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 | 古人的年底報銷比登天還難……

揭秘 | 古人的年底報銷比登天還難……

原標題:揭秘 | 古人的年底報銷比登天還難……


全文2303字|閱讀共需5分鐘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歷史研習社


轉載請與原作者聯繫


歲末年終,漫長又苦逼的報銷季來臨了。

永遠也湊不齊的發票,財務處門口永遠也排不完的長隊。任你多大學問的教授,在財務處的報銷窗口前,都得提心弔膽、如履薄冰、如坐針氈,「票湊齊了吧?報銷制度沒改吧?沒缺材料吧?」


稍有一點紕漏,所有的表格還得打回來重填。有次,我還親耳聽到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師大發雷霆,「這鬼地方有辱斯文,以後再也不來了!」呵呵,苦逼的青椒們、學生黨們只能乖乖排隊,準備好笑臉,遞上去報銷票據……


報銷這事從古至今都難!別說是大學裡的老師同學了,就算是清朝一二品的大員,要想從政府銀庫里報銷,也得愁眉苦臉。就算是曾國藩這樣的中興名臣,剿滅太平天國、維護江山社稷的重任都壓在他肩膀上了,皇帝都得寵他愛他誇他,到了戶部報賬的官吏那裡,他還得夾緊尾巴。


「喂,曾國藩,過來報賬!


混亂的報銷制度


1861年曾國藩開始籌辦洋槍洋炮,想要自強以御外辱,洋務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了。辦工廠,買大船,花錢如流水,可在向清政府報銷這事兒上,曾國藩卻遇到難題。


洋務運動初期,清政府沒有洋務報銷制度,沒想到這些洋玩意這麼花錢,地方大員只能從地方政府軍費開支中臨時支為洋務之用。後來即使有了洋務報銷專用通道,清政府也無法有效地管理財政支出。



1861年曾國藩創辦安慶內軍械所


1884年張之洞出任兩廣總督,一次性報銷了9年的廣東海防經費,也就說這9年間,廣東海防的錢一次也沒有報銷過,報銷周期之長令人瞠目結舌。清代的報銷制度可謂亂成一鍋粥。


曾國藩


「嚴格」的報銷流程


所謂「報銷」,在清代學名應該叫「奏銷」。「奏銷」嚴格來說相當於現代財政決算制度。戶部則是全國財政的主管單位,既是財政部、民政部,又是中央銀行和國庫,還兼有國家審計署的功能,全國的各式奏銷都得經過它。


清代的報銷流程大概是這樣的:


1、地方花錢的部門,先對需要報銷的項目進行統計,造冊(填報銷單);


2、然後送到省布政使司那裡,等布政使核對無誤後,再送到戶部;


3、戶部收到奏銷冊後嚴格審核,相當於審計,審核後在年底匯總,題奏給皇帝;


4、皇帝看一眼沒問題後,戶部就能給地方部門一個批文,辦事官員就能從國庫或省級布政使司的截留款那裡拿到錢了,整個報銷流程結束。


如果戶部審計發現報銷項目與實際情況不符,會立刻指駁發回。這簍子就大了,不但各省督撫對奏銷冊要負審核責任,地方官員如果弄虛作假被查出來了也會受到降級、罰俸、革職等一系列懲罰。


雍正年間的奏銷檔案


部費:報銷的攔路虎


報銷難,最難的地方就是戶部的批駁。報銷這事大部分都是走走流程罷了,就算是皇上親自過目,他也不可能細看。要是乾隆皇帝大概就瞟一眼,簽一個「知道了。」而戶部說你造假賬,把報銷單發回來,不但錢拿不到,說不定還會降級,丟烏紗帽。因此各級官員融通戶部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筆融通經費還有個學名——「部費」。


部費是部、院、府、寺、監等中央各部門因辦事、辦案收取的費用。說白了也就是今天的辦公經費、手續費。在中央各部門中,戶部事情最多,部費也就收的最多;禮部和刑部事情比較少,收的也就比較少。



咸豐年間戶部銀票


有時部費之巨讓人瞠目結舌。張集馨在《道咸宦海見聞錄》中稱:「軍需款目,至一千數百萬之外,部費即須十餘萬。」就連頂級大員也為部費所困。曾國藩第一次報銷軍費300萬兩左右,因為當時水陸兩軍軍營數量大,部隊又分合不定,有關糧財的負責人員一批又換了一批,報銷賬單極為困難。因為帳目極大,他先上奏《酌擬報銷大概規模折》,得到批准後,立馬開始籌措部費,需要籌措數萬白銀,為此忙得焦頭爛額。


地方大員為了能夠順利報銷,紛紛託人向戶部探尋部費多少。李鴻章找到湖北道台王文韶探尋部費,軍費3000萬兩左右需要繳納40萬兩部費。後來老師曾國藩再次出馬,找到江寧布政使李宗羲,輾轉託人,討價還價,才降到了8萬兩白銀。


晚清時期的戶部衙門


編外人員的飯碗


部費雖非正規制度收入,但其存在也是有合理性的。明清兩朝,政治體系始終面對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官員數量嚴重不足。以戶部為例,尚書、侍郎以下,及至員外郎、主事整個編製內的官員不足百人。這些人要處理全國的財政、民政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很少有懂得財務的專業知識,更不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繁瑣枯燥的財政賬目上。因此他們就僱傭了大量的編製外的書吏,負責審計工作。


要命的是,這些編外人員往往連伙食費朝廷都不給撥,甚至筆墨紙硯等辦公用品還需要自己出。書吏五年一聘,不得連任,有時候書吏也不能完成任務,他們還需要僱傭秘書幫手完成審計。不收取部費這些人就活不下去,整個財政體系也難以運轉。當然如此制度必然滋生腐敗。內容完善,手續完整的報銷單,如果不交納部費也會被批駁回去,這業已形成清代官場上的潛規則。


有時就算交了部費,報銷也未必順利。咸豐、同治年間,戰事頻繁,報銷軍費成為地方首長極其頭疼的一件事。還是那個張集馨,在1850年辦理軍營報銷時,交納部費一千餘兩,仍然被戶部駁回,倒罰賠一千一百三十餘兩。他非常氣憤,在日記中寫到:「當日與書辦說定,有部費則不駁,今部費用去千餘金,而仍復罰賠,部費之謂何?」部費與中央部門的腐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已形成了一個利益鏈條,腐敗導致清代整個財政體系的崩壞。



禮部尚書穆克登額等奏銷祭祀錢糧事折


如此看來,今天的報銷比大清容易得多,手續複雜,項目嚴密雖然很讓人頭疼,但這也大大減少了經費的濫用與腐敗,對整個財政體系乃至國家福祉都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金詩燦,《清代部費問題研究》,武漢科技大學學報;

王海明,《晚清奏銷制論略》,博士論文;


楊梅,《晚清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研究——以厘金為中心》,博士論文;


一鳴,《清代官員報銷難》,政府法制20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關注丨他們剛上完新聞聯播,就被抓了!台統派青年被抓後高呼:感謝蔡英文成全!
人物丨人如李白,詩比義山,痴情勝似納蘭,二百多年卻寂寂無名……
觀點 | 特朗普真的會把美使館遷往耶路撒冷
好書推薦|《帝國定型:美國的1890—1900》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