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話:基因檢測業內人士

對話:基因檢測業內人士

公眾號啟事

本文昨天已經發過了,但因為記者原因,出現了一些技術問題,所以原文刪除,今日重新發送,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作者

生物體是基因創造的生存機器。生命短暫,基因不朽。

//////////////////////

近些年來,關於基因的話題越來越熱。

安吉麗娜茱莉做了個基因檢測,說是有患乳腺癌可能,回去就切了,不知道當時的皮特是什麼反應。

崔永元做了個貶斥轉基因食品的片子,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大家不知道該聽誰的好。

新婚夫婦啐口唾沫,然後就可以預測孩子今後在哪方面有天賦,可以重點培養,簡直是活半仙了。

基因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Tina(基因檢測業內人士)

生物工程學士

生物化工碩士

生物醫藥領域的潛心研究者

目前供職於一家基因檢測公司

對話職場系列

《有色有味》對話基因檢測業內人士

什麼是基因,基因工程能幹什麼

+

Q

您好,Tina書友,大家是老朋友了,但對您的專業背景一點不了解,請您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吧。

Tina

大家好,加入讀書會已經有一年多了,這還是第一次坐下來聊自己的專業,有點小得意,畢竟群里大神很多,也就在這個領域我還可以說道說道。

我是生物工程專業,一直從事IVD事業,現就職於一家基因檢測服務公司,從事基因檢測產品的註冊。

畢業到現在,一直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對基因相關知識還算比較了解。

參考

IVD全稱為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中文譯為體外診斷產品,IVD是指醫療器械、體外診斷試劑以及藥品,IVD作為醫療器械的分支,有特有的界定和法規監管。

2015年我國IVD市場規模約為287億元(其中診斷儀器市場為79億,診斷試劑為208億),與國際IVD市場總量相比,國內市場份額所佔比重較低,而且沒有和醫療器械區分。

Q

您能給非專業人士,用通俗語言介紹一下什麼是基因,什麼是基因技術、基因工程嗎?

Tina

基因是一段DNA片段,大多數基因包含著製造特定蛋白質的信息。

通過基因,父母將遺傳特徵傳遞給子女,所以基因也稱遺傳因子。

基因改造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原始人類有意識的對一些優良性狀(更大、更甜的果實)的植物的進行選擇性培育,也就是對編碼這些性狀的基因進行人工篩選;19世紀孟德爾發表的遺傳定律,促使人們更具目的性的對動植物進行雜交育種——但這些都不能稱為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直接控制生命體基因組的一類技術。比如我們可以將其他物種的DNA片段插入到原基因組,也可以將原基因組的一段DNA片段敲除。

(記者不禁吐槽一句,這哪裡是通俗,明明聽不懂好不好,什麼叫敲除啊?)

名詞解釋:基因敲除(knockout)是指一種遺傳工程技術,針對某個序列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序列,改變生物的遺傳基因,令特定的基因功能喪失作用,從而使部分功能被屏蔽,並可進一步對生物體造成影響,進而推測出該基因的生物學功能。

Q

這兩年轉基因話題不斷,有人視為洪水猛獸,有人說是人類存續關鍵,您如何看待轉基因食品?

Tina

我覺得轉基因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是一種趨勢。

一項新技術發展出來後,伴隨的機遇和風險總是共存的,過度保守或過度激進的態度都是不適合的。

要排除對人類的健康風險,充分的安全性實驗是必須的。目前批准上市的轉基因產品無疑已按照監管要求做過嚴格的測試,而是否「充分」,這一問題本身難以界定,我想沒有一個負責任的研究人員能夠下這一結論。

但這種未知風險,並不只是存在於轉基因食品中,身處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在享受新技術帶來的便捷的同時,也必然承擔著相應的隱憂。

我認為,要平衡利弊、控制風險,這需要科學家、行業協會、政府部門聯合力量,為人類的健康安全築起一道防波堤:在目前科技水平極限內,做最充分的驗證;同時,應該給予公眾充分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名詞解釋:轉基因食品, 就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一種或幾種外源性基因轉移到某種特定的生物體中,並使其有效地表達出相應的產物(多肽或蛋白質),此過程叫轉基因。以轉基因生物為原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就是轉基因食品。

Q

近年來基因技術有沒有什麼革命性進展?

