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心是第一先決的條件,先要發大心。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大心是第一先決的條件,先要發大心。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如此大慈大悲,則貪瞋二毒除矣。又雖度生,實無所度,不著有也。雖無所度,度之不息,不著空也。具此妙慧,痴毒亦除矣。】

凡夫之所以無量劫來都作凡夫,根本的原因就是貪瞋痴三毒在作祟;我們現代的話說,病毒,這是一切病毒的根源,這個根太深太深了。佛法的教學,不論是世尊,即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教化十方眾生,依舊是除三毒病根而已。在大乘經,特別是般若法門,教給我們的方法,極盡善巧。前面曾經說過,我們要把這個心擴大,大而化之,很具體的教給我們怎樣把心拓開來,像諸佛如來一樣。「度盡無量無數無邊眾生」,這個句子諸位一看就曉得,它的境界是盡虛空遍法界,不是拘束於一個地區。我們這個地區眾生不多,地球上的人只有四十幾億,數量很有限的。無量無數無邊,說之不盡,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要發這樣的大心,這是大慈大悲,這樣的心一發,我們內心裏面貪瞋二毒就沒有了,隨著心量融化了。你看看,不除自自然然就沒有了。怎麼沒有的呢?轉變了,轉成大慈大悲,把貪心、瞋心變成大慈悲心。貪瞋痴,貪瞋是轉變了,還有愚痴怎麼辦?下面這句話就重要了。

雖度生,實無所度,這是真智慧,不著有。度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不著有。雖無所度,度之不息。一切諸佛菩薩,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世尊當年在世,示現天天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沒休息,這就是度之不息,天天在做,認真努力的在做。不但口說,他還要身行,身體力行,做出榜樣給大家看,言教、身教相輔相成,這是不落空。這種行持就是教給我們空有兩邊不住,這就是應無所住,兩邊不住就是這個樣子。這是真實的智慧,智慧現前,愚痴就沒有了。把愚痴轉變成智慧,這個法子不但巧妙,而且高明。我們要從這些地方去體會,從這個地方去學習。

【凡夫我見重,三毒深,病根實由心量狹隘。須以廣大心治其病根。從根本上解決,諸病自然易除。】

我們想想這幾句話,他所講的的確是事實。凡夫病根確確實實心量太小了。起心動念就想到自己,從來未曾真正的為別人著想,都是想自己,這是我們一般常說的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當然貪瞋痴三毒就嚴重了。所以佛教給我們,把心量擴大,來對治這個病根。所以真正要發心修行,真正要發心在這一生當中了脫生死,超越輪迴,若不依這個方法來修,實在說非常非常困難。這個方法就是佛教導我們,起心動念想一切眾生。換句話說,就是把如來在果地上的境界,做為我們今天的因地的修行。一起心、一動念,一舉一動都跟如來果地境界相應,這個叫修大行。前面講修大行、證大果,什麼叫大,這叫做大。與如來果地上的境界相應,這就大;換句話說,與性德相應。前面講的,大慈、大悲、大智、妙慧,都是本性裡頭本具的智慧德能,與這個相應就叫做大心。由此可知,大心是第一先決的條件,先要發大心。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根本解決了,其它的那些毛病,都是枝枝葉葉,很容易就解決,一絲毫都不困難。根本要是沒有解決,枝葉上解決問題非常非常困難。像一棵樹一樣,我們不知道把它從根拔除,只曉得在枝葉上去修剪,修得乾乾淨淨,到明年春天又發芽又長了。一般修行就犯這個毛病。所以枝葉修行不乾不淨,它又往外面長。《金剛般若》是教我們連根剷除,這個才是真正的究竟。

文摘恭錄: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集)

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9-023-0010

更多重要開示請觀看全集: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十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願往西方 的精彩文章:

真在妄處,覺在迷處,正在邪處,凈在染處
一切境界裡面下手,在這裡頭鍛煉
俗話講,得佛菩薩保佑,那個保佑條件從哪裡來?
念佛法門是直接修清凈心,如來的無量智慧德能,都是從清凈心裏面生出來的
我們要相信聖言量,佛講的我們要相信,不能懷疑

TAG:同願往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