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紹興之旅四——柯岩行

紹興之旅四——柯岩行

紹興之旅四——柯岩行

柯岩

柯岩者,斧鑿之岩也。古有柯山,經人工開採遂成今貌。內有古景點石佛、普照禪寺以及今人擬建之越中名士苑和靜水灣二景。

柯岩入口處的門梁有「柯岩」二字,門為木製,門檐爬滿青藤,左右燈籠懸於門前,一紅一綠頗添古意。

入門可見一石亭,亭內有石碑,碑刻「柯岩絕勝」四字

此水池邊上的「一柱燭天」指的是柯岩標誌性景觀雲骨。為什麼柱字的木字邊換成了火字邊?

蓮花聽音,半徑9.9米,由99塊巨石鋪成,寓意"九九歸一",象徵"萬眾一心"。。右側為國內最大的磚雕迴音壁,上刻金剛經。站在中間蓮蕊上面對迴音壁輕輕說話,可聽見洪亮的迴音。

娃就是跟別人不一樣,卧躺在蓮花上,作聽音狀,好像只有他懂得聽音似的。

娃又出手了。

透過柳條看到的雲骨,宛如一個古代的俏女子,梨花帶雨,美麗絕倫。

遠遠就能看見一胖一瘦的兩"柱"孤岩,左胖者「天工大佛」,右瘦者「雲骨」

從三國到隋煬帝開鑿大運河,其間四百年,柯山成了採石山,歷近二十代石工,偌大一座柯山,竟被齊根挖去半座石山。也許是天意所在,在被挖去的半座石山的區域中,竟留下兩"柱"孤岩,一左一右,一胖一瘦,渾然兀立。這一奇異的石景,使柯岩成為一個響亮的名字,柯山之名漸漸地為柯岩所替代了。

這個就是著名的雲骨了。最薄處不足一米,遠遠看去如同陀螺,千年屹立不倒。而且雲骨上面還有小松柏,常年郁郁青青,堪稱一大奇景。

石佛景觀形成於隋唐,相傳在沈姓紳士的資助下,柯氏父、子、孫三代石工傾注全部精力開鑿出這尊精美石佛,對這些古代能工巧匠們的獻身精神、藝術才華產生無限敬意。正因為他們的這種對「佛」的信仰和敬畏,才能使我們能欣賞到這些藝術瑰寶

生華和錫義選背景,「天工大佛」和「雲骨」二者都要兼得,結果大佛沒拍到,只拍到佛洞了。真是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呀。

孝輝乾脆選個反方向,也是「天工大佛」和「雲骨」二者都要兼得,結果大佛沒拍到,連佛洞也沒有了。

進入景區看到的第一眼就是天工大佛,是祖孫三代雕刻完成。天工大佛出水而居,頗具特色。天工大佛,開鑿於隋代,竣工於初唐,歷經三代石工,高20.8米,兩耳可通人——現在池中,只能遙拜。

這次錫義變聰明了,我榮樂各自在天工大佛前拍照留念,神態也較悠閑。

一塊巨大的石壁上雕刻著巨大的柯岩二字。

"蠶花洞"景點,位於石佛池北岸,它是一個蠶形狀的摩崖洞天。

柯岩景區內的普照禪寺位於石佛之後,原來也是浙東名剎。創建於古老的唐代,曾經名為「大佛寺」、「柯山寺」。明萬曆年間重建後改名「普照寺」,寓意「佛光普照」,後來毀於戰火。1996年重建,門上「普照寺」匾額是我國前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朴初先生題寫。