Tina

基因技術一直致力於達成更加精確的基因改造,而2012年由美國和德國科學家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CRISPR/Cas系統,使得基因編輯技術的概念逐漸為大眾所知。

這一系統使對目標基因的高效編輯從理論進一步上升為實際,不僅可以控制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降低脫靶率,還能控制基因表達。有科學家盛讚CRISPR/Cas系統「這是來自生物學的真正禮物。」

關於這一技術的新應用目前仍在不斷被開發出來。

參考

CRISPR全稱為「成簇的規律性間隔的短迴文重複序列」。這項技術可以對基因組進行編輯,是一種可以改變DNA的生物學系統。因此,世界許多遺傳學家和生化學家普遍認為,這是一項可以改變所有人生命及地球上一切事物的技術,也是一項可以改變未來一切的偉大技術。不過,該技術也面臨許多倫理問題。

基因編輯研究領域的一些重要科學家擔心,這項技術可能會被濫用,比如用於優生,從而造成遺傳上的不平等。

基因是萬能的嗎

我們以後的起跑線是基因嗎

+

Q

基因能夠決定一切嗎?是不是說相親前做個基因對照表,就可以避免父母不良基因遺傳給孩子?

Tina

2014年發表在《PNAS》雜質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別對 800對已婚夫妻的DNA 和800對隨機選取的陌生人的DNA進行了對比。

結果顯示,夫妻之間的DNA相似度要高於任意兩個陌生人之間的DNA相似度。

由此我們大約能這樣說:人們更可能選擇那些與自己具有相似DNA的人作為配偶,而諸如種族、體型甚至教育這樣的特徵,都有遺傳因素在背後起作用。

如果出於效率的考慮,在相親前做個基因對照表,也許不是個壞主意。

(記者吐槽:相親時不止要看戶口本、房產證,也要看基因檢測報告了。)

Q

聽說近視眼、肥胖會遺傳,道理上講是不是幾代以後人類就都是近視眼加大胖子了?那麼減肥成功的人遺傳的是什麼樣的基因呢?

Tina

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表觀遺傳學領域的研究成果,使人們越來越傾向認同,後天環境中獲得的某些性狀,儘管並沒有改變DNA序列,卻可以通過表觀遺傳學修飾「遺傳」給後代。

壓力、疾病或飲食會存儲在細胞的表觀遺傳記憶中。流行病學研究揭示出,食物供應情況與孫輩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近視眼、肥胖如果不是由基因序列決定,也有可能通過表觀遺傳記憶傳遞給後代。不管是基因遺傳或表觀遺傳,並不是不可打破的。

個體的表現是基因和環境交互作用下的成果,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後天環境,改變我們的原始設計。

雖然一部分人比另一部分人更易胖,但仍然不乏減肥成功的勵志故事。各位加油!

Q

新生兒有無必要做一個基因檢測,預測一下他(她)適合做什麼,然後重點培養,也省去了後天發現的艱辛?

Tina

人的資質千差萬別,因材施教是正確的培養思路。而我們所謂資質,正是由基因決定的表現型。很多公司以此思路推出了各自的基因檢測項目。

站在盡量客觀的角度,我覺得這種檢測理論上是有指導意義的,但問題不容忽視:

其一,對於天賦和基因型之間的關聯性,需要進一步的科學研究;

其二,簡單憑一個檢測報告決定對孩子的教育方向,是否過於武斷而限制了孩子自由發展的權利。

Q

文革時有個理論,老子英雄兒好漢,英雄或者罪犯的基因也會遺傳嗎?

Tina

我想這主要歸於後天教育,但遺傳因素對性格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人類的某個行為,放大來看,很難簡單歸因於基因或環境,但我相信這些行為背後都有基因的影響因素,或多或少。

Q

基因工程主要是做什麼的?除了對動植物下手,有沒有對人干點什麼呢?

