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紀錄片拍攝,畫面上都應該做哪些思考?

紀錄片拍攝,畫面上都應該做哪些思考?

人們每天都在清脆的鳥鳴聲中醒來,是鳥類讓天空更有生機,甚至啟發了人類飛翔的夢想,鳥兒是現生生物中最具特色的生物之一,披覆全身的繽紛羽毛,是它們獨一無二的標誌。在今天,我們能看到的所有動物中,只有鳥類長有羽毛。鳥類這種神奇的精靈,似乎是從天而降,那麼,它們究竟是怎麼出現在地球上的呢?

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海拔超過7000米的山峰。為什麼亞洲中部能崛起體量如此龐大的高原?青藏高原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雲涌風飛的自然世界裡,氣候大師用它自身的平衡法則,引領著世間萬物此消彼長,生生不息。然而,自從人類誕生以來,總會面對泛濫的洪水、大面積的沙暴以及罕見冰凍和高溫等各種極端天氣,這讓氣候的面目變得猙獰而不定。千百年來,人們對天象與氣候的追問從未停歇,一直試圖找尋破解它演變規律的那把鑰匙。只是科學家們真的參破了氣候變化的全部規律嗎?

在這一串串事件的背後,中國科學家又在做些什麼?如果你對生活有過仔細的觀察,相信這些問題一定閃現過你的腦袋裡。

而紀錄片《百年地理大發現》的出現,就是來幫你解答這個疑惑。《百年地理大發現》講述了近代百年風雲變幻中,多位中國科學家對地理學科作出的重大貢獻,在這不僅有中華龍鳥的解密,還有著竺可楨先生的「竺可楨曲線」誕生艱辛,甚至還有著神秘的「北京人」頭蓋骨揭秘。

這個紀錄片已經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播出,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個紀錄片的質量。非常有幸,我們請到了本片的副導演以及攝影師辛春風老師,同他一起聊了聊地理科學類的紀錄片如何做才會有趣,紀錄片畫面都有哪些你看不出來的編導痕迹,以及攝影技術是如何改變紀錄片的工作方式。

Q: 您先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百年地理大發現》。

辛春風:這部紀錄片是央視團隊精心打造的地理類型紀錄片,它涉及到了多個部門、多個工種的配合,比如攝影師和導演的溝通、攝影師和特效團隊的配合。它的成功可以說是整個團隊鼎力合作的結果。從字面意思上很容易理解,它講述的就是一百年之間地理學科上的一些重大發現。

當然,這個學科的概念很廣泛,除了我們傳統意義上說的地理地質,還包括氣象、物候、古人類學以及古生物學等等。不同的地方在於它重點強調的是我們中國人主導的一些地理大發現或者說是重要的科學貢獻。在八集的內容中,它分別講述了八個不同學科當中的中國科學家在100年間的發現。

比如說第一集叫《鳥之謎》,那麼片中講述的就是地質博物館原館長季強博士,通過研究古鳥類化石,最終確定鳥類起源於是恐龍。另外還有比如說像竺可楨老先生髮現的竺可楨曲線,通過對古代歷史文獻中的氣象記載整理,最後得出的一條我國幾千年氣候變化的曲線,這條曲線和學界公認的格陵蘭島上冰芯中得出的曲線相當接近。

Q:因為這個片子它涉及的領域不同,那麼在選題上是如何把握的?

辛春風:首先考慮到的就是一百年來為地理學科作出重大貢獻的中國人。通過這樣一個片子,把中國人物的形象樹立起來,同時又有一種科學精神能夠傳遞出去。這就是當時的選題核心。

而對於內容製作來說,科學技術不便於用影像的方式來傳遞。如果只是簡單地把一個科學事件說清楚,那麼它的傳播效果或者說影響力要小很多。所以當時考慮到這一點,在籌備的時候就想在紀錄片中選定一個角色。圍繞這個角色就能夠將整個事件全部帶出來,並且在呈現上會更為豐滿,同時也可以將這位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傳遞出去。這樣片子也會更加富有感染力。

Q:製作周期大概用了多長時間呢?去了哪些地方進行拍攝?