大雄寶殿佔地1000平方米,高25米,並獨創唐式重檐結構,屋檐挑出4米,就象展翅欲飛的雄鷹,翹首在柯岩山麓。

柯岩彌勒佛,寬頰廣額,螺形髮髻;法相敦厚慈祥,儀態文靜端莊;左手撫膝,右手屈舉,正作闡經說法狀。在雕刻工藝上可謂造詣頗高。

三聚同源廣場

天下第一石前的留影

三根漢白玉石柱,分別代表孔子、老子和釋迦摩尼,象徵儒道佛三教相聚。

黑色代表惡,故沒有人在此拍照

黑白雙色善惡石雕頭像,這一面象徵「人性本善」,這一面象徵「人性本惡」,白色代表善,所以大家都在此面拍照留念

鏡水飛瀑景區,潺潺溪水,寓意老子、孔子和釋迦摩尼,代表道、儒、佛三教相聚同源。

雙照合一,左右逢源,精典。

左側的為戲台,是水上聽社戲的地方。搖著烏篷船,聽一曲社戲。魯迅先生當年就是這樣,和小夥伴們一起划船,聽了一宿的戲。

柯岩景區內是唯一可以水上聽戲的地方,有很多紹興特色的烏篷船,被傳作是魯迅先生聽戲的地方。

越女池中的一座社戲台,景區常年在這裡為遊客按排越劇、紹劇、蓮花落等地方特色傳統戲劇表演。有興趣也可以在越女池中租一艘烏篷船,在碧水中一邊蕩漾,一邊欣賞。

越女池。

看到那湖中的美人耳了嗎,她正在聆聽這世界四季的聲音。

紹興老酒瓶頂著世界上最大的烏氈帽

越中名士苑,有魯迅、秋瑾、大禹等名人雕像

毛澤東遊鏡湖寫的七絕。

周恩來祖藉是紹興

魯迅雕像前的留影

陳老蓮,明末清初著名書畫家、詩人。

鑒湖三傑

秋瑾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巾幗英雄,我小時候讀過《秋瑾的故事》,一直很仰慕。魯迅小說《葯》就影射了秋瑾犧牲的事迹。紹興城區現有秋瑾故居(和暢堂)和秋瑾紀念碑(秋瑾就義處古軒亭口)。

陶成章(矮者)亦是近代革命家,可惜因派系權力之爭,被滬軍都督陳其美派遣蔣介石暗殺——你沒看錯,是蔣介石親自下手暗殺了陶成章!當時陳其美還有一個身份是青幫大頭子,而蔣介石只是青幫中的小頭目。這大概也是蔣介石一生中惟一一次充當殺手的經歷,所以在國民黨黨史中始終諱莫如深,直到今天,台灣史學界仍禁止討論有關陶成章的史料(當然對台獨分子來說,根本就無關緊要了)。在紹興東湖景區內,有紀念陶成章的「陶社」。

徐錫麟(高者),1907年7月6日,以刺殺安徽巡撫恩銘而聞名於世。事變後被捕,次日就義。雖遭斬首挖心,但其革命精神卻鼓舞革命黨人奮鬥不止。

站立的雕刻像情景似在回憶當年戰鬥的崢嶸歲月,表現了革命英烈風雨同舟,視死如歸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我很好奇,為什麼這裡立了兩個人頭,也不知道是誰。

大禹,大禹並非紹興人士,但他最後在會稽(紹興)逝世並葬在會稽山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領導人,但他為天下萬民興利除害,躬親勞苦,手執工具,與下民一起櫛風沐雨,同洪水搏鬥。

大禹治水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依靠艱苦奮鬥、因勢利導、科學治水、以人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科學創新等為內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象徵。

蔡元培,民國首任教育總長(教育部長),故居在紹興城區書聖故里。在像前突出的位置上,安放著一副巨大的眼鏡,反映了他非凡智慧和才氣。他在擔任臨時革命政府教育總長及北京大學校長期間,主張採用西方教育制度,廢除八股文,實行男女同校,提倡百家爭鳴,鼓勵學術研究等革故鼎新的改革措施,對新文化運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這副眼鏡意味深長,其寓意蔡元培先生的目光深遠,對新生事物特別敏感,是中華民族放眼世界的第一人,無愧於"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稱號。

王陽明,餘姚(原屬紹興,今屬寧波)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心學之集大成者,其學說思想(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

姚長子,紹興民間愛國英雄,出身貧苦。明嘉靖33年(1554年),倭寇進犯,抓住了姚長子,用藤貫其肩,迫其嚮導。姚長子佯裝帶路,把倭寇引到柯橋四面環水之化人壇,用當地方言密囑鄉人,拆除前橋、後橋,斷敵退路。倭寇情知中計,怒而用刀將其剁死。待官兵與村民趕到,遂將被困200餘名倭寇殲滅。該雕像中姚長子四肢斷離,充分展示了其悲壯的犧牲精神

柯岩最後一張照片給牌坊『風調雨順』吧。

柯岩以古越文化為內涵,古採石遺景為特色,為越中勝景,經過現代別具匠心的園林營造,集中反映了紹興的石文化、水文化、名士文化及宗教文化,紹興規模最大、功能最全,並融自然、園林、宗教及娛樂、休閑項目於一體的風景旅遊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青英語 的精彩文章:

紹興之旅一——魯迅故里行

TAG:小青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