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二話不說就燒掉一顆鑽石,公然暴殄天物也能稱寶藏紀錄片?

二話不說就燒掉一顆鑽石,公然暴殄天物也能稱寶藏紀錄片?

寶藏之所以被稱之為寶藏,是因為其精美絢麗的外表或獨孤世界的珍稀性,每個人都希望佔有這些珍寶,即便是註定無法擁有也難以放下對他們的關注。

近來央視出品的《國家寶藏》節目用最通俗的方式給觀眾講述了國寶背後的故事,他們是人造品是中華文化的驕傲,是炎黃子孫技術的巔峰,它們一定有著不一樣的故事。

區別於這些文明的產物,另一類寶藏他們不需要人工的精雕細琢也能璀璨奪目,它們是地球的億萬年前的驚人作品,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寶石。

它們的故事將由PBS拍攝的《地球寶藏》給我們講述。

提起寶石,如今人們最容易想起的必然會是鑽石,它是地球上自然形成的礦物中硬度最高的,它通透閃耀潔白無瑕,幾乎成為了婚姻的代言人。

鑽石是非常特殊的一種物質,它是眾多能被稱作寶石的礦物中唯一一種以單質形態存在的特例,而它的成分就是地球儲量超大的碳元素。

很多人以為鑽石真的可以「恆久遠,永流傳」,可事實上它就算再怎麼堅不可摧也無法逾越碳元素的性質。

做一個簡單的灼燒實驗就能體會到它的脆弱了,前提是你能像劇組一樣自費提供一顆鑽石。

在火焰噴槍的灼燒下,鑽石很快就扛不住了,火焰由藍變為明黃色,最終像煙花一樣被點燃。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鑽石燃燒的狀態,實驗者將點燃的鑽石迅速放入液氧當中,很快鑽石閃著耀眼的光芒逐漸變小,直至消失。

作為碳單質,鑽石和最廉價的鉛筆芯在化學性質上沒有什麼差別,一場火災能讓鉛筆灰飛煙滅,也同樣能讓保險柜里的鑽石化作二氧化碳。

很多人都知道鑽石與鉛筆芯的主要成分石墨之間的差別主要是在結構上。

在鑽石中,每一個碳原子與其它四個同胞共享電子,構成極為穩定的四面體結構,宏觀上就表現為堅硬無比。

而在脆弱的石墨中,每個碳原子只與其餘三個兄弟相連,構成單層的網格狀結構,單層的石墨實際上並不脆弱,甚至是已知物質中強度最大的一種,別名「石墨烯」。

但單層石墨之間的連接就相當不牢靠,幾乎只是堆疊起來而已,這就導致了石墨在宏觀上成為了最軟的礦物之一。

本是同根生,硬度分兩級,這就是碳這種物質的神奇之處。

實際上在金屬材料領域同種物質體現出迥異的性質也是普遍存在的,僅僅是不同的冷卻過程,就能讓金屬的微觀結構發生改變,從而造成物理性質上的巨大變化。

但鑽石的誕生可沒有金屬熱處理那麼簡單,它們誕生於幾百公里深的地球內部,那裡的高溫高壓讓碳原子更緊密地結合。

正因為這種特殊性,純凈且大體積的鑽石特別的珍貴,在波札那發現的世界第二大寶石級鑽石原石估價高達7000萬美元,可那不過是一塊220克(1109克拉)左右的碳而已。

但只有稀缺性是不足以讓鑽石從眾多寶石中脫穎而出的,炫目的光彩才是俘獲女性買家最重要的因素。

即便是純天然的寶石級原鑽,鑽石的光澤似乎並不出眾,看起來就像是一塊不規則的冰糖一樣。

關鍵中的關鍵是切割工藝。

作為自然界最硬的物質,切割鑽石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太可行,什麼工具能切得動它?