辛春風:八期內容的選題是同時確定的,然後由幾個不同的攝製組分別負責不同選題的內容拍攝。從開始寫腳本算起到播出,大概用了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時間。而我主要參與了《問天冷暖》和《黃土天書》兩期內容的製作。其餘幾期有部分參與,但是參與程度不一樣。

拍攝地方的話主要就是按照片中涉及選題內容的地方,比方說科學家的出生地或長期生活的地方,他曾經有過重要發現的地方以及他在治學研究相關課題時待過的地方等等。

Q:以您參與的《問天冷暖》和《黃土天書》來說,您在編導時對於整體的畫面風格上是怎麼考慮的?

辛春風:《問天冷暖》我主要負責副導演和攝影,《黃土天書》主要負責攝影。在這就以《問天冷暖》為例來說一說,最開始考慮的時候還挺全面的。有些畫面想扣住「冷暖」兩個字,通過一冷一暖的畫面色溫反差,把氣候的特點給帶出來。但是後期在剪輯和修改過程中,很多就把原來那種風格化的設定給改變了。因為在拍攝過程中發現,那些作出轟動發現的科學家都很和藹,就像鄰家老人一樣,很平和。所以在畫面上就沒有做太多風格化的處理。

室內的拍攝,我們用了人工光源,但是在布光的時候也盡量讓它去接近了自然光。當時的考慮就是想讓這個畫面的風格能夠和之前那些老科學家平和的精神面貌相互匹配起來。這些都是在拍攝中作出的調整,因為科學人物大家都知道,他和我們熟知的一些英雄人物或者是劇情片里人物表現的個性分明是不一樣的。科學家往往都是很平淡的,平平淡淡的一生卻做了非常不平淡的事情。如果畫面風格表現的很張揚,就和專家本人的精神面貌不匹配。

Q:在片中有大量的航拍鏡頭,包括一些微觀拍攝的畫面。那麼在拍攝過程中,都用了哪些器材呢?

辛春風:紀錄片拍攝,光很重要。在光這一塊我們主要就是兩個考慮。一個是捕捉自然光,另外就是營造人工光。但是不管是自然光,還是人工光,我們都是想要一種最接近真實的狀態,不想有太多人工痕迹。所以在選擇機器的時候,對機器的要求就是動態範圍要大一些。

最終決定使用佳能C300和蔡司的CP、UP電影頭。另外也配備了一些小的機器輔助拍攝,比如佳能EOS-1D X Mark II和 EOS 5D Mark III、EOS 5D Mark IV,GoPro等等。航拍上主要用了大疆的悟和精靈4。對了,我們還用到了Atomos的Shogun Flame 將軍火焰監視記錄儀。這是因為C300雖然畫質以及動態範圍表現不錯,但是它無法在機內直錄ProRes422 HQ的格式。所以當時採取的方案是C300作為機頭,Shogun Flame 將軍火焰作為錄機,錄ProRes422 HQ的素材,把畫面高光和暗部的動態以及細節保留的更多一些,這樣後期的調整空間就會更多一些。

Q:像這種紀錄片的拍攝,攝影師現場是如何與燈光進行配合的?

辛春風:根據導演的需求,一般會先琢磨光線的設計。是用自然光還是人工光來表現,如果自然光的話,是早上拍還是晚上拍。到室內的話要涉及到人工布光,包括像片中出現很多資料的拍攝,如果不打光,往往那個資料就會看著很呆板,得想辦法讓它活起來,又不能太過於戲劇化。必須是得讓它能夠與這個片子接上地氣。另外呢,這個片子始終是一個地理類紀錄片。每一集的主人公確實是跑遍了大江南北來做研究,如果畫面的光影處理的很戲劇化或者是不接地氣,那麼觀眾潛在的觀看心理就會覺得非常不舒服。他可能也說不出來為什麼,但確實是有這種感覺。所以在開拍之前一定要把這些方方面面的問題全都考慮到,不能在畫面上太過於張揚,又要符合主題。

又比如說在節目中要拍攝很多資料和照片,我們要把資料放到野外去拍。《黃土天書》那一期中我們拍攝劉東生老先生的研究,他是在黃土高原研究黃土的,所以就索性把他的日記本,他用過的地圖、羅盤、放大鏡等東西帶到延安洛川的國家黃土地質公園,就在他當年工作過的環境中拍攝那些東西。通過鏡頭的平移、推進,書頁被風吹得慢慢的在動,而光線灑落在資料背後的黃土高原上,甚至還能看到光線在黃土高坡上流動。突然感覺就不一樣了,我們就發現瞬間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個年代。

Q:剛剛提到的《黃土天書》為例,您給我們講講在不同的拍攝場景下,現場都怎麼搭配器材?

