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道教正一派授籙的歷史沿革。

道教正一派的授籙傳度,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一般地說,始於漢末晉初四代天師張盛。其時,張盛自漢中返回龍虎山,「修治祖天師元壇及丹灶故址,遂家焉。每歲以三元日登壇傳籙,四方從學者千餘人,自是開科範以為常」。明胡應麟在《少寶山房筆叢.玉壺題覽》中也說:「漢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為玄教宗,繼張魯三國時居漢中。其子盛,魏封都亭候,復還龍虎山,升壇授籙。」依此說,則第四代天師張盛在龍虎山大規模地開壇授籙確也不假。但細究起來,道教授籙的由來仍可追溯到祖天師張道陵及系師張魯。道書載祖天師居鶴鳴,「精思煉志,作道書二十四篇」,其中《正一盟威妙經》、《正一科術要道法文》均在二十四篇之內。《正一法文》有「天師(道陵)稽首問太上」、「天師稽首稱善而退」等字樣。又云:東漢恆帝永壽二年(156年)祖天師「以盟威都功諸品經籙、玉冊、劍印付子衡,與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一百二十三歲」這說明早在祖天師創教之初,天師經籙已經形成並有了經籙印劍法物相授。

系師張魯椐漢中,實行政教合一,以五半米道教義施政理民,魯自號「師君」徒眾稱「鬼卒」,另立「都講」、「祭酒」實際上是道教早期的職級分工制度。而這種制度的確立,必然地有一套科儀章法,這應該是天師道授籙傳度的雛型。

兩晉南北朝時期(317—589),原來的天師道開始分化,宗派迭出,又經北魏寇謙之的改革,南朝陸修靜之整肅,逐漸地形成三大法壇,即茅山上清法壇、閣皂山靈寶法壇、龍虎山正一宗壇,各自開壇傳籙,故又稱「三山符籙」。此期,龍虎宗也逐漸地由民間道教向官方道教轉變。六代天師張椒「得真人治鬼之法,以真人所授諸階秘籙傳度世人」八代天師張迥,「日列真人諸階品籙於凈室中,嚴奉六時香火,終身不怠」,九代天師張符,「傳守真人之法,經籙尤顯於時,四方仰之」。傳至十五代張高,龍虎山天師道符籙文化大顯於朝,唐玄宗親自召見,「命即京師(長安)置壇傳籙」,籙牒正式列入朝廷官方管理的範疇。唐會昌中,武宗賜傳籙壇字額,曰「真仙觀」。五代之季,曾以「鑄鐵環卷數萬繼之,至宋初鐵卷籙尤盛」。南宋建炎年間,南昌西山道士何真公奉晉朝許遜為祖,創立凈明派。至此,江南道派的四大法壇,各以祖師道法授籙傳度。

南宋末,三十五代天師張大可嗣教。嘉熙三年(1239)「敕提舉三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道教正一派之「三山合一」由此開始。元初,世祖忽必烈盛讚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佩籙三元,蜚聲八極」,命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主領江南道教,仍賜銀印,得自給牒度人為道士。路設道錄司,州設道正司,縣設威儀司,皆屬焉。」整個元朝入主中原89年,歷七代天師,皆賜二品銀印(其中三十八天師張與材賜金印、視一品),主管三山符籙,恩遇隆極一時。

明初,太祖朱元璋加賜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永掌天下道教事「。敕命禮部與道教擬定科儀格式,頒行天下遵行。道士宋宗真、趙允中編成《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對授籙傳度的齋儀章法作了系統規範的整理。洪武二十三年(1390),上諭禮部「嚴禁偽造符籙」,其時「天下符籙,出此一家(龍虎山)。」明朝歷代天師雖掌天下道教事,但據現有的歷史資料采看,道士授籙制度仍限於正一派實行,金元時由王重陽創立的全真道派仍實行「傳戒」制度。授籙與傳戒,在齋儀格式、名稱、職級等均有所不同。如正一派授籙按《三洞修道儀》列正一盟威、金剛洞神,太上高玄、太上升玄、中盟、三洞、上清大洞共七等寶籙共八十四階品,其中正一盟威籙二十四階品。據《授籙次第法信儀》載,受法職位又依次有正一法位、道德法位、洞神法位、升玄法拉、洞玄法拉、五符法拉、河圖法拉、洞真法拉、畢道法位共九個等級,名目繁多,規儀煩雜;而全真道之傳戒則實行邱處機所制定的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稱為「三壇大戒」。但若從道教義理的角度來看,授籙與傳戒所體現的教義思想均是一致的。

清乾隆中期,宣布黃教為國教,道教為漢族宗教,天師地位由一品一度降至五品,後復三品,可見天師道與官方由重視變為冷遇。儘管如此,攝於民眾的信仰和傳統的習俗,清王朝仍賜天師世襲嗣教,加恩視正三品,並「永為例」。清代,由五十三代天師張洪任在原來授籙的規儀上進行了改革,作《天壇玉格》,刪去了一些繁雜的科儀,籙生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經籙》,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經籙》,加授《上清五雷經籙》,加升《上清三洞五雷經籙》,再加升《上清大洞經籙》。至清末,由於列強凌辱,農民起義,國內政局動蕩,清王朝土崩瓦解,全國性的授籙傳度被迫中斷。這一中斷,便將近百年,隨之而來的是經籙散失,規儀失傳。

道教正一派授籙科儀的恢復,首先是從對海外弟子開始的。公元1991年10月,經國家宗教局批准,由中國道教協會主辦,龍虎山嗣漢天師府承辦,首次恢復對港、澳、台地區及部分東南亞國家的道教正一派弟子授籙。這次授籙基本上依據《天壇玉格》的規儀進行。值得慶幸的是,從民國三十八年63代天師張恩溥去往台灣後,廣授門徒,維護宗教傳承,所以在恢復對海外弟子授籙時,譜系不亂,秩序井然,取得極大的成功並在港澳台地區和東南亞國家以及國內各宮觀引起了轟動。爾後,一年一度的對海外授籙科儀遂成定例。到今年為止,共舉行28次。

1995年12月「下元節」期間,經國務院宗教局批准,由中國道協領導、嗣漢天師府承辦的「中國道教正一派首次開壇授籙傳度醮典」在天師府舉行。來自上海、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福建、廣東、四川、湖北、河南、吉林、甘肅、貴州等全國各地的200餘名弟子參加授籙大典。爾後,2006年,2007年又舉行了升籙及授籙。

截止2017年12月,天師府共舉辦海內外授籙活動共計39次,為近4000道門弟子頒發籙職,充分體現了中國道教事業的全面振興和道教正一派的堅強團結和統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天師府丁酉年內地正一派升授籙活動圓滿結束
天師府丁酉年內地正一派升授籙活動第三日——講經說法
天師府丁酉年內地正一派升授籙活動第二日——籙壇考核
天師府為內地升授籙活動籙壇大師及護法師升授法職

TAG:龍虎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