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沉迷互聯網,又傻又喪又胖

孩子沉迷互聯網,又傻又喪又胖

友料

活動

新聞

科普

趣事

新研究指出,「病態」的互聯網使用與青少年的抑鬱症有關,甚至可能會縮小灰質,也就是中樞神經系統對信息進行深入處理的重要部位。

儘管沉迷手機屏對身體的長期影響還在研究中,但過度上網和使用智能手機的影響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

現在一項針對青少年新的研究還表明,沉迷於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可能還會損害大腦化學反應。

這項研究於11月30日在芝加哥舉行的北美放射學會年會上提出。該論文由韓國首爾大學的神經放射學教授Hyung Suk Seo博士提出,他發現了「網路成癮」青少年大腦中化學物質的不平衡現象。

這種不平衡與人們經歷焦慮和抑鬱時的情況類似。

但好消息是,這種不平衡可以在幾周內,通過使用一種叫做認知行為療法的心理療法得到轉逆。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19個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成癮的青少年和19個沒有上癮的青少年使用核磁共振技術進行了研究,以此揭示大腦化學成分的變化。(使用標準化問卷對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成癮進行了衡量。)

與對照組相比,網路和智能手機成癮的青少年在大腦邊緣系統(大腦的情緒控制中心)的一個區域顯示了一種叫做伽馬氨基丁酸(GABA)的神經遞質。GABA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可以阻止神經細胞的放電。

但是在錯誤的區域里,太多的這種神經遞質會產生抑制作用。

「當邊緣系統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擾時,病人就會產生焦慮、抑鬱或上癮,」未參與研究的斯坦福大學放射學教授、神經放射學主任馬克斯·溫特馬克(Max Wintermark)博士說。

「有很多研究表明,酒精和其他物質在大腦不同區域存在著化學失衡,但這是我第一次讀到關於網路成癮的研究。」溫特馬克告訴《生活科學》雜誌。

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郵件,或者在工作後花一個小時滾動瀏覽,這並不意味著網路成癮。

相反,美國精神病學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定義的網路成癮是過度使用互聯網,導致日常生活、睡眠和人際關係的損害。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發現,年輕人網癮的比例從1%到18%不等。

參與Seo研究的青少年都參加了用於診斷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成癮的標準化測試。那些分數表明上癮的參與者傾向於說他們的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干擾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社交生活,睡眠和生產力。

這些青少年在抑鬱、焦慮、失眠和衝動方面的得分也明顯高於對照組(得分不代表網癮的參與者)。

由於研究中使用的樣本量小,溫特馬克強調說,現在就說青少年大腦中觀察到的化學失衡與焦慮和抑鬱等臨床問題有關還為時過早,還需要對更多人進行進一步的測試。

溫特馬克指出,有12名青少年在研究中對成癮進行了認知行為治療,9周後,他們的大腦中GABA的水平都有所下降或正常。

研究人員稱,這些青少年完成了一種治療視頻遊戲成癮的改良式治療,每周進行75分鐘的正念練習。這些包括識別網路衝動、尋找替代活動和表達情感。

溫特馬克說:「在適當的干預下,青少年能夠基本糾正他們大腦中的化學變化。」

但身材可就沒那麼容易轉逆了。

另一組兒童健康專家發現,兒童肥胖水平上升與頻繁接觸社交媒體之間存在「密切聯繫」。

「父母應該限制四歲以下的孩子看電視、玩電腦和類似設備不超過90分鐘/每天。」主要作者亞當·哈德吉潘博士建議。

據英媒報道,當孩子九歲時,他們每天看的時間超過7小時,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其他形式的數字媒體上。

研究發現,由於97%的歐洲家庭至少有一台電視機,72%的歐洲家庭可以使用電腦,在這張大網的籠罩下,孩子們也無處可逃。

研究人員認為,這導致了歐洲兒童肥胖症的流行,他們還發現,深夜參與媒體活動會對年輕人的睡眠模式造成極大的破壞,從而使他們有更高的肥胖風險。

除了禁止在兒童卧室使用電視,該研究的作者建議家長們以身作則,減少他們自己的在屏幕上的時間,尤其是在他們自己的孩子面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諾輝健康 的精彩文章:

烘焙課,一門讓孩子生病的手工課

TAG:諾輝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