辛春風:《黃土天書》中用了很多的運動鏡頭,小軌道的橫移和縱向移動以及小搖臂,還有一些航拍的運用。在實際拍攝中我們發現運動鏡頭在這種類型的紀錄片拍攝中,它的情緒表達和固定鏡頭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比方說,片中涉及到的黃土土質分層,顏色是不一樣的。那在用鏡頭表現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轉換,由一個大環境轉到某一個具體的點,又由某一個具體的點再甩回大環境。那在這裡我們就通過小搖臂的這種上下運動很好的把那種情緒給帶了出來。

另外就是Atomos的Shogun Flame 將軍火焰 7寸監視記錄儀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拍攝一場劉東升老先生的情景再現時,最開始拍攝的時候天氣挺好的,但是過了晌午,天空突然烏雲翻滾。我們當時心想,挺好,剛好能表現老先生當年在很不容易的情況下去進行這項研究。於是冒雨拍攝,結果監視記錄儀進水了,打不開。當時心想,完了,這場的素材要毀了。後來回北京之後,在廠家的幫助下,素材又恢復出來了。而且在拍《問天冷暖》的時候,Shogun Flame 將軍火焰 7寸監視記錄儀跟著我們去了很多地方,從懷柔到浙江,又從黃土高原到海南三亞,又是高濕,又是低溫的,它都沒有什麼太大問題,可靠性很高。

Q:通過工作接觸,您對於Atomos Shogun Flame 將軍火焰這款產品是什麼樣的看法?包括您對這個品牌是如何認知的?

辛春風:我覺得Atomos Shogun Flame 將軍火焰的這款監視記錄儀對我們這個片子拍攝影響最大的地方在於它在悄然地改變我們紀錄片人的工作模式。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大家都知道拍紀錄片,往往都是搶拍、抓拍、等拍。所以在拍攝現場更多的時候都是攝影在控制畫面。但是隨著現在對紀錄片畫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導演在現場也應該控制畫面,尤其是很多導演在拍之前就設計好的場景。那麼Shogun Flame 將軍火焰就有很多地方特別適合這種野外拍攝。

比如說一,它很輕便,二,它的高亮度很好,這款的屏幕亮度達到了1500尼特,是我用過的監視器里最亮的了。因為大家知道在室外的時候,由於強光照射往往看不清楚監視器的畫面。那這種情況下就很難判斷焦點、畫面曝光信息以及構圖等等方面的一些問題。而且它(Shogun Flame)上面的HDR和709呈現,對於導演來說可以在現場更好的監看畫面。另外就是前邊提到的外置錄機使用,它可以作為單獨的錄機去記錄到更高信息的素材。

另一個程度去講,具體到功能上無論是峰值聚焦還是觸控操作,又或者是預錄功能,在現場的拍攝環節中幫助很大。我更願意稱呼它為「多面手」,對於紀錄片拍攝經常出現的單兵作戰幫助很大。

這部片子拍攝於一年以前,拍攝時還用的是C300,只能夠輸出高清畫面給Shogun Flame 將軍火焰來錄製,對Shogun Flame 將軍火焰有些大材小用了。而在4K和HDR拍攝普及的今天,我們再拍攝時肯定會用Atomos的產品,包括7寸機頭和19寸導演監視器來拍攝4K HDR的高素質畫面。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成龍賀歲大片《機器之血》今日上映 曝光導演製作特輯
專訪許珮珊:初心不變,是永葆創作「熱情」的唯一信念
陳國富告訴你行業缺乏好監製的深層因素
《機器之血》熱血來襲!成龍大哥喊你一起看電影啦!
大咖說第22輯 專訪《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導演徐紀周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