Tina

從技術層面來說,對人的基因進行改造和對其他物種基因進行改造相比,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難度。主要問題還是來自於倫理。

2015年中山大學生物學副教授黃軍就的研究組在《蛋白與細胞》上發表論文,報告他們首次對人類胚胎的一個基因進行改造,從而避免該基因突變導致地中海貧血症。

2017年美國俄勒岡州健康和科學大學的俄裔研究員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團隊在學術期刊《自然》發表了及其合作者的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以修復攜帶某一肥厚型心肌病致病基因突變的人類胚胎細胞為目標。但這些被改造的胚胎都未著床培育。

參考

在英國和德國等歐洲國家,對人類生殖進行基因操縱的研究是被法律禁止的,而在美國,這樣的研究只能在嚴格的管制下用非聯邦的經費進行。

Q

在《美麗新世界》一書中,人變成工具,按需生產,操縱基因可以得到不同種類的人。基因工程會使人類走上基因決定命運的道路嗎?換句話說,人們常說的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要劃在孕婦肚子里嗎?

Tina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禁止人類胚胎的基因組修改實驗。歐洲有15個國家發布了對修改人類胚系的禁令。

然而就在今年年初,美國國家科學院和國家醫學科學院發布報告稱,基因編輯技術目前尚未成熟,但未來在有條件時,可根據相關原則應用於特定情況下疾病的治療和預防,透露出美國對基因編輯技術的態度開始出現鬆綁,預示著基因改造已經離人類實際生活越來越切近。

美國發布的《人類基因編輯——科學、倫理和監管》的報告中,多國科學家指出,絕對禁止基因編輯技術不是解決方案,但應將其使用範圍限制在:幫助了解人類疾病和治療的基礎研究、用於治療或預防體細胞疾病的臨床應用,以及用於治療或預防生殖細胞疾病的臨床應用。

有科學家擔心,一旦有經過基因改造的嬰兒出生,就難免滑入災難性斜坡,從最初的醫療目的演變成培育完美基因的「設計嬰兒」,加劇社會不公。

科學家的擔心還在於,由於現在對於胚胎基因組修改的質量控制具有很大困難,所以在修改基因時人們並不能確定實際效果是怎樣的,很多有害的效果可能在嬰兒出生後、甚至於出生後很多年才會慢慢展現出來,這種風險是我們無法承擔的。

未來是無法預期的,只希望人類能夠永遠對改造基因保持謹慎態度,當我們試圖扮演上帝的角色時,三思而後行。

Q

請您預測一下基因技術未來發展方向,以及能夠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幫助吧。

Tina

本人並不是從事專業領域的科學家,只能從我有限的眼界來猜測。

轉基因技術應用於農牧業帶來的變革已有目共睹,雖有爭議,但不能否定其效益,未來這一效益會繼續增加。

我相信隨著基因編輯技術的升級和我們對人類基因組信息的解碼,未來會實現對基因編輯過程和效果更精確的控制和預測,那時就真正可以實現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和壽命的延長。

如果我們能用好基因技術這柄雙刃劍,這必會給人類帶來無法估量的福利。

Q

請問,很多基因檢測公司郵寄一個小盒子,蘸點唾液就能檢測出結果,可信嗎?一般做一次癌症基因篩查,或者新生兒的各項基因檢測,要多少錢呢?

Tina

基因檢測,其實只需要一點人體細胞,唾液里有口腔表皮細胞,內含的DNA已經足夠了。

關於檢測要花多少錢,呵呵,歡迎致電我公司客服人員,就不方便透漏了。

其實關於基因檢測我還有些話說,不過就只能在讀書會的微信群里說了,歡迎群內交流。

悅讀讀書會記者 跑跑單車

+

悅讀讀書會推出系列訪談節目

每周採訪一位職場人士

說說這個行業的酸甜苦辣

談談工作中的感悟和得失

您被誤會過嗎?有什麼要吐槽的嗎

歡迎聯繫我們

也可以直接留言給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色有味 的精彩文章:

悅讀伴你過聖誕
我們信賴質數——無言的宇宙共讀10
各省的qingjiao——叫魂共讀6
上帝之眼中看到的光——無言的宇宙共讀12
開啟國家寶藏 有色有味

TAG:有色有味 |