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環秀山莊——咫尺之間千岩萬壑,獨步江南堪稱一絕

環秀山莊——咫尺之間千岩萬壑,獨步江南堪稱一絕

水深魚樂澄潭凈,樹老崖危得勢奇。丘壑自深方寸地,山樵高士不相師。

翠色如新環秀園,一屏湖石掩亭軒。微雲暗度晴空遠,碧草知羞低處綿。

整座園林佔地不過3畝,然咫尺之間、千岩萬壑;環山而視、步移景易;池水繚繞、綠樹掩映。山有危徑、洞穴、幽谷、石崖、飛粱、絕壁,境界多變、雖為人開、宛若天成。

園林大家陳從周曾讚譽:環秀山莊之假山允稱上選,疊山之法具備。造園者不見此山,正如學詩者未見李杜,誠占我國園林史上重要一頁。

從周先生讚譽的就是與拙政園、獅子林一起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蘇州環秀山莊。

環秀山莊位於蘇州城中景德路,山莊融建築、園林、雕刻、詩書等傳統藝術為一身,突出了園林建築中雄、奇、險、幽、秀、曠的特點。

山有脈、水有源;山分水、水分山;水繞山轉、山因水活,咫尺園景生機盎然。

環秀山莊雖小,卻極有氣勢,得造化之妙,堪稱假山之珍。

山莊最大的妙筆就在於園中的假山,由清代疊山大師戈裕良所疊園中假山,別開生面、獨步江南、堪稱一絕。

戈大師繼承了清代著名山水畫家石濤的「筆意」,所疊假山既有遠山之姿,又有山勢肌理。運用「大斧劈法」,簡練遒勁、錯落有致、渾然天成。峭壁、峰巒、洞壑、澗谷、平台、磴道等山中之物,應有盡有,極富變化。

假山一座、池水一灣;獨出心裁、另闢蹊徑;山重水複、虛實相生、氣象萬千。

風景自清嘉,有畫舫補秋,奇峰環秀;園林佔優勝,看寒泉飛雪,高閣涵雲;春開牡丹、夏有紫薇;秋有菊、冬有柏;盎然生機、詩情畫意。

冬日午後,園中清靜,閑庭信步,偶有雀鳥鳴聲,此時此地若側卧於廊下美人靠上讀書,風袂挽香、月窗橫景、穿越古意,妙哉。

歷史掌故

環秀山莊建造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晉代,後成為五代時期吳越王之子的金谷園,宋代則為文學家朱長文的葯圃,其後屢有興廢。

清乾隆年間此園為刑部員外郎蔣楫宅,蔣氏建有「求自樓」,並於樓後疊石為山,掘地三尺,有清泉流溢匯為池,並造屋築亭於其間。

再其後相繼為尚書畢沅宅、大學士孫士毅宅。孫氏後人邀請疊山名家重構此園,在半畝之地所疊假山有尺幅千里之勢,從此該園以假山名揚天下。道光二十九年,園子更名為「環秀山莊」。

疊山名家

園中由清代疊山名家戈裕良所疊的一座假山存留至今,其主峰突兀於東南,次峰拱揖於西北,池水繚繞於兩山之間,使人有在一疇平川之內,忽地一峰突起,聳峙於原野之上的感覺。

山腳與池水相接,山道盡頭臨水石磯隨水波隱現,上實下虛,一池碧水與雄健的山石相對照,生動自然。池上架曲橋飛梁,附近濃蔭蔽日,峰石嵯峨,是為園中幽深自然所在。

澗谷匯合于山之中央,外觀峰壑林立,內部洞穴空靈;站在石樑仰望,仰則青天一線,俯則清流幾曲。這是清代「處大山之麓,截溪斷谷」之疊山手法,形成活潑生動的園林藝術空間。

亭中觀山

素湍綠潭,四清倒影。

假山後面有小亭,依山臨水,旁側有小崖石潭,故取名「半潭秋水一房山」。

在亭中觀山,岩崖若畫;周圍林木清蔭、蒼枝虯干、饒有野趣。出亭北,拾級而下,山溪低流、峰石參差,有路通往園北的補秋舫。

飛雪泉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清朝乾隆年間,刑部員外郎蔣楫購得山莊重修,掘地得泉,因水質上乘,故以蘇東坡的詩中意境題名為飛雪泉,後為蘇州園林中的一處名泉。

飛雪泉因年久淤塞,現存遺址,後人巧用其作為園中假山山澗的源頭,踏著山澗中的險巧步石,觀雨後瀑布奔流而下,頗有生趣。

(撰寫自:網路綜合信息)

監製:唐敏 | 責編:夏菁岑 | 圖片: 來源於網路,如有冒犯請聯繫小編

徵集令

「新民惠游」喊你來投稿啦!!

投稿主題:國內外旅遊攻略、遊記分享;

投稿形式:歡迎各位網友以文字、圖片等各種形式向我們投稿,文字字數1000字以內,圖片要求JPG、TIF格式,每張大小500K左右,數量20張以內;

投稿要求:內容原創、主題積極、文字流暢、圖片清晰;

優秀來稿我們會酌情在新民晚報《旅遊周刊》、「新民惠游」微信公眾號刊登。

每月,我們將會在已刊登來稿中評選2篇五星稿件,予以獎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惠游 的精彩文章:

TAG:新民惠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