答案是用知識,我們從鑽石的原子結構入手,可以找到鑽石的紋理,沿著這個紋理的方向施力鑽石會非常反常識地碎裂開來。

掌握了鑽石的高效切割方式,我們還需要了解讓鑽石閃耀的光學原理。

一塊未經切割的光滑透明物,光線通過時只會略微改變方向最終貫穿;而一塊擁有幾個簡單平面的透明物則全然不同,光線會被困在內部不斷反射,充滿整個透明物。

這種現象便是全反射,如今普及了的光纖技術同樣也是全反射的一種經典應用。

根據這種光學原理,波蘭數學家托庫斯基在1919年發明了一種能最大化全反射的切割方法,沿用至今,成為當今圓鑽切割的標準。

嚴格設計的切割方法能讓鑽石光芒耀眼,但光在鑽石內部還會發生散射,就像三稜鏡一樣將白光散射成彩虹,這將會給鑽石帶來絢麗的光彩,也就是所謂的「火彩」。

鑽石以純凈透明為上品,很少容得下雜質的存在,在以婚姻為噱頭的商業炒作下成為了備受熱捧的寶石首選。

而另一種比鑽石更加稀有的寶石卻靠雜質更早地征服了人類。

藍寶石,其硬度在自然界僅次於鑽石,成為寶石的歷史更為悠久。

關於這種寶石常常會有一種誤解,很多人認為藍寶石就是藍色的寶石,可實際上藍寶石只是以氧化鋁為主要成分的剛玉統稱,它們並不局限於藍色,顏色類型數不勝數。

和鑽石恰巧相反,純色的藍寶石在自然界中也存在,但相比起它那些不太純粹的兄弟們就顯得平淡無奇了。

而真正備受追捧的反而是不純凈但卻又擁有明亮色彩的那些。

鐵和鈦是藍寶石中最常見的雜質,這兩種雜質能讓剛玉呈現出深淺不同的藍色,這也是藍寶石名稱的由來。

在眾多藍寶石當中,又有一種最為特殊,它因為含有非常稀有的鉻元素而呈現出嬌艷的紅色,被單獨稱作紅寶石,遠比鑽石稀有得多。

不同於西方人喜好晶瑩閃耀的口味,東方人更愛溫潤素雅的玉石。

玉石實際上已經融入到了中國的經典文化當中了,成語「珠圓玉潤」,「冰清玉潔」,「金玉呈祥」都顯示出了中國文化當中對玉石的態度。

中國人不僅僅以色澤飽滿剔透的標準來評價玉石的質地,在對玉的雕琢上也追求無棱無角光滑圓潤的原則,這種文化似乎折射出中國人與西方迥異的一種性格。

玉石並非在被利用之初就被當作完完全全的裝飾物,有很多實物都證明玉石同樣也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材料。

玉盤、玉碗、夜光杯、甚至玉鋤頭,這些帶有使用性質的物品都是在歷史上出現過的。

之所以會用玉作為高級的實用品材料,並不僅僅是出於美觀考慮,也許很難想像,玉石是一種非常堅韌且耐用的材料。

尤其是以翡翠為代表的硬質玉,它們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鋁鈉,以纖維狀的形態交織形成集合體。

由於纖維的紋理雜亂,外部衝擊容易被抵消分散,硬質玉具有相當程度的韌性。

科學家至今也沒搞明白這些玉石的形成原理,有的只是四五種假說,也許與某種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有關。

而另一種看起來神秘無比的寶石反而被科學家研究了個透徹。

歐泊石是一種神奇寶石,在它的面前鑽石的火彩顯得是那麼不堪一擊,微微改變光線照射的角度,又或者是稍稍轉動一下脖子,多到256色GIF都展示不全的顏色將會填滿你的雙眼。

雖然看起來非常不可思議,可解釋起來卻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歐泊石的微觀結構非常「強迫症」,由大量大小相當的二氧化硅球體整齊排列構成,成分類似玻璃和沙子。

這些二氧化硅球體能高效散射光線,呈現出多種飽和度極高的顏色,但通常來說以藍綠色居多。

歐泊石多半伴水而生,一般認為是地表水滲入底下溶解岩石中的硅,形成一種粘稠的礦物混合物,並填滿岩間裂隙,最終凝固成歐泊石。

令人驚奇的是歐泊石還能在遠古化石中形成,看起來就像魔幻電影中的道具一樣。

寶石是被人類稱作寶藏,用以彰顯財富和地位,可這僅僅是最膚淺的認識。

這部優秀的紀錄片之所以「地球寶藏」為題,是因為這些人類看中的寶貴資源同樣也是地球的寶藏。

這些寶藏當中寫著地球幼年到成年的種種事迹,它們是科學家們了解地球的絕佳途徑。

不一樣的地方是,科學家偏愛的是那些充滿瑕疵,被珠寶商嫌棄的劣等寶石。

切開寶石,這些所謂的瑕疵、雜質恰巧就是地球日記中的一行行字跡,它所講述的故事遠不是那些純凈的「白紙」寶石所能相比的。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寶石本身也許算不上什麼寶藏,真正珍貴的是它們背後的故事,就像這部記錄片一樣。

純物質的寶石不過是權貴們的玩賞之物,而知識的寶石才是全人類能夠共享的地球寶藏。

____________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內容為【SME】公眾號原創,歡迎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METalk 的精彩文章:

他超前了一個世紀,開創了一個領域,卻至死都被打成庸醫
他超前了一個世紀,靠以毒攻毒治癒不少癌症,卻至死都被打成庸醫
用核彈滅火、開礦、造水庫,原來蘇聯才是最大的反核武器化國家
用核彈滅火、開礦、造水庫,原來蘇聯才是最大的「反核武器化國家」

TAG:SMETal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