要想保全劉氏一門,就必須厚葬李妃,劉後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以高規格為李宸妃發喪。生母雖然厚葬,但卻未能沖淡仁宗對李氏的無限愧疚,他一定要讓自己的母親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經過朝廷上下一番激烈爭論,最終,將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於太廟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廟分別供奉劉氏、李氏的牌位。劉氏被追謚為庄獻明肅皇太后,李氏被追謚為庄懿皇太后。奉慈廟的建立,最終確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時也意味著年輕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漸擺脫了劉太后的陰影。

就是這樣一個精明能幹,胸懷氣度都超越歷代後宮女主的人,卻被一個流傳於民間的戲劇污的那麼不堪,看來,不讀書而在戲劇和傳說中認識歷史是不行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屌絲煙灰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國生產是有美女,而今經濟不景氣欠中國五百億美元,網友評論可以把美女嫁過來
這個國家與我國相鄰,是男人的天堂,女孩都嚮往嫁到中國
此人遠比袁世凱偽君子,62歲娶十八歲女孩為妾,卻高喊一夫一妻制

TAG:屌絲煙灰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