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長江水師提督官印險進廢品站熔爐

清長江水師提督官印險進廢品站熔爐

清代同治三年長江水師提督銀印

蚌埠市博物館今年評選並公布了「五大鎮館之寶」,清代同治三年長江水師提督銀印就是其中一件。作為清朝長江水師提督的印信,這件重達七斤半的銀印見證了一百多年前長江流域的烽火連天。此後顛沛流離,直到40多年前在廢品回收站熔爐邊被發現,進入蚌埠市博物館。安徽商報記者採訪蚌埠市博物館相關專家,為您講述這枚珍貴印信的傳奇故事。

主人是張愛玲外曾祖父

地處淮河之濱,蚌埠市博物館藏有各類文物超萬件。在博物館新館展廳的一個角落裡,國家一級文物「清代同治三年長江水師提督銀印」安靜佇立,遠遠望去,似乎平凡無奇。但印上用滿漢兩種文字刻著的「江南長江水師提督之印」,卻透露了這枚銀印非同尋常的身份和地位。

蚌埠市博物館保管部主任陳新宇介紹,清朝直到咸豐年間,並沒有長江水師的建制。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長江流域是太平軍與清軍交戰最為激烈的區域之一。由於當時清政府在長江流域沒有組建統一的軍事單位,當時長江水師主力仍以曾國藩的湘軍為主。直到同治三年,清政府才任命湘軍水師將領黃翼升為「長江水師提督」,也就有了這枚「清代同治三年長江水師提督銀印」的誕生。

據考證,黃翼升是這件鎮館之寶的第一位主人。這個名字不少市民可能會感到陌生。他的曾外孫女卻十分有名,就是後來的著名女作家張愛玲。

虎鈕銀印重達七斤半

在清代,長江水師提督官至武官從一品,尊貴身份也體現在銀印的製作上。

蚌埠市博物館所藏這枚銀印長與寬同為10.8厘米,重達七斤半。陳新宇介紹,古代官僚系統等級森嚴,印信本身的質地也體現所有者地位的高低貴賤。這件文物通體銀質,分量又重,體現了清政府對長江水師提督官印製作的重視。

銀印上蹲踞著一隻猛虎,雙目炯炯有神,額頭上刻著「王」字,通身刻有花紋,利爪獠牙,威風凜凜。作為清廷御制的封官之印,官印等級直接體現在印鈕的樣式上。「老虎自古以來就是獸中之王,是兇猛陽剛的代名詞。清代由於對虎的崇拜,虎鈕運用更為廣泛。朝廷內外爵位達公、侯、伯三等的皇親國戚,一品、二品高級武官,及奉旨處理邊政事務的封疆大臣,均為虎鈕之印。」長江水師提督官居武官從一品,其印鈕以虎為飾,在當時是合乎禮制的。

另外,銀印上刻有「禮部造」,表明該印的「製作單位」為禮部。印左側刻字「同字九號」,右側刻字「同治三年九月×日」,則明確了銀印的編號和精確鑄造時間。「無可爭議的具體紀年,為今天的人們研究清末長江水師提督的設立和發展提供了重要文物支持,非常寶貴。」

差點進了廢品站熔爐

儘管身份不凡,這枚如今的國家一級文物卻在漫長的歲月里顛沛流離,還差點遭遇滅頂之災。據蚌埠市博物館相關專家考證,這枚長江水師提督銀印在辛亥革命爆發後,被最後一任水師提督帶到了阜陽潁上,隨後就失去了蹤跡。 1974年蚌埠市博物館成立,此後不久,這枚銀印居然現身蚌埠市廢品收購站。

據了解,這枚銀印當時差點進了回收站的大熔爐,但被現場一名文化幹部發現了,送到了剛成立不久的蚌埠市博物館。在博物館專家的手中,這枚「清代同治三年長江水師提督銀印」的價值才被重新發現,成為了今天的「鎮館之寶」。

記者劉媛媛(本版圖片由蚌埠市博物館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徽商報 的精彩文章:

不受託付的林沖
VR小鎮 滿足你的好奇
建議戴N95、N99口罩
生活是藝術的學生
迪士尼真人電影版《花木蘭》主演敲定劉亦菲

TAG:安徽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